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戏说王树常军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会晤张学良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您的策划下,这一弱点正在慢慢改变。不过,奉军中出身不一,鱼龙混杂,各行其是,政令军令执行不力。最明显的就是您的老朋友张宗昌的部队。也就是跟您说,其他人我是不便提及的,我想这也是大帅欲除可惜,欲留又患的一块心病。想必王叔早已知道,张宗昌就像淮南王刘安,广招门客,大肆敛财,补充军需。虽不能与刘安相比,也无刘安胆识,但大帅心中有数,放人之心还是有之,只是此时此刻不便言传罢了。这种焦灼和忐忑,我想他定会心神不宁,成为诟病。”

    “这第三件吗?想比就是张景惠张老伯的返乡奔丧的事了。”王树常一听张景惠的名字,立刻想到了直奉一战时的情景。临撤出北京的不久张宗昌曾派人捎给他一个口信,说一战失利之事,不能由王树常一人大包大揽,他要负不可推卸的贻误战机的责任。就凭这一点,之后在众人提及张景惠不念兄弟情,卖主求荣,见识短浅的事情上,他总是念及敢于承担责任的这点品质,极力为其说好话,缓解一些唯恐天下不乱,不怀好意的人们的敌对情绪。事情过去几年了,不想今日张景惠老母去世,回来奔丧。但他想张断不敢在张作霖耿耿于怀他背叛奉军,投奔北洋政府,并为其做事,这种变节行为被张作霖所不齿。张景林尽管孝心一片,归心似箭,但也不敢冒着张作霖余怒未消的情形下返回奉天。结果他是了然于心。不说千刀万剐也得被软禁,这还得说念其为张作霖的把兄弟的情分上。那么张学良如何得知此事后,在郭松龄和李景林等众多将军一再劝说张作霖无果的情况下,还来王府对王树常讲起张景惠的事呢?这不仅因为张景惠、吴俊升都是看着张学良长大的,而且还有如亲伯父的一番情意。据说张学良‘小六子’的绰号就是张景惠不经意间喊出,并逐渐传开的,自那日以后张学良老家的其他孩子在没有谁敢再叫‘小六子’的绰号。当年海城一带,胡匪猖獗,张作霖的名声在外,同时也结怨了不少土匪,为伺机抱负,一群土匪不知从哪打听到了张作霖家的新住处。一天天刚蒙蒙亮,在张作霖不在家的情况下,其老婆领着年幼的张学良正待烧火做饭,只听房前山坡小树林里,马蹄腾尘,人喊马嘶,一伙儿匪徒挥舞刀枪向他家房舍杀来,娘俩惊吓不已,登时腿脚发软,毛骨悚然。恰巧张景惠带着一群弟兄,要来看望弟妹送来粮食准备越冬。看到一群土匪向娘俩杀来,张景惠一声令下,催马迎上前去。回头不住大喊:

    “你们娘俩快跑”说到这他忽然想起当地流传的一句话,就是要想让年幼的孩子逢凶化吉,长大顺顺利利,就起名字为‘六子’,因为‘六子’有六六大顺之意,所以在他的脑子里只能有这个概念,于是就好出了‘小六子’的绰号。等待一群胡匪被他打跑,救了母子二人之后,小六子的绰号也就叫开了。从那时起在年幼的张学良的心里,他张伯始终是他的偶像。所以今天前来王府提及张景惠回想奔丧的事,也是出于本意,想通过王树常再劝张作霖一下。可王树常心里并没有太大把握说服张作霖,他也明白张学良的用意。于是自告奋勇地说道:

    “少帅,我知道你同你张伯父的感情,我试试,一定尽力而为。”张学良眼光一亮,眼角露出一丝笑容。

    《军长》还在连载,之前的烦恼这会儿似乎有所减轻,但不见诸君前来一顾,所以我的客栈似乎显得冷清,不过请放心,文字会继续,精彩也会继续。军长的故事如同不能干涸的小溪会一直流淌到你的心间。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