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一段时间里显得那样沉寂。人们都按部就班坐着自己应做的事情。霆午自然也把心撒向考学的复习功课上来。周姑娘应如往常一样细心照料霆午的生活起居,夜深人静的时候,下人们都因劳碌了一天而酣酣睡去,只有霆午的室内还亮着闪烁的油灯,多格字的窗外,借着油灯的光亮可以看到屋内伏案苦读的男孩身影和低头缝补针线,右手不时在头顶上下拉锯的小妇人的身影。周姑娘慈母般每天这样与霆午熬着,有时她潜意识里知道霆午腹内饥肠辘辘,便蹑手蹑脚地走出去,打点些热乎乎的饭菜端到霆午的面前,霆午不止一次催出她早点休息,不要老是这样陪着自己。这时她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的成长我就是你的见证人,再说你妈妈在我睡觉的时候,也老是过来叮嘱我,霆午的考学可关键哪,让我好好照顾你,不能有一丝疏忽。’霆午知道周妈妈这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就是因为她太爱自己了,以至于把自己当成她自己孩子。所以,每当周妈妈快要下地为自己做夜宵之时,他总是说功课已经复习好了要休息,这样也能让周妈妈不再为自己熬夜。
没多久,从辽阳那边传来了极坏的消息。说高飞在投奔张作霖部的路上被清兵抓获,押解到辽阳府,没过几天就被斩于辽阳塔下。血淋淋的人头高高地挂在门楼上枭首示众,听说当时主抓和立斩官是一个清兵的小头目罗凤山。王家人听说此事举家悲哀,尤其是懵懂世事的小霆午,他沮丧极了,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感到内疚和自责。其实,一个被通缉的所谓团匪,怎能逃脱撒下的大网,况且自古就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说法,何况悬赏的手段至今还在流传,这是中国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也可称作非文化整治,就看它为哪个阶级、那个整治服务了。
义和团的惨遭杀戮,可谓司空见惯,就如同鲁迅小说中说,国人这时只是作为一名看客,看着热闹,想着懵懂。但对一个初出茅庐的英俊少年霆午来讲。高飞的被杀,却使他渐渐地懂得国人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真正意义。他立下决心要出人头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朴素思想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1902年9月,他以全乡第一身份考入仅录200名正式名额的奉天省大学堂。在那里他真正领略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含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中外文化、政治、军事等知识都能略知一二。他仿佛如鱼得水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但这样的好光景,时间不长,1904年因“庚子之乱”日俄战争大面积爆发,沙俄攻陷了奉天城,本来安静、祥和的学堂被俄军强行占用,没办法学堂只好停办。霆午无奈地收拾行囊,坐着自家的马车返回家中。
回家不久,又听说辽阳那边关于阿姨张帼玉的消息。压抑了四年之久的愤怒,在父母相继含恨离世之时,帼玉的心中满腔怒火砰然爆发。她的精神已经无法承受连续失去丈夫、父亲、母亲人间最大悲剧的打击。她已抱定誓死的决心。每天疯狂地追逐着杀他丈夫罗凤山,了解了他的一些生活习性后,一天晚上,她尾随他到一家妓院,在罗凤山正与妓女翻云覆雨的当口,她从后窗纵身跳入室内,手持尖刀,直持罗凤山胸膛,罗当场毙命。一阵大乱之后,帼玉并没有逃开,她静等官兵抓她,结果是她随丈夫、父母一同命归黄泉。一家人就这样家破人亡,以至于每年祭日,祭奠的人都星星点点。霆午非常想念这家人,几年前他想看到舅老爷的愿望没有实现,现在舅舅、阿姨的老姨的音容面貌,他也没能得见便撒手人寰。于是他央求父亲要到辽阳府为舅老爷一家人去扫墓。没想到这回锡珠欣然应允,于是周姑娘带着霆午坐船过小辽水来到辽阳府来祭奠三位故人。此话不细说,单说至辽阳府归来,霆午本来就很内敛的性格,这时变得更加寡言,他的脑子里没有什么。就是一连串的问号在他的思绪里盘旋。让他实在弄不清,清政府现在是怎么了。。。。。。
冬天过后是春天。花草树木在返青的时节,省学堂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学堂又开始重新上课,要求他于几日之内返回学堂。他高兴地几乎蹦起来,晚上愉悦还没散去,他有个常人难以理解的请求,就是要求他的周妈妈和他一起睡。这一晚,他睡得最香、最甜,感到人间最大的母爱已经沁入到他的心底。
《军长》还在连载,之前的烦恼这会儿似乎有所减轻,但不见诸君前来一顾,所以我的客栈似乎显得冷清,不过请放心,文字会继续,精彩也会继续。军长的故事如同不能干涸的小溪会一直流淌到你的心间。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