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国志之季汉王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节 狡兔三窟(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操之所以有勇气往刘备的后花园里掺沙子,是因为他手里的牌太多了。刘馥、温恢、李通、赵俨、杜袭这几个都是军政皆优,在州郡能独当一面的家伙。刘馥和温恢以后都做到了扬州刺史一级,而曹操在给合肥防线总指挥张辽的信中曾单独写道:“扬州刺史温恢深知军事,你们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征求他的意见。”张辽何许人也,曹操却能让温恢给他当参谋,蒋济乃曹操心腹谋士,却只能在温恢手下做一个别驾。赵俨曾在赤壁之战时督护七军,杜袭亦曾为夏侯渊长史,参与汉中之战。

    建安三年冬,刘馥任扬州刺史,单枪匹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当时陈兰、雷绪等辈各拥数万众,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袁术的扬州刺史严象,百姓流离失所,江淮一片狼藉。

    下蔡令王飞的苦日子总算到头了,自从袁术败亡以来,整个九江郡就乱成了一锅粥,袁术所任命的各县官员大多弃城逃跑,各地强人乘机自立为王,掠劫百姓,地方政权陷入真空状态。去年刘备征袁术时,曾在下蔡短暂扎营,陆羽建议此地乃寿春门户,芍坡咽喉,兵家必争之地,让刘备留一支兵马镇守。王飞是刘备从涿郡带出来的老人了,颇识得几个字,和陆军师的私交也很好,刘备就拨了两千人给他,占住芍坡要地。一年多下来,靠着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的几十万亩良田,养活了前来投靠的十余万百姓,逼得李通在寿春呆不下去,只好跑到阳安。

    但是人多了,事也多,王飞带兵还凑合,治民就不行了。虽然徐州方面一再要求他将这些百姓编成屯户,分配田地,安排耕作,但王飞实在没有头绪,还在百姓们自觉进行耕作,王飞也收罗了一些耕牛农具之类的,日子倒也紧巴巴的过了下来。

    可是最近,陈兰、雷薄、梅乾、雷绪这几位山大王家里也没有余粮了,整个九江地面,就芍坡这一个粮仓,谁都想来分一杯羹。王飞也向徐州紧急求援,昨天当得到消息,镇东将军府从事中郎、徐州别驾陆羽将前来主持工作,王飞哪敢怠慢,急忙出城迎接。

    刚走出去十几里,前头就来了大队骑兵,看旗号正是刘备帐下王牌——白马义从。这帮兵大爷根本不废话,一路直奔县城而去,好不容易骑兵过完了,跟在后面的步兵也不含糊,衣甲鲜明,装备精良,长枪如林,盾牌如壁。在刘备身边待过的王飞可不是土包子,一眼就认出这是刘备的中军护卫——白耳兵。我的老天爷,陆别驾可真有面子,居然调得动这两支王牌军。

    等到王飞一路跟在后面吃灰的赶回下蔡县城的时候,陆军师已经在等着他了。来到三国快四年了,陆羽早就不是那副大学生的模样了,长期主持徐州军务,也曾在汝南经历过战阵,虽开不得硬弓,马术倒也来得,勉强跟得上赵云的白马义从。

    陆羽和王飞是熟人,见面也没多少废话,详细询问了淮南目前的局势。其实王飞做的已经足够出色,小小的下蔡县城,足足接纳了四万流民,总人口破天荒的达到六万。县城内只有不到三百士卒,完全是空城计,剩下的一千七百多人全部撒出去,才勉强安顿下来近七八万万流民,好在芍坡粮食足够多,只要有吃得,人心就不慌,至于剩下的工作,就要看陆军师的了。

    这时王飞报告的一件事引起了陆羽的注意,一个多月前,当袁术启程北上的时候,下蔡曾经戒严过一段时间,王飞的手下在巡查时抓住了一个从豫章来的青年士人,经县衙资深小吏辨认,此人曾当过袁术的宾客,从他身上也搜出了豫章太守华歆写给曹操的推荐信。但是无论王飞如何审问,此人拒不交代自己的身份,从信中所写的来看,此人字文公。

    文公,这应该是此人的字,陆羽苦苦思索半晌,突然拍案:“哈哈,原来是他,走,带我去会会他。”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祖上三代都是名儒,大哥曾参与刺杀董卓,失败被杀。建安初年郑浑带哥哥的小儿子到淮南避难,在寿春的袁术以上宾款待他,他却料定袁术一定会失败,于是转而投奔自己的好友豫章太守华歆。华歆于是向曹操推荐郑浑,曹操便征召他为司空掾属。郑浑便从豫章北上,路过下蔡,被王飞给扣留了。至于郑浑为什么拒不交代,理由很简单,司马迁都说了:“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连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牢,士人都不能进去,立一根木头当做官吏,士人都不能被侮辱,郑浑当然不会对一群丘八开口说话。好在王飞在刘备身边混过,知道知识分子不能轻易得罪,只是派人软禁而已。

    当郑浑被带到县衙大堂,陆羽立即上前见礼道:“文公先生,属下多有得罪,万望海涵。”

    郑浑怪曰:“汝何人?何以知我名?”

    “在下乃徐州别驾陆羽,我家主公刘玄德与郑康成先生交游时,曾说到先生,故而得知大名。”

    这话说的很有水平,郑玄何许人也,他是东汉时期儒家经学大师马融的徒弟,在东汉末年,与师兄卢植同为儒家宗师级人物,可以说是清流们的偶像,连袁绍得到郑玄替刘备拉皮条的信,都高兴地传之左右,他们二人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估计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许邵和许靖兄弟两了。刘备是卢植的学生,郑玄是他的师伯,在一起谈论郑浑,那说明刘备对郑浑早就有所仰慕了。知识分子嘛,面子最重要。

    果然,郑浑闻言喜道:“贱名不足入高士之耳,先生召吾何事?”

    “袁术败亡,然淮南百姓深受其苦,无所依附。今十数万百姓齐集下蔡,赖芍坡而活,此非长久之计也。我主深知先生大才,故小子不顾冒昧,请先生以百姓为重,暂留此地,主持屯田诸事,代下蔡令。”

    “既是刘使君所命,不敢推辞。”陆羽大喜,即使郑浑主持下蔡屯田之事。当时淮南局势不安定,老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生的子女也无法养活,于是都不生养。郑浑到任,夺百姓渔猎器具,使课农桑。附近田地大半荒芜,郑浑使人兼开稻田,引芍坡之水灌溉,重去子之法(对不养育子女的人加重处罚),百姓初畏其罪,不敢不从。稍后,生活安定,供给丰足,无不欢欣鼓舞,所在大治。

    刘备闻之,辟为从事,加屯田中郎将,领下蔡令。四方百姓纷纷归附,所生子女,多以浑为字。下蔡既定,陆羽拣选精壮三千人,并王飞旧部,编一军,江淮初定。赵云、陈到两部乃回。

    建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