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才子亡国之君李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李璟的寿诞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宗思考片刻言道:“陛下在升元殿召见老臣,莫非和先帝有关?”

    李璟点了点头:“不错。先帝就这在这里驾崩的,临终之时将朕托付于你,你没有辜负先帝的厚望。按说你到了古稀之龄,应该让你安享晚年,可朝里实在找不出王佐之才,到扬州去接替你。看你这把年纪,还要为朕的江山奔波操劳,朕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周宗起身跪倒:“先帝对臣有知遇之恩,陛下对臣有信任之义,老臣就是死于任上,亦无怨无悔。”

    李璟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郑重其事地言道:“你越这样说,朕就越愧疚。君太啊,朕向你保证,只要有合适人选,就让你回京城颐养天年,这样咱们君臣就能经常见面了。”

    “谢陛下。”

    陈忠端了一盘点心和一碗茶过来,对周宗道:“这是陛下特意吩咐御膳房做的杏仁胡桃酥,这是一盏明前茶,请留守尝尝。”周宗欠身点头,表示谢意。

    从茶叶的采摘时间来说,分两种:清明前、谷雨前,简称明前茶、雨前茶。

    春季有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每个节气相隔十五天。清明通常在每年的四月五号,这时采摘的茶叶虽不及后面谷雨茶味浓,却比谷雨茶细嫩清香。

    “君太,味道如何?”

    “回陛下,这胡桃酥味美,明前茶清香,搭配着吃,相得益彰。”

    李璟笑道:“陈忠,把进贡的明前茶给周留守拿三斤,胡桃酥也多包些。”

    大家可能会想,李璟作为皇帝怎么那么小气,才给周宗三斤茶叶。诸位,三斤贡茶已经不少了,按照今天西湖龙井茶特级的制作标准,六万片嫩叶才炒出一斤茶叶。

    “多谢陛下赏赐。老臣都七十多了,还是那么好吃,这毛病恐怕是改不了喽。”

    说罢,三人大笑起来。

    正说笑间,皇太弟李景遂进来问道:“大哥,何事这般高兴?”

    周宗起身行礼:“老臣周宗见过王爷。”

    因周宗是元老,连李璟都敬他三分,所以李景遂自然不敢托大,拱手道:“周留守不必多礼。方才嘉儿说你今天要进宫,所以我就赶过来见你。一切都好吧?”

    “多谢王爷挂念,一切都好。”

    李璟示意陈忠备茶,随即言道:“都坐吧。三弟,你来得正好,尝尝御膳房做得胡桃酥。”

    李景遂拿起一块尝了尝,又呷了一口茶,赞叹道:“果然好手艺,不同一般。对了,大哥,想必你也听说了。今年正月,郭威病死,他的内侄柴荣登基,继成大周皇帝。如今柴荣正和北汉皇帝刘崇交战,听说刘崇一路败退,损失惨重。”

    “老臣亦有耳闻。那柴荣乃当世枭雄,常有一统四海,吞并九州之心。若刘崇一蹶不振,那么柴荣的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我大唐了。”

    李璟十分吃惊,疑惑道:“我江南乃是大唐帝国的延续,是正统王朝。他柴荣虽然占据中原,但名不正言不顺。再者,朕也没有与他中原为敌,他有何理由出师讨伐?”

    周宗解释道:“陛下所言不无道理。然而,臣私下听闻,柴荣对我们结交契丹,心怀怨恨,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出兵。陛下不可不防,应早做布署,提前应对。”

    “大哥,周留守所言甚是。应当在两国边境加强兵力,调任能征善战之将,严加守备,以防周兵进犯。”

    李璟沉思片刻,对二人言道:“事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待朕考虑几日,斟酌一下合适人选,再行宣布。君太,扬州情况如何?”

    “上托陛下洪福,下赖官吏用命,扬州连年丰收,祥和太平。”

    “哎,相比之下,京城就差远了。今年饥荒,自开春以来,流民甚多,仓库稻米所存无几,皇天不佑啊……”

    周宗劝道:“陛下不必为此伤感,老臣即刻行文扬州,让他们调粮到京城,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转眼到了四月,周宗正在府内厅堂看书,忽听周安来报:“老爷,宫里陈总管来了。”

    周宗听罢,整了整衣服,言道:“快请。”说罢,也出门迎接。

    陈忠老远就拱手道:“相爷,多有打扰,望请恕罪。”

    “陈总管言重了,快,屋里请。一直想请你过府喝茶,今天可算逮着机会了。请请请……”

    周宗把陈忠让到厅堂,二人分宾主落坐,周安奉茶上来。

    “相爷,我今天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乃是奉了陛下旨意而来。”

    周宗有些疑惑,问道:“哦,何事还须总管亲自传旨?”

    “后天便是主上的寿诞,特来通知。”

    “此乃重要日子,老夫不敢忘却。”

    陈忠解释道:“只因国事艰难,要减少开支,所以缩减了范围,只请各衙门重臣及皇亲国戚参加。陛下还特意嘱咐,后天要带上周夫人和令嫒,皇后娘娘要见的。”

    “老夫记下了。周安,吩咐厨房准备午饭。”

    “不用,不用。我话也传了,茶也喝了,饭就不必吃了。我还得回宫复命呢,改日,改日。”

    “既如此,那老夫就不强留了,有空过来。”

    “一定,一定。相爷留步,那我就先告辞了。”

    转过天来,到了李璟的寿诞,黄昏时分,宫内的保和堂张灯结彩,透着喜气。进宫的官员,捧着贺礼,络绎不绝,互相攀谈,见了周宗都客气地问候着。

    寿宴在哪里举行,史书并没有记载。保和堂这一建筑,在宋朝郑文宝的《南唐近事》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元宗曲宴保和堂。当然这里并不是指寿宴,但可以看出这是个举行宴会的地方,所以本书采用这个地方。

    初写历史小说,难免有误,恳请指正。希望诸位以举手之劳,帮忙推荐一下。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