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放心去,即便不成,族学里的差事我还给你留着。你走时来我这里取信便了。”
林敬感激涕零,叩拜而去。林淮让他把两只鹅拎走,林敬只是不应,到底把鹅留了下来。
林敬刚走,林淮次子林琛进来,正看见下人拎着鹅出去,便询问鹅的来处。听了父亲所言,乃道:“儿看林敬平日里很有些风骨,没想到如今反倒愿去为吏。”读书人想的都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为官做宰,一般都不屑为吏,被人差遣驱使,虽然做吏的也有最终做了官的,却基本都是微末小官,能做大官者凤毛麟角。
林淮道:“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当这世上人人都像你似的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万事不理,一心只管读书呢!他家里穷成那个样子,他再只管摆读书人的清高,不另寻出路,让一家老小陪着他喝西北风去不成?”
林琛陪笑道:“父亲教训的是,是儿子想差了。”
林淮道:“你也莫要小看了这为吏的人,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的就是这帮子人,日后你若做了官,手下少不得也要养着这些人帮你办事。如果林敬真在你海大伯手下混出了人样来,日后也是你的膀臂。”
林琛道:“既如此,咱们不如好人做到底。他家穷成那样,想是路上缺钱使,不如咱们再帮扶他几两银子路费,他必是感激的。”
林淮点头道:“你想的周全,这人情就留给你吧。回头去账上支五两银子。”
林琛笑道:“瞧父亲说的,这几两银子儿子还出得起,就不走公中了,就当儿子为自己日后结个善缘。”
过了两日,林敬安排好家里和学里的事,果然来取书信。林淮出门没在家,林琛见了他,将已经准备好的书信和五两银子交给他道:“这些钱你拿着,路上不比家里,花费的地方多着呢。”
林敬忙推辞道:“怎能让叔叔破费,侄儿身上带了钱的。”
林琛道:“你带了多少?”
林敬道:“足有一百文,尽够了。”其实他身上只有五十文。
林琛看看他,心里真正起了结交之意,道:“婆婆妈妈做什么,这钱我给你,你就拿着,此去扬州也好几百里的路,这一百文天天吃干粮都不够。”见他还要再推辞,便板了脸,“长者赐不敢辞,这都不记得了?拿去。你家里也要留些钱,难道让你娘和媳妇孩子喝西北风不成?”
林敬只得收了银子,叩拜道:“叔叔大恩,侄儿没齿不忘。”
林琛拍拍他的肩头道:“望你此行一切顺遂,有了消息,就捎信来。”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