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①。
相思只在,丁香②枝上,豆蔻③梢头。
【作者简介】
王雱字元泽,北宋王安石之子。举进士,累官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迁龙图阁直学士。
早卒。
【注释】
①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
②丁香:常绿乔木,春开紫或白花,可作香料。
③豆蔻:草本植物,春日开花。
【评解】
相传因王雱多病,父安石令雱妻独居楼上,后王雱病卒,妻别嫁。这首词抒写春半
相思之情。景极工而情极婉。柳烟织愁,梦绕秦楼,已可概括其意;更加以“海棠未雨”、
“相思只在”诸句,愈见愁浓思深。全词轻柔婉媚,细腻含蓄。情思缠绵,欲言不尽。
点绛唇 (苏过)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
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
天如水,画阁十二,少个人同倚。
【作者简介】
苏过字叔党,苏轼季子。家颍昌,营湖**竹数亩,名“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土,
有《斜川集》。叔党翰墨文章,能传其家学,故当时有“小坡”之称。
【评解】
这首词通过初秋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表露了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高柳蝉嘶,
湖山横翠。秋风菱歌,晚云如髻。
一派清秋景色。下片抒情。帘卷西楼,雨后生凉,独自倚栏,益增怀人秋思。全词
构思清新,秀媚有致。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作者简介】
魏夫人,襄阳(今属湖北)人,道辅之姊,丞相曾布之妻,封鲁国夫人。她的词得
力于《花间集》,其婉柔蕴藉处,极近少游。
【评解】
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上片着意描写春景。楼台影动,鸳鸯惊起。杏花出墙,
斜阳掩映,溪山如画,春色满眼。
下片借景抒情。每日在溪头路边徘徊,虽已三见柳絮纷飞,而离人犹未归来。对此
良辰美景,不禁触动绵绵相思之情。全词婉柔蕴藉,优美自然。
好事近 (魏夫人)
雨后晓寒轻,花外晓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①,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②,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花下,按凉州③时节。
【注释】
①残漏:漏声将尽。 残:阑也,垂尽之意。 漏:古计时之器。
②赊:远也。
③凉州:乐曲。
【评解】
这是一首伤离之作。雨后轻寒,晓莺啼歇,隔溪残漏凄咽,撩人愁思。上片着重写
景,借景抒情。下片抒写别后的相思。去路遥远,不堪西望。离绪满怀,柔肠百结。全
词清新雅丽,含蓄凄婉。
点绛唇 (魏夫人)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评解】
此词上片写景,明月清风,画船载酒,转眼夜阑人散,残酒渐消,独自凭栏,不胜
怅惘。下片抒情,叹人生聚散匆匆,别恨年年。那淡烟疏柳,芜城残漏,益增慨叹。这
首词,清新雅洁,幽怨缠绵,表现了魏词的特色。
谒金门 (李清臣)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
苦恨春醪①如水薄,闭愁无处着。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
历历危樯②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作者简介】
李清臣,北宋人,(籍贯不详),字邦直。举进士,历官翰林学士,尚书左丞。宋
徽宗初立,入为门下侍郎,出知大名府。其词作颇精工。
【注释】
①春醪:酒名。醪:浊酒。
②危樯:指舟船。
【评解】
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的惜春情怀。上片写暮春季节,燕子穿阁,杨花飘
落,而春醪味薄,难解闲愁。下片写桃杏凋残,绿野草长。晚来风急,又不知花落多少。
全词含蓄细腻地表达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宛转柔媚,新颖别致。
柳梢青 (僧仲殊)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①烟斜。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②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
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作者简介】
仲殊字师利,俗姓张氏,名挥,北宋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举进士,因事出家。
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能文,善歌词,皆操笔力就。苏轼曾与之交往。著作
有《宝月集》。
【注释】
①柳袅:柳枝柔弱细长貌。
②棹:摇船工具,这里指船。
【评解】
作者着意写景,以景抒情。上片写春景,梨花带雨,柳袅烟斜,表现了风和香软的
江南春色。下片写行人,轻舟一叶,浪迹天涯,待到酒醒处,惟见残阳乱鸦。而那墙头
红粉,秋千深院,究是谁家?全词清丽和婉,含蓄蕴藉。
南柯子 (僧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闹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