返回

前世缘今生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丧亲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义前脚刚走,阿根后脚就回来了,他刚进村就有人告诉他阿爸的事,他一听不肯相信这是真的,急急跑到家门前把卖剩下的柳条篮子往堂屋里一扔,就要去阿义那里看个真假,刚跨几步忽听得家里有哭声,他怔了怔,回过身进去一看,见女人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阿三阿五两个孩子围在旁边正在嘤嘤哭泣,忙问:“阿大姆妈,你怎么了?不舒服?”

    “没事,你快去阿爸那里,他……好象是走了……快去吧,我……没事……”阿柳妈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让他快走。

    阿根喝止了儿子们的哭声,看看女人的样子实在不忍心离开,但阿爸那里现在又急需要他到场,呆楞半晌,最后一跺脚,硬起心肠还是出了门,刚出门听到屋里传来一阵婴儿啼哭,知道是女儿饿了要喝奶了,想到女人虚弱的身子,他的脚步滞了一下,但终于还是没有回去。

    他是一个父亲,但也是一个儿子,对子女,他有不可推卸的抚养教育责任,对父母,他同样有赡养送终的责任。

    现在,他要去尽一个长子的责任。

    阿根三兄弟的关系一直还算和睦,平时兄弟妯娌间虽也有意见不合,但在父母的赡养问题上从未有过龃龉,原先父母是和他这个长子住在一起的,后因阿根家子女多吃口重,阿根女人又是一双小足做不了农活,家里经济就有些捉襟见肘,而阿根又不忍心让父母挨饿,于是常常要四处借债渡日。

    阿根的大弟弟阿义知道后就主动提出来让父母和他住在一起,这阿义只有一男一女,他的女人又是一双天足,虽然样子难看但却实用,干活却是一把好手,乡下人不讲究好看,只要能干活能生孩子就是个好女人,所以相对来说阿义的日子好过多了,平时炒菜的油都要放得比阿根家多,因此张坤亮夫妇一听,自然求之不得,两年前老夫妻俩就搬到了二儿子家里和他们一起过。

    对此,阿根心里对大弟弟很是感激,平时地里起了什么新鲜蔬菜,他总是第一个给阿义家送去,然后才是自家。

    阿根本想等自家条件好一点后就把父母再接回来,但是,没想到父亲却突然去世了,昨晚他老人家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过了一夜就这样和阿爸阴阳两隔了呢?阿根再也忍不住,泪水如雨般下来……

    阿义家里现在已乱成了一锅粥,邻居们纷纷都过来帮忙,张德亮睡床上那顶黑乎乎烂塌塌早已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帐子已被撒掉扔到了屋顶上,灶间里有人帮着烧水,等水烧好后孝子要给死者揩身换衣;有邻居在门外帮着焚烧黄纸;堂屋里有人正在布置灵堂;有的帮着去小镇上买麻布香烛,有的帮着去豆腐店订豆腐,当然这都是赊帐的,事后需要丧家去付帐。还有几个相跟着去张家坟场地里看墓穴去了。

    这也是杨柳村的传统,在村里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丧事,村人都会主动前来免费帮忙,除了出殡或成亲那天的主餐外,不会吃主家的任何食物。

    当然,最重要的是棺材,这是死者将要永远安息的地方,一直很受人们的重视。按旧时风俗,人一过六十岁就要准备好寿材(棺材)和寿衣(也称老衣,是亲人为死者擦干净身子后穿上的衣服),因此一般有钱人家,这些东西都早早备下了,以防到时措手不及。但阿根家里穷,阿义和老三阿进家境虽然好一些,但也没有闲钱,所以三兄弟在老父六十岁那年没有给他置下寿材,现在老人猝死,兄弟几个一下子抓了瞎,只有想到哪里做到哪里,阿义让阿进赶紧去自己家看看有没有砍下晾了多年的树或干燥的木头,如有就赶快拿来,木匠早已去叫了,应该很快就会来。阿进二话不说转身就走了。

    在大哥没到前,这二哥的话还是很有权威的。

    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被请来正在往一张白纸上写张坤亮的生生卒年月日,以便带往邻村的天神庙请那里的高僧道信和尚推算张德亮的殡殓时辰和忌讳生肖。

    阿根的母亲严氏坐在一张小竹椅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旁边围了好多邻家女人一边劝解着一边陪着泪。

    阿义的大脚女人也一直陪在哭泣中的婆婆身边,不时掀起自己的衣襟擦下眼泪,这女人看上去大手大脚粗气得很,但却极细心,平时对公婆照顾得很好,颇受公婆和村人的称赞,和公婆相处了两年多,现在公公猝然去世,当然也让她非常伤心和难过。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