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衷情已被雨打风吹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1)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缜密勘测,最终把宝地确定在黑风口。说是那里四面环山,地肥土沃,山有虎形,水呈龙状,人杰地灵,物化天宝。杨家主人没再多想,立马携家带口,迁到黑风口。

    那会儿,黑风口还是个四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居住着刘姓和白姓两大家族,耕种着方圆挺大的山中盆地。老杨家用挺便宜的价钱,就买到村里一大片最好的耕地。

    黑风口长期居住的,都是一些规矩本分的老实人,毛病只有一点,就是欺生,对任何新来的外来户,都本能地怀有敌意。更何况新来的杨家,又那么有钱?杨家乍来时,村里的老住户,甚至窜通起来,禁止杨家人用村里共用的水井,逼迫杨家不得不到村东小河里汲水,直到自家打了井。而当维臣爷爷到了该完婚的年龄,村里那么多健康漂亮的年轻姑娘,却没有一家肯把女儿嫁到杨家,尽管杨家小伙子长得并不二五眼。这样,维臣的曾祖父一赌气,发狠誓,要出重金,到山外给儿子娶个漂亮、贤慧、能干的媳妇,让那些嫉妒杨家黑风口人瞧瞧。

    曾祖父先后请了几个媒人,征询了一打儿山外有姑娘的人家,均遭到拒绝。理由几乎惊人地相似:黑风口太闭塞,不如外埠热闹,怕姑娘嫁过去后,生活太憋闷。何况这一带新婚的娘们儿,都有三天两头回娘家的习俗,而黑风口与外界相连的山道,却又那么阴森,眼下世道又乱,这一带常有土匪出没,山外的姑娘们,一提黑风口,就要失眠。可维臣的曾祖父是个要强的人,不甘心让儿子打光棍儿,又经过多番努力,终于有一家山外人家同意了,那就是维臣奶奶的娘家。这才使维臣爷爷勉强没有打光棍。不过亲家那边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险些把这门亲事弄吹了。维臣的奶奶,有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哥哥,这时已过了娶亲的年龄,父亲在答应把女儿许配给杨家的同时,要求杨家的女儿,必须嫁给自己残疾的儿子。在经过长时间的痛苦思考后,杨家人一咬牙,同意了,因为眼下没有别的办法。那时维臣的姑奶奶才十三岁,还没发育成熟,无法履行妻子的义务。这样,杨家不得不在婚约上,补充一个附加条件,以便能在儿子完婚两年后,再为女儿完婚。杨家为了表示诚意,维臣曾祖父将五百两现银,抵押在亲家,万一杨家毁约,对方便可拒还银两。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