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莺手里提着一个很大的红色呢绒袋,呢绒袋上还印着一个金黄色的硕大的“喜”字。郭小莺提着礼袋在等着把礼袋交给什么人,朱厉文见了问郭建村:“你给我带礼物来了?”郭建村说:“永盛电器厂送给你这二十年不朝面的老职工的。”朱厉文听了禁不住一愣,随后笑道:“拿我寻开心。”郭建村说:

    “不敢不敢,是永盛电器厂送的,分厂分给职工的,给我拿去两份,熟人领着跑到家里去了。我给你拿来一份。”

    朱厉文急忙从郭小莺手里接过礼袋又转手交给了孙秀娥。孙秀娥接过礼袋,就在她家那硕大的玉石茶几上打开看了看,说:“都是好东西。”她一边向外拿了几包看下边,说:“海参,半斤,海米、木耳、金针。这些东西得值两千元钱哪!”

    朱厉文说:“海参半斤换给建村鲍鱼一斤,其它的换成两瓶五粮液。”

    郭建村听了笑起来,说:“你这是搞什么?交换吗?”

    朱厉文说:“算是互通有无吧。”

    郭建村说:“连袋子也给我换一下。”又说:“我顺便还麻烦你一件事,厉文,你们给山区小学捐的建设资金里边,你给我捐上四千元钱。钱你先给我垫上,节后我抽时间给你送过来,可以吗?”

    朱厉文说:“可以。这样你就安心了是吧?不过总是不好,收礼和捐助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郭建村说:“哎呀!我也没有办法,这种不开心的事何日是尽头呢?”

    朱厉文说:“我这里有两个永盛电器厂的人,据说工人工资月平均只有六百元不到呢,职工能分上这样的年货吗?”

    徐凯华在一旁插嘴说:“我们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朱厉文对郭建村介绍说:“我外甥。”

    郭建村注意地看着徐凯华说:“唷!这就是徐凯华!?”他向徐凯华伸出手去。

    坐着的徐凯华急忙起了身来跟郭建村握手。

    孙秀娥看到朱厉文他们只跟郭建村说话,别人反而都不出声了,她跟郭小莺她们说:“你们说话,你们的玩你们的。小莺跟你爸爸别走了,一会儿在这里吃饭,大家热闹。”

    郭建村听到孙秀娥的话,对旁边的青年人说:“你们说你们的,互不干涉。”又对朱厉文和孙秀娥说:“今天我辛苦小莺给我开车,到几个地方,现在走到这里,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孙秀娥提了郭建村拿来的礼袋到储藏间去了。客厅里的人们互相征求意见,准备着开餐。大家一致决定在客厅的玉石茶几上用餐,因为茶几的台面大,这么多人围坐仍然很宽敞。他们这样决定了以后,等到孙秀娥把郭建村拿来的礼品换成朱厉文说的鲍鱼和酒,从储藏间出来,女士们便一起起身去洗手,到厨房端菜,准备在这里上演另一场聚餐。

    在易粪而食的名利场下,/从那铺展而多的垃圾的缝隙里,/你看到了光灿,/这是金子。/在污染到窒息的酒糟气中,/你感觉到有清风拂过,/心胸为之开阔,/心血为之畅流,/这是你心之向往的开怀而又放心的生活。/这是她的气息!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