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屈指已过数载。是日,正逢腊月二十六。天即将白时,薄雾四起,薛家集便笼罩在奶白湿润的烟雾之中。这时,不知谁家鸡子第一个高声雄唱,很快,鸡鸣声、犬吠声、婴孩啼哭、大人责骂的声音此起彼伏,闹哄哄的一日便又开始。
薛谦家中,下人们俱已起身,忙忙碌碌,或淘米择菜、或收拾屋子、或打扫庭院,竟是一派繁忙。惟有后院里静悄悄的,便是两个打杂的粗使婆子,也是轻手轻脚,不敢发出多余声响。一个裹着袄儿、散着头发的小丫头从茶水间端了盆滚热的水出来,径直回了正屋。暖湿的空气夹杂着腊梅的清香扑面而来,引得她不由打个阿嚏。
一个上着青缎比甲,下穿粉红绵裤,年龄大些的丫头子闻声出来,小丫头笑问,“姐姐出来做什么?”大丫头还未曾回答,里屋有人压着声音问,“是杜鹃回来了?”小丫头应了声是,那人道,“海棠把水端进来罢。”大丫头接过盆转过一层纱橱,自进了暖阁。只见刘妈妈坐在被绛红纱帐掩得严严实实的架子床沿,正百般哄着里头的人儿,“好姐儿,老爷跟奶奶这会子只怕也起了身,别误了问安才是。宁姐儿?”
帐幔里边,只露出一张雪白的小脸,小人儿严严实实裹着一幅石榴红绫被,睡得甚是香甜。海棠笑道,“想是这几日做那什么‘手套'费了神。姐儿还小呢,偶尔误一会子,奶奶不会怪罪的!”刘妈妈啐道,“姐儿小,我们是做什么的?晨昏定省是大礼,如何误得?”海棠这才不敢言语。刘妈妈一面试过水温,将一块软帛巾浸湿透了,拧干后轻柔地在玉宁小脸上擦拭。“宁姐儿,不是要看堆花团,再不起,团子可都下锅了!”在她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玉宁终于迷迷糊糊睁开眼来,这是……哪里?触目是一张雕着花,垂着幔的古典木床,身旁坐着一个带着头发做成圆锥形的髻儿的中年女人,却是古装扮相!
-------------------------------------------------------------------------------
“宁姐儿,又睡迷了?”那女人把帛巾递给旁边的丫头,将玉宁搂在怀中,给她披上衣服。玉宁揉揉眼睛,嘟囔说,“阿嬷,好困。”是了,如今她是薛玉宁,身处大明已是第六个年头。只是灵魂深处对这里还是陌生的,每日睁开眼,她总会糊涂一阵子,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刘妈妈柔声哄着,“回来再睡,”一面和海棠两个替她穿衣服。玉宁见她拿出一件大红绫缎袄子,头疼不已,“红包装”又来了!“阿嬷,我想穿那件蜜合色的!”刘妈妈劝道,“好姐儿,这大节下的,不好穿得素淡。咱们赶紧收拾了,还要去向爷和奶奶问安呢!”玉宁撅着嘴不吭声,海棠赔笑说,“不如穿那件浅红绣金的,可使得?”各退一步,玉宁在两人服侍下穿上浅红绣金交领袄子、同色裤子、绣花小鞋,她身量小,又穿得鼓鼓囊囊,倒是可爱得紧。只这一耽搁,水已是凉透,忙又唤杜鹃重新打水。
海棠自去收拾寝具,刘妈妈端着托盘送与她面前,上面放着布巾、小痰盂和瓷盒子盛着的揩齿膏。这膏子是食盐煅过后研成细末,杏仁一两浸泡后去皮尖,一起捣烂如泥而成,原是方府秘方,能使牙齿光亮洁净,并且固齿防龋,不比现代的牙膏差什么。玉宁便坐在榻上擦牙漱口,不知不觉间,她已习惯了被人服侍的生活,或许这便是所谓的居移气养移体。
一时用茉莉花香肥皂洗了脸,在脸上抹了香脂,这古代的护肤品虽说简单了些,可架不住那会子各种无污染。她又黑又亮的长发被刘妈妈梳成个“包包头”,缠上两串红红的宝石珠子再理顺前额打着垂帘,倒显得一双眸子黑如点漆,神采飞扬。给姐儿挂上小金锁,刘妈妈待要抱着出门,玉宁迈着小短腿蹭蹭就往外跑,一面咯咯地笑,“瞧我这一身,阿嬷可抱得动,我自己走罢!”急得刘妈妈直呼,“小心看着脚下!”与海棠两个追了出去。
------------------------------------------------------------------------------
到得月亮门前,冷不防撞到一个人腿上,人家纹丝不动,玉宁小小的身子却是直往后倒,唬得随后跟来的刘妈妈与海棠两个脸子煞白。古代与现在不同,医疗、饮食……各方面都远不如今天,小孩子很容易夭折,不论豪门平民,对小儿的看顾俱是小心又小心。好在那人长臂一捞,已将玉宁抱起,一面笑嗔道,“懒丫头,可等你半天了,这会子才起床!”
玉宁定睛一看,是个半大少年,生得唇红齿白,剑眉挺鼻,正是玉庭。因服侍他的小子不得进来,所以只他一个在。玉宁伸手揽住他脖子,奶声奶气说,“是哥哥起得太早,才不是宁儿懒!宁儿最乖了!”庭哥笑着刮她鼻子,宠溺道,“是是是,宁妹妹最乖!”玉宁立时不高兴地撅了嘴,庭哥怕将她逗哭,忙哄道,“是妹妹最乖!妹妹最乖!”跟在后头的刘妈妈又是叹气又是笑,“这宁姐儿啥都好,就是听不得哥儿姐儿叫她宁妹妹,不依还就急了。依老奴说,庭哥休顺着她,倒要把这脾气给扳过来才是。”玉宁心说,她才不要做“林妹妹”,那多寒碜人呀!
庭哥大笑,“可别,这丫头是能水漫金山的,我惹不起这小祖宗。”玉宁把下颚贴在庭哥肩头,冲刘妈妈吐舌头。海棠吃吃地笑,立时被刘妈妈以眼神绝杀。玉宁的小屁股早“吃”了一记,“不许调皮!”不得不说,庭哥已非昔日那个跟妹妹吃醋的小小子,已是颇具长兄风范的大少爷。不多时,一行四人便来得薛谦与方氏所住的屋子外边。
如今,家中早不是玉宁出生时那几间小小的屋子,足足又扩了两进。玉庭在前院,玉宁搬进后院,薛谦夫妇自然住了中间正房。虽说是远远不如城里的豪门大户,在这小小的薛家集已是头等人家。这薛家如何短短几年便这般兴盛起来?方才听得丫头婆子称薛谦“老爷”,你道是甚“老爷”?那是举人老爷!
有道是: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成名天下知。玉宁生下来第二年,辞馆在家苦读的薛谦终于迈进这道门槛,便有许多人来奉承,送银送人,不在话下。犹为锦上添花的,方氏支持下,玉明带人把他两家的地改造整治,拾掇出成片的桑林、果林,星罗棋布的鱼池、油菜地。遇上这几年风调雨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