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年景之夫若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齐公子暄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洛静静地听着,就连公子钺也认为君子之言可以兴邦,不禁心里有些微微地失落,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人懂她吗?一种孤寂感在洛的心底慢慢渗出。

    此时公子暄微笑着上台,向台上的学者们行了一礼道:“诸君,听我一言,吾认为君子之言或可兴邦,或可毁城。”此言一出,四下皆惊,台上台下哄然作响。洛一怔,竟然会有人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和!台上的人都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选择了沉默,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名士风度的,公子暄正是看出了这一点,知道这些台上的名士是不会在第一时间攻讦他的,而台下的人说出来的话不会有台上的人那么刁钻的,他只要在台上的人攻讦前说得让人哑口无言就行。

    台下的士子甲站起来诘问道:“齐公子暄,世人皆认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是君子的典范。而君子之言皆是有的放矢,引书典故,方能通一家之理,明一家之言,怎么可能会毁城呢?”

    公子暄依旧微笑着,但是那种强烈的存在感完全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公子暄认真地看着士子甲说:“就像这位士子所说,君子之言皆是有的放矢,引书典故,既是引书典故,那便会引用不当之时,书中典故,是前人们给予后人们的警示和激励,若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那原本正确的君子之言,便可以毁城,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那般。”

    这次名士之会的辩题君子之言原本是做不了辩题的,世人皆认为君子之言可以兴邦,所以才会有蓄养食客的风气,但是在三个月前,燕国的谨郡王的食客为了劝诫谨郡王,引用了历史上有名的名士濯的话,并将自己编撰的一本记录名士濯言行的书送与谨郡王。

    这位名士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对主子不忠心却没有受惩罚的人,他前后侍奉过三位君王,三位公子和两位朝廷重臣,几乎到过大半个大陆。他绝对有君子之风,但行事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不按常理出牌,颇为诡异。虽然他管理过的城池都出现过路不拾遗的现象,但他侍奉的人中有的是明君贤臣,有的却是昏君佞臣。名士濯真正的造就了一个乱世,所以没有哪个国家有完全详细的记录名士濯的言行的书,名士濯的痕迹被当权者抹去不少。因此谨郡王的那个食客凭着各国的史料和民间的书籍来编撰出一本记录名士濯言行的书送与谨郡王,绝对是件轰动的事。所以才有了这次名士之会的辩题。

    听了公子暄的话,士子乙忍不住跳出来道:“齐公子暄,虽然你刚才所说的有道理,但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事情来说明君子之言可以毁城,相反的小人之言可以毁城的例子却有很多。”

    公子暄不改颜色,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摸样:“难道说一定要发生过才是事实吗?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世人皆相信,但有谁有幸见过神明真言?”士子乙被辩驳地哑口无言……

    这场名士之会最终以齐公子暄的胜利而告终。而公子暄却在离开时与洛对上了眼,继而灿烂一笑,这侍女还真不简单,只有这个蓦然抬头的侍女眼中有着赞同的光芒,这个侍女他是越来越有兴趣了,若是公子钺不识明珠,他可是会一定抢到手的。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疏林没有另外开坑哦!《流年景之夫若为王》原名是《西楚风云》哦!喜欢疏林的各位大大欢迎继续支持!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