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

    王立进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使他引以为自豪的,是在永盛电器厂,他领导着一个唯一赢利的大班组。他的班在永盛电器厂分厂的一个角落里。这是一条中、小电机的生产流水线,依靠着这条装配流水线的装配和试验能力,两年前,他主动请缨,领着这个班从分厂和工段里独立了出来。这种独立主要体现在财务上,在分厂财务科给他们单独立账,独立核算,独立的收和付。他以极短的时间使这个班由亏转赢后,在分厂车间后边的荒地上,建造了一个专供冲床使用的简易车间,从总厂挪过几台闲置的冲床干起了电机定转子冲片的生产,一方面解决自己对冲片的需求,同时也供应总厂和分厂对矽钢片冲片的不时之需,同时还对外销售,赢利越来越多。通过一系列的电机配件外加工,王立进的电机生产线在这一年的六月份达到了月产两千台电机的规模。一个只有三十几个人的大班组,其规模和效益,工人的收入,让总厂和分厂的干部职工们看了,人人都眼馋。

    后来,为了继续的扩大生产,王立进又看上了冲片车间周围那一片撂荒地,他打算把那里的土包子平掉,把一片旧作坊的遗址清除,先期先把那里绿化一下,以后再派用场。

    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决定不从外边找人,而是用总厂和分厂愿意在星期六、星期天加班参加“义务劳动”的干部职工来干。当然,说好除中午供应工作餐以外,日补贴人民币七十元,当日交割。这就发生了除了总厂和分厂的主要领导,两厂相加剩下的九百名干部职工全数参加了“义务劳动”的空前盛况。那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会战,两天下来,人人都灰头土脸,疲惫不堪,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那么快快乐乐,经受了洗礼一般的感到“爽!”。

    可是,这次事先没料到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心策划,却引起了总厂和分厂的领导们的特别注意,先是总厂的领导们一次次的下来到这个班看他们的情况,看他们盖的简易车间,看清出来的车间后边的空地,后来便是分厂的领导陪着总厂的领导来看。时间不长,总厂和分厂的领导一致的做出了决定:“王立进所经营的中、小电机生产流水线,积蓄的生产利润三百万元,交由总厂财务作统一使用,用以缓解总厂和分厂的长期困难。”王立进当然不交。他的理由是这些积累是班组的全体人员的汗水,不进则退,他们还要利用这点积累求取进一步的发展。二是谁创造了效益谁就应该分享到其中的一部分,大厂全部拿去不合理,最少也要留一半给班组作为奖励,以赢得职工继续努力的信心。

    王立进主动请缨经营中、小电机生产流水线的以前,这条流水线包括了三十几个人,其中有试验、质检、保管员、验货员十几人,占了大部分。其他一小部分干活的工人也因为没活干和工作量不足而处在半工半休的状态。自从王立进开始经营这条流水线,所有的前管理人员都参加了生产,没有了工人和管理人员之分,连王立进这个唯一的管理员也是财务、销售、供应、开车、甚至装卸货物一起干。管理人员从以前每月的几百元工资上升到近两千元,不但没有人因为从管理岗位下放成生产人员而有怨言,反而因为王立进改变了他们以前那种空耗生命且自聊自/慰自圆的囧境而十分感激他。王立进之所以把大家凝聚到了这个份上,其中的要诀便是分配的合理,对每一个人的公平对待。在这里,任何的失察、失信都是要拿生产经营的负增长作为代价的。现在,厂领导要拿他们的努力成果去敷衍所谓的“全局”,这不但要使自己以后的工作没法干,不好再干,这也不是王立进的性格所能自圆、所能妥协和容许的。

    于是,总厂和分厂的领导在不能说服王立进服从“全局利益”的情况下,作出了把王立进调离这个班,让他上办公楼到行政科任职,由分厂另安排干部管理这个班的决定。

    过了一段时间,永盛电器厂分厂车间后边那间简易的冲片车间的机器声开始渐行渐远,后来便完全的沉寂了下来。中、小电机生产线也因为配件的全线断档而停产。王立进既没有按照总厂和分厂的意思把积累起来的发展资金上交,也没有到办公楼的行政科去报到,在总厂和分厂一致决定由他们工段的工段长兼任这个班的班长之初,他离开了永盛电器厂。随后,因为拿惯了两千元工资的流水线的工人们,不愿意再去拿在国家政策的管治下厂方不能不给的最低保障工资,也纷纷离去。只留下了这个班里几个五十岁以上的老工人,他们在这个厂都已经工作了三十年以上;还有一个是受过工伤跟这个工厂结下了一生缘的一名中年妇女;还有原来干管理,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体格的一男一女;一共是七个人。

    二

    徐凯华来到永盛电器厂后,厂里把他安排在了分厂。分厂和总厂同在一块地界里,只是总厂占两栋车间,分厂自己单独占一栋车间。分厂给徐凯华派了一位干车床的名字叫袁怀理的师傅带他。袁怀理跟徐凯华年龄一样大,但是在工厂里,师徒如父子,袁怀理对徐凯华不但严厉,而且关怀备至。刚开始的时候,袁怀理干活,只让徐凯华在他旁边看,但是徐凯华不能离开他的左右。徐凯华看了几天,后来伸手干了干,袁怀理看了,说:“哟!没白上了高职。”便让徐凯华干,自己坐在旁边看着徐凯华干,看到徐凯华动作不利索时,就让徐凯华靠一边站着,他来做示范,同时他自己也会干一阵子让徐凯华休息,直到徐凯华反复的要求自己干,他才停下手,让在一旁,但是并不离开机床左右。袁怀理一边一刻不离的坐在旁边看着徐凯华操作,看见这个工段的工段长走过来,便很不客气的说:“周主任,你给徐凯华找一个工具橱,要好一点的。”被称作周主任的周贵福中等个子,四方脸,他听了袁怀理的吩咐,笑得眯缝了双眼,说:“那里还有很好的,你要多么好?”袁怀理说:“商丽丽留下的那一个,给徐凯华。”周贵福躬腰点头的说:“好好好,那一个给你们,你和徐、什么来着?去弄吧。”在这之前,袁怀理已经为徐凯华要了工作服,去食堂吃饭用的整套餐具、毛巾、手套,一应厂里可以提供的用品。

    但可惜的是每个月袁怀理只有六、七天班可以上。他是干记件的,没有活的时候待在厂里分文工资没有。徐凯华是类似于学徒期的徒工,全月上班,拿得是月工资:八百元。袁怀理不上班的时候,徐凯华也没了什么事干,只能在车间里游荡。这时候车间里的人还很多,技工们干完了活都回家了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