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炮兵所依仗的,就是每次炮击的时间较短,敌人的炮兵来不及抓到他们。这不是蔑视对手,也不是自觉刀枪不入,而是为了尽可能的支援步兵而冒险。
从宣化打到张家口。李生达的第五军和四十五师数次交手,彼此都算熟悉,根据以往和绿脚兵作战的经验,这个炮击频率是安全的,不等绿脚兵的大炮锁定目标,他们的炮兵已经再次转移。
但大同不是宣化,也不是张家口,李生达没有料到。绿脚兵跟着邹作华的炮旅打了几场硬仗,山炮营技术水平进步很快。又讨来了两套先进的测角器,炮击调整时间已经大幅缩短。
缺乏发展的眼光。僵化地看待对手,晋绥军很快就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炮营,炮营,找到敌人的炮兵阵地没有?”指挥部中,邵得彪抓起野战电话,大声地催促着炮营,必须尽快消灭敌人的大炮,部队的损失实在太大了。
“报告指挥部,已经定位敌人炮兵阵地!请求射击命令!”炮营营长的声音有些颤抖,激动的。
四十五师的炮营出身于国民军,因为弹药装备的问题,训练量和实战射击明显不足,技术水平存在短板,在察哈尔之战中很吃了些亏。这些日子跟着裴春生的炮旅在一起,四十五师的炮营明显长了见识,提高很快,今天能够有机会报仇雪恨,他们怎会不激动。
“那还等什么,快开火,消灭敌人的炮兵!”
邵得彪放下话筒,和肖林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也写满了兴奋之色。
抓住了敌人的破绽就不能放过,只要打掉了敌人的火炮,守军就变成了案板上的面团,任绿脚兵随便揉搓。
突然之间,绿脚兵二十余门75毫米山炮一起发出了怒吼。经过察哈尔一战,四十五师连缴获带补充,炮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此刻同时开火,威势惊人!
大同方向立刻腾起片片爆炸的烟云,几乎就在同一时刻,绿脚兵头顶上呼啸的炮弹突然不见,晋绥军的炮兵哑火了!
成功了!指挥部里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肖林向着马三儿点了点头:“现在可以出击了,趁乱一举攻克聚乐堡,这一仗非常关键,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你就情好吧!”
马三儿早就等得急不可耐,正绕着柱子来回磨圈儿,接到命令后一跃而起,冲出指挥部通通通大步而去。
马三儿打仗虽然勇猛,却不是一味莽撞,三团早就集结完毕,做好了攻击准备,马三儿一声令下,上千人马悄悄地从阵地后侧迂回而出,向着聚乐堡的侧后方摸了上去。
“命令炮营调整目标,准备炮击聚乐堡砦墙。”肖林再次下令。
随着双方炮兵的互射,大同城周围许多民居都被殃及,树木庄稼被引燃,黑烟腾空,火焰冲天,战场上到处一片混乱,三团又是迂回而出,一直走出老远,都没被敌人发现。
“快,快,再近一点,就可以准备冲锋了!”肖林举着望远镜,在心里为马三儿加油……离敌人距离已近,可以发动攻击了。
“命令炮营立刻开火!”通过野战电话发布命令,绿脚兵又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步炮配合。
“通,通通……”沉默片刻的炮营再次发威,向聚乐堡倾斜着钢铁怒火。敌人的大炮已被摧毁,绿脚兵的大炮就成了战场上的主宰。
炮兵早就测好聚乐堡的射击角度。此时突然开火,打得非常准。连续不断的炮弹落在堡内,落在土胚砖包的砦墙上,砖石飞溅,腾起片片火光。聚乐堡内的守军猝不及防,不少人直接被炮弹炸飞炸倒,侥幸没伤着的也乱作一团。
这连串的炮击就是命令。绿脚兵突然全线发动,无数士兵从战壕中杀出,向着正面之敌冲了过去,手中的花机关枪和掷弹筒不断开火,一时打得晋绥军抬不起头来。
于此同时,三团千余人马突然加快脚步。从阵地侧后冲杀而出。向着烟雾弥漫的聚乐堡冲了上去……
晋绥军的指挥官终于发现了危机,阵地后方令旗连连摇动,试图调动部队拦截三团,增援聚乐堡的守军。他们此时终于反应过来,绿脚兵刚才都在蓄势不发,就是为了一举拿下聚乐堡。
晋绥军非常清楚聚乐堡的战略价值,如果被绿脚兵攻占此地。大同就再也守不住了。
到了这个局面,这一仗的输赢已经不重要了,保住聚乐堡才是重点。但被四十五师突然爆发的反攻压制,阵地前方两股晋绥军都在疲于应付,好在他们终归训练有素,调整了一会儿终于完成了阵型变换,前阵变后阵,后阵变前阵。后面阻击绿脚兵,前面掉头赶往聚乐堡方向。试图援助守军。
但战场上时间最为宝贵,耽误了这么一会儿工夫。他们已被马三儿远远地甩在身后。
“命令炮营调整目标,截击敌人增援部队!”肖林又为三团加了一道保险,他们马上就要冲到聚乐堡砦前,大炮正好调整目标,改为轰击敌人的援军。
不过三四分钟的时间,一颗颗炮弹砸向了聚乐堡的侧翼,在晋绥军的援兵面前拉起了一道死亡弹幕。
“太过瘾了,这仗打得真来劲!”
看到晋绥军的援兵被炮火击溃,指挥部里响起一片兴奋的议论。炮兵,果然才是战争之神,肖林此时的体会异常深刻。
聚乐堡的砦墙到处都是被炸开的缺口,还有零星的枪声在反抗,三团的将士却犹如不见,如同潮水般一冲而进,瞬间就将寥寥无几的守军淹没。
大同方向突然响起了军号,召集晋绥军的残兵败将撤退,在绿脚兵强大的火力和兵力面前,敌人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扑,只好暂时退了下去。
“今天打赢这一仗,李生达方寸已乱。三日之内,大同必为我军所下!”石醉六的总结最为精辟。
。。。。。。
平心而论,李生达并非庸将。
在晋绥军系统中,阎锡山一向重用晋北老乡,李生达籍贯山西晋城,属于晋东南地区,但却凭借赫赫战功一路攀升,官居晋北镇守使、第五军军长之职。
多年戎马生涯,他几乎未尝一败,闲暇之余也因此暗暗得意,只想在战场厮杀中不断得胜,一路飞黄腾达。
不料自从遇到肖林的绿脚兵后,他的不败神话就被打破了,吃一堑长一智,他总结察哈尔大败的原因,主要还是怪自己,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