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办婚事的日子里,维臣奶奶格外热心。她把孩子扔在一边儿,管都不管,那么仔细地给小姑子缝制一身十分漂亮的结婚礼服。为了叫村子里那些一直仇恨杨家的人开开眼,维臣的曾祖父打算把女儿出嫁搞得隆重些。的确,陪嫁的妆奁是丰厚的,以后几十年中,黑风口没有任何一户人家的女孩子,嫁妆能超过她。为了向亲家证明自己的诚实,维臣奶奶的娘家,归还了当初杨家抵押的银子,杨家感激亲家的坦诚,大方地拿出了其中的一半,做为女儿的陪嫁。尽管这样,维臣姑奶奶仍不称心,那些天,没完没了地哭哭啼啼。维臣曾祖母是个要强的人,鉴于儿子结婚一年之后,才过上真正的夫妻生活,深怕女儿婚后也弄出什么不合适的笑话,在婚礼的前几天,寻找一切机会,和女儿单独待在一块,把婚后可能遇到的一些事儿,给女儿做了细致的叮嘱,特别是初夜将会出现的一些情况的细节,免得到时,女儿大惊小怪的惹事生非。女儿似乎不太担心初夜的事,只是对自个儿将要落入一个陌生残疾男人的怀抱感到委屈。那些天,她像患了流泪症,没完没了地哼哼唧唧。对这种不吉利的哭闹感到不快的,只有维臣奶奶一人。据她后来讲,这种大喜之前的哭闹,便是后来倒霉的明显前兆。她自个儿在出嫁前,就这么哭哭泣泣,结果就弄断了一条腿,婚后又深陷对表兄的思念和对现实不满的双重痛苦中。
婚礼是体面举行的,四匹清一色的枣红马,拉着一辆花车,马头上糸着猩红的缨穗,马鞍挂着流苏,流光益彩的铜铃铛,从马头挂到马尾,任何一匹马只要轻微一动,浑身就会响起激动人心的悦耳脆响。花车是临时搭成的,顶棚上系满了彩纸剪成的花,侧旁贴着龙凤图案,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正是这种阔气的排场,惊动了西山口老毛子的兵营。当迎亲车队走到西山口时,足足有一个排的老毛子,拦住了车队的去路。这群野兽用刺刀把除新娘以外的人,统统赶到旁边一个山沟里,并且让他们就地跪下。随后就听见轿车里新娘撕裂肝肺惨叫。在阴沟里跪着的黑风口人,此时表现出极大的克制,没给那群畜牲制造一点麻烦,甚至连那群畜牲,后来都称赞黑风口人,是他在世界各地作孽时遇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懂礼貌、最讲文明、具有悠久文明史、具有优良传统的优秀民族,任何时候,总是那么温文尔雅,驯服而谦逊。跪着的人自己都说不清,新娘是从什么时候停止惨叫的,更不知畜牲们什么时候离去,直到他们跪得太累了,才有一个最大胆的先探了探头,而后鼓动同伴一道跟他站起来,经过一番推推搡搡,一大群人终于爬出了阴沟,而后又你推我拉地磨蹭着往轿车边儿挪动。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来到车旁时,甚至还没忘记干咳一声,以免打挠了在车里作孽的畜牲。一群人在车边转悠了一会儿,直到确信车里没有一点声息,才敢掀开车帘,但猝然又放了下来,像遭了雷击。因为他们看见,新娘是赤着身子地躺在车里的。当车帘第二次掀开时,人们才弄清楚,新娘身体已经僵硬,像一具平躺的大理石雕像。多年以后,黑风口人在重提这事时,仍能那么津津乐道,觉得十分有趣,仿佛一个寡廉鲜耻的窃贼,毫不掩饰地向别人炫耀自己偷窃的行径。那会儿在黑风口,只有一个人丧失了理智,便是维臣的曾祖母。老人一听到噩耗,就一边狂嚎,一边冲向老毛子的兵营。兵营的岗哨警告她,可她全然不顾,在距岗哨十米远的地方,一颗子弹射穿了她的头颅。
在一天内料理了两宗丧事之后,维臣的曾祖父病倒炕上,没再起来。因为他拒绝维臣奶奶为他烹制的一切可口的食物,甚至一点白开水。两个星期后,就魂归天国了。这样,杨家人在半个月内,开始操办第三宗丧事。
随着维臣曾祖父的棺材埋入冢穴,老杨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虽然现在这种宁静中,充斥着肃穆和悲哀。在家中剧变时,一些琐屑的家务都暂时被搁置了,眼下必须把这些活儿给补上,而新的活计,一点都没比过去少。孩子需要照看,饭要做,衣服要洗,田里的活儿少了她也不行,维臣奶奶忙昏了头,整天拖着条瘸腿,柁螺一样忙转着:喂孩子饭呀,喂鸡鸭鹅狗呀,抱草烧火做饭呀,下田锄地呀,最叫他不能忍耐的,是成天游手好闲懒惰的丈夫。从前,公爹、婆婆、小姑子在时,一个懒散的丈夫,还不那么碍眼,现在这一切活儿,都压到她一个瘸腿女人身上,丈夫的懒惰,就成了她大发脾气的引信。她时常大发雷霆,叱骂丈夫,偶尔还加点拳脚,特别是当她明显感到,因腿上残疾使她行动不便时,她的脾气就大得励害。一边用最粗俗的俚语泼骂丈夫,一边为自己婚姻的不幸抱怨叫屈。这种严厉的管教是卓有成效的。在妻子的泼骂声中,懒惰的丈夫终于渐渐克服了好吃懒做、不负责任的懒散性格,变得能在妻子没吭声时,就主动干点活儿了。这种性格变化,多少也感动了妻子,家里的泼骂声,逐渐消停下来。幸亏妻子能干,在家里突然失去三个劳力后,这年的收成并没减少,真得感谢老天爷。
过了这年的三月,维臣的父亲就三岁了。这孩子挺乖,打一小就挺懂事。他知道母亲脾气坏,就从不闹人;知道母亲常为父亲的懒惰大发脾气,所以刚学会走路,就嚷嚷着要帮大人干活儿。家里的瓷器从这时起,每年都在减少。尽管这样,维臣奶奶也不生气,因为这孩子身上,一点也看不出他父亲的影子,没有一点懒惰、馋嘴的恶习。叫母亲担心的只有一点,就是这孩子的性格有点死板,呆头呆脑的,干什么事儿都一本正经,两眼一眨一眨,闪烁着成人才有的神情,致使母亲疑心,这孩子是否早熟了。孩子懒惰的父亲却没发现这一点,甚至胡说,这孩子,简直是他小时候的复制品。妻子却不赞成他,坚持相信,这孩子像自己小时候一块玩耍,家住普兰镇的表哥。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