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宅门记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庭英心结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冬天的寒气逼人,每天午日的阳光总是让人觉得格外的温暖。莹姐儿站在阳光下,笑的灿烂开怀,大声的唤着七妹妹,让她别磨磨蹭蹭的,快点走。庭萱要开始上刺绣课,最高兴莫过于莹姐儿,就像臭棋篓子总是愿意找一个比她还差的,相互对比下,就显得自己没那么差了。很明显,庭萱就是被对比的那个,以便让张绣娘知道原来赵府里还有这么一朵奇葩。

    对于莹姐儿这种不仗义的幸灾乐祸庭萱报以深深的鄙视。自己学刺绣,是抱着谦虚好学的精神去的。在她前世,她的母亲为了让她进宫帮姐姐荣获圣宠,只教了她吟诗作对,唱歌跳舞,而针织女工这类的女子必会的基本反而没怎么让她学,如今从头学起只觉得十分的踏实。只可惜庭萱在这方面天赋实在有限,郑奶娘教了她学了两个多月,别说像三那样的水鸭子,就是连棵水草都绣不出来。郑奶娘十分不解,想着从前夫人绣技乃长安一绝,小姐的天赋没理由这么差。而且小姐其他东西都学的很快,《女戒》自己只给小姐讲了两遍,小姐就已经能背下来了,这样聪明的小姐怎么连绣花都绣不出来,难道是自己教的不好,郑奶娘琢磨了一会儿决定让庭萱先练最简单的地刺针法,等上了闺学以后让绣娘来教。

    在下午庭萱去的时候,张绣娘早已为她准备好了一张绣台和四十八束各色丝线,让她先绣两针看看,庭萱看着雪白的绢布和几根磨得发亮的绣花针有点发憷,张绣娘用期待又信任的目光看着她,庭萱只好硬着头皮绣了一朵兰花,就算绣技不行,意境也算高雅。一朵兰花而已,庭萱不大一会儿就绣成了,张绣娘端详很久,惊讶于七小姐的绣工怎么还不如三小姐,而且不明白她绣一株歪歪扭扭的水草算是怎么回事。张绣娘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优点对庭萱说:“七小姐绣的水草颜色搭配的很好,只是针脚不够密,以后要多用心些”庭萱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无辜的看着张绣娘,很想说其实她绣的是兰花,是一朵含苞待放还没开花的兰花。

    张绣娘让莹姐儿陪着庭萱练最基本针法,莹姐儿很乐意,兴致高昂的陪庭萱练习。坐在莹姐儿右侧的英姐儿正在学双面绣,这种双面绣对绣技的要求很高,也很费时绣的久了还伤眼睛,一般大户人家的小姐是不愿意去费力学它的,当初英姐儿主动找张绣娘说自己要学双面绣的时候,张绣娘以为她只是闲来无事学着打发时间,便只告诉了英姐儿几种技巧,也没有细细的教。过了几天英姐儿把自己按照张绣娘说的方法绣出的绣品拿给张绣娘看,那副双面绣绣的并不是很好,但英姐儿的十指已被扎的全是细小的针眼,足以见她的用心。张绣娘看出英姐儿的认真和决心,也放下了轻视之心,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

    在赵府的几位小姐中绣技最好的就是芙姐儿,曾经在太夫人的寿宴上,九岁的芙姐儿以一副自己亲手绣的麻姑献寿的屏风做为贺礼获得所有人的称赞,那副屏风全图共用十八种针法,图案精美绝伦,出色夺目。其实那年英姐儿的贺礼也是刺绣,是一条她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绣的莲花抹额,一条小小的抹额上一共绣了九朵形态各异,精致漂亮的莲花。只可惜,那日芙姐儿的屏风太出彩了,早已占尽风光,怎么还会有人去注意一个小小庶女的拳拳孝心。大姨娘看着自己的女儿从满怀期待到满心失望,心里发苦,可一个丫鬟的女儿怎么能争得过集万众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呢,再羡慕,再嫉妒也还是个丫鬟生的庶女,人总是要认命的啊!

    英姐儿不想认命,她从小就和姨娘学刺绣,连母亲都喜欢她的刺绣。大姐可以出身比她好,读书比她好,可以什么都比她好,就是这个不行,要是连自己最擅长的东西都不如大姐,那自己还有什么机会得到太夫人喜欢,还有什么机会为自己和姨娘搏一个将来呢。英姐儿不想认输也不能认输,自那次寿宴后,英姐儿整日都躲在屋子里练习刺绣,把自己最满意的绣品做成精致的小物件送给父亲母亲,只求他们能明白自己的孝心。陈氏很喜欢英姐儿的安静柔顺,英姐儿就不再多说话,事事听陈氏安排,像只听话的小猫。小猫很好,懂事听话,也好摆布。既然陈氏希望她这样,那英姐儿就变成这样,可是不要忘了,小猫也是有爪子的,惹急了也是会伤人的,哪怕自损八百也要杀敌一千。

    冬日午后的阳光再温暖也不暖不了人心最阴暗的角落,那里滋生着嫉恨,会像藤蔓一样枝蔓缠绕,结成一张坚韧网,慢慢困住整颗心,就如同现在的英姐儿。英姐儿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随母亲回长安的时候,那时英姐儿虽然才三岁,但身为庶女的她早已被大姨娘教会了察言观色,说话小心翼翼。看到赵府处处透着磅礴大气,各处建筑精致中不失古朴内敛之势,行动间便越发谨慎,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让仆妇笑话,惹母亲不快。头回见太夫人时,连大声回话都不敢。就在英姐儿害怕不已的时候,大太太的爱女,赵府的嫡长女也到了给陈氏请安,年仅五岁的芙姐儿顾盼间神采飞扬,同长辈说话请安间也是落落大方,没有一点局促不安。直到见过芙姐儿,英姐儿才知道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赵家小姐,而自己空得一个二小姐的名头行事却还不如她身边的丫鬟。自那以后,英姐儿一直都很羡慕芙姐儿,想成为芙姐儿,在长安的那些天,英姐儿总是跟在芙姐儿后面,但凡芙姐儿做什么,她都学着做。直到有一日,英姐儿无意中听到太夫人身边的两个大丫鬟说她不过是个庶女,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着大小姐给太夫人捶背,太夫人不喜庶出,论她再怎么讨好,也入不上太夫人的眼,更是及不上嫡出的大小姐。

    这句话如千斤重锤,字字击打在英姐儿的心上,让她明白太夫人不让她捶背不是怕她累到,而是不喜她。三岁的英姐儿还不明白嫡出庶出究竟有多大的不同,只以为是自己不如芙姐儿出色太夫人才不喜欢她。自那次之后,英姐儿一直以芙姐儿为目标,立志要做的比芙姐儿还好。三年后,六岁的英姐儿再见到高高在上的芙姐儿时还是觉得她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自己又是那么的羡慕不已。羡慕生嫉妒,嫉妒生怨愤。怨自己是庶出,恨自己事事不如嫡出的芙姐儿。直到那日圣旨搬下为芙姐儿封公主,赐婚,英姐忍不住去恨,恨芙姐儿是天之骄女,恨什么好事都是她的,很自己永远也不如她。

    英姐儿恨自己是庶出,恨无论自己做什么都要看别人脸色行事,连母亲身边一个受宠的二等丫鬟都敢给自己脸色看,还不是因为她是个不受重视的庶女,就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