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家。
【评解】
这首词通篇写景。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
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意味。
小重山 (僧祖可)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
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
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①中。
【作者简介】
祖可字正平,北宋丹阳(今属江苏)人,苏伯固之子,养直之弟。
住庐山,被恶疾,人号“癞可”。有《东溪集》、《瀑泉集》。工诗,长短句尤佳。
曾与陈师道、谢逸等结江西诗社。
【注释】
①芜:众草丛生之处。
【评解】
这首词通篇描写暮春景色,隐隐含露惜春之意,烟柳疏钟,碧波东流,风卷珠帘,
桃李园空。转眼春色将尽,对此能无感触!全词清丽隽雅,委婉含蓄。
青玉案 (释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②潇潇雨。
【作者简介】
惠洪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山谷喜
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
大观中入京,乞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觉范决
配朱崖,著有《筠溪集》、《冷斋夜话》等书。
【注释】
①取次:即次第也。
②侵晓:天渐明。
【评解】
此词情景交融,抒写伤别、怀人的心情。上片写恨别,离人远去,回首高城,无限
怅惘。下片写别后的怀念。梦回人静,夜雨潇潇,益觉凄凉。通篇写得凄婉细腻,情思
绵绵。
千秋岁 (释惠洪)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
空余簪髻玉,不见流苏带①。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②,疑是梦,今犹在。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注释】
①流苏带:古时妇女衣饰佩用之物。
②手搴轻罗盖:手擎着轻轻的绮罗伞盖。
【评解】
此词生动地描写一位独处空闺的少妇怀春、叹春的心理、情态。上片描绘少妇春睡
时娇懒倦慵的神情体态。缠绵卧榻,半身屏外。唇红残退,春思撩乱。枕上“空余簪髻
玉”,身上“不见流苏带”。下片着意人物内心的刻画。追忆往事,令人魂消。“十分
春易尽,一点情难改”。结尾两句,情思绵绵,余韵不尽。全词抒情委婉,描写细腻,
曲折婉转,柔媚多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同情。
鱼游春水 (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
余寒犹峭①,红日薄侵罗绮。
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②黄金缕。
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
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
凤萧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③。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作者简介】
据《复斋漫录》载:“政和中,一贵人使越州,得辞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亦不知
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
【注释】
①峭:尖厉。
②窣:突然钻出来。
③双鲤:谓书札也。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东风杨柳,碧草如茵,莺啼燕飞,鱼游春水,
春天又到人间。下片抒情,桃李争艳,春色如画,而阑干倚遍,望断清波,游人未归。
令人思念不已。全词和婉秀美,抒情细腻,绮丽多姿。
江亭怨 (无名氏)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云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①。
数点落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注释】
①吴头楚尾:豫章地居吴之上游,楚之下游,如首尾相衔接。
【评解】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上片写登楼远望的情景。独倚曲阑,江天无际,家在何处?下
片着意抒情。落花数点,惊起沙鸥。
一片乡思,没入苍烟丛里。全词融情入景,以景抒情,写得婉曲柔美,幽雅别致。
凤栖梧 (无名氏)
绿暗红稀①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枝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
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注释】
①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飘逸清雅,意境极美。上片写景。燕子穿杨,绿暗红稀,
杜鹃声中,春色将阑。下片写人。竹杖芒鞋,信步所之,与樵子渔父共赏这一川风月。
通篇清幽闲雅,饶有韵致,表现出一种超尘出世的气度。
鹧鸪天 (窃坏女子)
月满蓬壶①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②。
贪看鹤阵笙歌举,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