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入城,刘表自然设宴款待不提,席间,刘表单敬张邈,唏嘘道:“昔日陈太傅秉政,有三君、八顾、八俊、八及、八厨等,济济多士。不料党锢之祸,宦官弄权,使我朝中栋梁折损一空,伤我大汉根本。今日复见孟卓,实在感慨良多。”
清流当年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势力遍布朝野。党锢之祸以后,三十六天罡里还保有话语权的仅剩刘表、张邈两个人,可见这场政治斗争给大汉朝的元气带来了多么大的损伤。而陈蕃带领数十太学生冲击中枢要地的行为与二十三年前的那场风波何其相似,流血牺牲的不是别人,而是社稷的栋梁,镇压的也不是别人,而是国家未来的气运,历史,本来就是重复又重复的,等到一个国家最有朝气最热血的知识分子都只能莫谈国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未来何在呢?
酒足饭饱之后,自然就要谈正事了。席间,刘表已经引见了荆州文武重臣以及荆州清流代表,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交谈。这次关于二刘联手抗曹的战略问题举行的双边会谈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双方代表团团长分别就对方在维护汉朝地方团结稳定以及武装镇压地方恐怖主义行动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杰出评价,并且在确定曹操为今后主要打击对象的战略性问题上打成了高度一致。
领导把调子定下来了,具体扯皮的事情就留给属下来干了。但是在此之前,两家内部要事先协调好,以免被对方摸到底牌,于是刘表建议休会,大家也都喝多了,回去醒醒酒,明天再谈。
话分两头,先主后客。刘表回去之后,马上召集蒯氏兄弟,蔡瑁张允等文武心腹商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几个都是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人物,对于刘备这样的实力派野心家的贸然闯入表示坚决反对。而刘表的态度很坚决,这些荆州本土势力自从荆州安定之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一点尾大不掉的苗头了,而且经常和中央政府眉来眼去,架空自己。文官集团方面以蒯氏兄弟为核心,荆州士族子弟把持了州郡各个要害部门,使得真正和刘表关系密切的清流分子反而纷纷在野,随着曹操在中央的地位日益稳固,也逐步加大了对荆州本土势力的拉拢,使得荆州集团内部的投降言论屡禁不止,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内,刘备势力的闯入必将引起荆州本土势力的反弹。
蔡瑁作为荆州集团的实权派人物,掌管水军,对刘备的态度自然就很强硬,而且他的妹妹蔡夫人生二公子刘琮,很得刘表的喜爱,有些外臣不方面说的话,就由他来说。
“主公,刘备世之枭雄,我荆襄好不容易得十年安定,何苦引狼入室?”
“刘备,乃我同宗兄弟,有他在北,曹操等闲不能来犯,我不过费些钱粮与他,,有何不可?”
“主公不可大意,刘备新败徐州,急需一块基业立足,须防他图谋我荆州。”
“德珪多虑了,刘备欲取荆州,必先治水军,刘备士卒多北方人,不知水性,如何能取荆州?我使文仲业守樊城,料无差错。”刘表猜的不错,荆州水师的优势的确连曹操都只能采取政治诱降的办法,更不要说是现在的刘备了,这也是他有胆量与刘备联盟的先决条件。他和之后的刘璋一样都一厢情愿的把刘备当做一个军阀,企图用钱粮使刘备安于现状地做他们的打手,而事实告诉我们,刘备是一个宏图伟业的政治家,而刘表刘璋却恰恰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军阀。
军事上反对刘备不成功,政治上更不可能,刘备和刘表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你在政治上反对他,把刘表置于何地?于是蒯良等文官都自觉地保持沉默,结盟之事遂定。
再看刘备这边,初次会面,刘备对刘表谦厚君子的长者之风赞不绝口,对结盟的前景表示充分乐观,甚至对张邈说:“今日复见八及风采,可知当日清流满朝是何景象,备恨生不逢时,不能亲临其盛况。”
陆羽暗笑:要不是党锢之祸掏空了大汉元气,之后的黄巾之乱朝廷怎么可能放权给各地诸侯,你刘玄德就真的只能一辈子卖草鞋了。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二者缺一不可。
次日,两家精英再次汇聚一堂,共商结盟大计,刘备首先向刘景升州牧表达了自己在徐州之战失利后所遇到的严重困难,请求刘镇南将军划出一块根据地,以便收容败军,如果能按时接济一部分粮草那就更加不胜感激了。
镇南将军领荆州牧刘景升对刘备军在徐州之战中的英勇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捍卫大汉主权,武装反抗乱臣贼子的行为表示高度赞赏,对他们所暂时遇到的困难表示了深切同情与理解,刘表当下表示:“贤弟啊,愚兄不才,手下养了不少闲人,这几年陆陆续续投奔我的也有十多万了,我荆州虽说是鱼米之乡,但也架不住坐吃山空。本来我是可以提供三万人的粮草给你的,但是这几个月江夏的张武陈孙又造反了,我只好调两万人过去平乱,这样吧,你先拿一万人的粮草去新野驻扎,等我手头宽松了,再给你补上,怎么样?”
的确,虽然刘表需要刘备对外抵挡曹操,对内牵制蔡瑁,但是不代表他对蔡瑁的建议完全无动于衷,刘备究竟能不能打,值不值得刘表养这么一个打手,得找个机会试一试。正好这几天江夏太守黄祖连连告急,说张武陈孙拥众数万,屡次侵犯县城,掠夺人民,刘表也就顺水推舟试一试刘备。
果然刘备闻言,当即表示自已愿率三万人马前去平乱,为刘表分忧。刘表大喜,当即拨粮草三万石(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个人两个月的口粮),让刘备去江夏平乱。陆羽灵机一动,道:“我主初到荆州,不识地理,还请刘将军派一支军马做向导。”
“这个自然,贤弟到江夏后,尽管找黄祖便是。”
带着两家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以及三万石粮草,刘备回到了汝南。一面点起三万人马往江夏出发,一面让陈群牵头,组织官吏准备接收新野。当然新野区区小县,弹丸之地,根本养不活数万大军,刘表所说的驻军新野,不过是泛指樊城以北的广大地区罢了,就连新野城此刻也不在刘表手中,本来南阳郡就是张绣的地盘,张绣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也一时腾不出手来打理,只不过在最近才派了夏侯惇驻扎宛城。刘表的意思是什么呢?我提供你三万人的开销,让你在樊城北边建立一道前哨阵地,即便日后曹操铁骑南下襄阳,也可以为刘表赢得调兵遣将的时间。
至于刘备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