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十分,宣室殿在冷色的日光中显得格外静谧,越是望殿里走去便越是静谧幽深。侍候的侍女蹑手蹑足的来去,大气不敢出,更换着烛台上的红烛,每支烛台上都有二十四只红烛,有的已经快要燃尽,殿宇的四个角落里放置了四个烛台,照的殿宇如殿外一般亮堂。
当值的太监总管名为周九恭,是皇帝身边的第一内侍,是个身子肥硕、皮相白嫩老监,他轻手轻脚走出来,向侍女做了个手势,比划了一个动作。
那侍女便知道今日皇帝心情不好,更换红烛的时候便更加小心,生怕出了差错,凭白惹皇帝不快。侍女小步走到东北角,更换着快要燃尽的红烛。皇帝就靠在上首的龙椅上,神态疲惫。皇帝从延庆宫回来就一直靠在那里。
身后是十八扇的象牙镂雕群仙祝寿的插屏,最近受宠的娘子也陪在一边,不时地帮皇帝揉捏着肩膀,或是轻摁着太阳穴,平日里皇帝最是受用,此刻却疲惫地挥了挥手道:“爱妃歇歇罢。”
那娘子生的国色天香,风髻露鬓,淡扫娥眉,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朝云髻,血珊瑚珠子夹在发间,发饰极尽奢侈。
那娘子姓陈,尚不在三妃之位,这几个月才得宠,便已经得了“美人”封号,宫人都唤她一声“陈美人”。她不过二八年华,容倾后宫,神态娇艳,近来又甚是受宠,哪里见皇帝如此脸色过。心中难免不快,一时间倒也发作不得,只是恹恹地立在一边。
恰巧中尉宁远来报,戎装的中尉一脸沉毅,甲胄铿镪作响,他跪下行礼,语气恭谨道:“尚未找到楚王。”陈美人暗暗看了一眼宁远,她是知道宁远的。赵国出名的酷吏,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他手中的佩剑名为“苍隼”,上抗作威作福皇亲国戚,下斩为非作歹奸诈恶徒,又抚无依无靠平民百姓。
皇帝脸色更差:“多带些北军的人继续去找。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
宁远躬身,得令后,很快大步离开,戎装相碰的声音在厚重的地毯上划出稳健的质感。
陈美人见此,樱唇一撇,手中执着团扇障面,冷声道:“皇上这样派人找着,知道的人自然知道是在搜寻,不知道的人还道是灭口呢!”
先前换红烛的侍女一听,吓的手腕被红烛的火苗舔噬了一口,暗道陈美人要遭。
果然皇帝震怒,霍然站了起来,粗粗地喘着气,太阳穴突突地跳,咬牙道:“朕是太宠着你了!”
那侍女殿前侍奉久了,听皇帝气息的变化,便知道皇帝是气到了极点。
哪知陈美人颜色不改,美目一眨,灵活点漆般的眼眸慧黠地转动,浅浅一笑:“妾说错话了吗?”
那笑容如雨后初霁,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要融化在这个笑容里,何况是皇帝这样贪欢爱美之人。
陈美人续道:“妾不过是想着,皇上在这里再着急,太后她老人家也看不到。”
皇帝冷冷一笑,倒也没有之前那样生气,缓缓地坐回到椅子上,靠着椅背,睥睨了眼前的丽人一眼,道:“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妾想着,太后老人家上了年纪,心里担忧之情并不下于陛下,一个儿子已经下落不明,若另一个儿子能陪在身边。陛下便是在延庆宫枯坐着,太后心里也多少安心些。”陈美人声音动听,之前便是因为一曲《采莲曲》获得隆宠,一番话细细说下来,皇帝很是中听。
皇帝听着,点了点头,知道她说的不错,眼中却是一丝不甘愿的样子。
陈美人知道皇帝心有芥蒂,之前延庆宫中,帝后二人不欢而散。她柔声道:“妾平日里最怕听到打雷声,但是那晚陛下陪着妾,妾心里就想,便是天塌下来也不害怕。”
皇帝脸色露出畅快的笑容,心里做了选择,站起身来,伸手刮了刮陈美人的鼻子,笑道:“就数你会讲话,走吧,陪朕去一趟延庆宫。”
陈美人小鸟依人,欢喜地挽着皇帝的手臂,一同走出了内殿。
换烛的侍女松了口气,缓过神来,手臂上被火苗烧的发疼,低语道:“这个陈美人还真是厉害。”
周九恭正好跟着皇帝走过,看着殿外黑云遮日,眯了眯眼睛,同样低声道:“是啊,这要变天了呢,得看清楚些……备好御伞。”
那侍女福了福,道:“是。”
皇帝赶到延庆宫的时候,果然魏太后也枯坐在高位上,虽然对皇帝一言不发,但是母子间剑拔弓弩的对峙已经消散了,陈美人垂着一双美丽的眼睛,琉璃般的眼中掩去所有的情绪,温顺地陪在一边。
过了一会儿,康英进来汇报,老太太听着声音,急的站起来,伸开手向空中摸了摸:“怎么样!?找到人没有?”
康英道:“回太后的话,是匈奴的使臣来辞行,今日就要走。”
“哼!谁又会留那群恶贼!”魏太后气不打一处来,一听不是楚王的消息,愤愤道。
康英苦笑哈哈地皱着脸,又道:“贤妃带了隆庆公主,来向皇上和太后辞行。”
皇帝原本端坐在位子上,听到这里,不由皱着眉,似乎想不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公主,往身后一侧。
周九恭见势,在一旁提醒,附耳低声道:“就是和亲公主。”
“哦……”皇帝这才恍然大悟,看了看坐在一边的魏太后,“我赵国乃是礼仪之邦,这个礼节还是做,让他们进来罢。”
高大的络腮胡子叶尼塞很快走进来,右手划至胸前行了一个礼。
皇帝道:“使臣走的那样急,可是我赵国招待不周啊?”皇帝看了看叶尼塞,又问,“你家主人呢?”
叶尼塞低了低头,道:“主人身体不适,不便向皇帝辞行,这些日子多谢皇帝款待,南国风光,物华天宝,下臣算是开了眼界!”叶尼塞会说赵国官话,是个赵语通。
皇帝眼中有狐疑的光芒,听到后来畅快地大笑起来:“宾主尽欢!最是大快人心。”
“下臣回到匈奴后,一定会向单于陛下转达皇帝的盛情款待,愿赵国和匈奴之间永享和平。”叶尼塞很懂赵人之间的客套,果然皇帝闻言后很是开心,赐了十斛珍珠给他。
就在这时,宫人跌跌撞撞地小步跑进来,跪在地上。
皇帝皱眉,颇觉失礼,喝问:“怎么回事?”
那宫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