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樟脑
这日上午,棠于意和孟华笙巡视了兰溪的各个药铺,中午又和几个掌柜商量了些事情。等回到住处时,天已经要黑了。
两人刚下了马车,便听得有人喊到:
“孟小姐棠公子,且留步,留步!”
两人循声望去,便见不远处一个中年男子正往这边小跑而来。待近了些才看清了长相,短粗眉毛,眼睛倒也是十分精明的样子。
他抱了抱拳,和气道:“在下兰溪杨运明,得知二位驾临兰溪,特来拜见。”
这个杨运明来得突然,孟华笙心中却已有了一个想法,于是便把他请了进去。可是这杨运明说来也是奇怪,先前在外面的时候还是十分活络的,可是进了屋却闭了口,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地坐着。
棠于意把左右站着的侍女也打发了出去,那杨运明才抬起头来,脸上却是有些为难踌躇。
“孟小姐,冒昧来访,实数无奈,还请莫要怪罪。”
孟华笙点点头,道:“杨先生客气。”
杨运明见孟华笙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而棠于意却已经在旁喝起了茶,忽然觉得先前自己是想错了,这两人竟然是真能沉得住气的主儿。
仿佛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他咳了两声,道:“在下乃是这兰溪广仁药铺的老板,这次来是想要和孟小姐谈谈收买药铺的事宜。”
棠于意听了只觉得奇怪,却是没做声,只看孟华笙是如何应对。
“杨先生愿意成全,孟家自然感激不尽。”
杨运明搓了搓手,道:“其实这药铺杨某人早就想要卖掉了,只是同宗的几个人不识时务,不愿意卖掉药铺,弄出了许多有的没的事情来。”
“许是他们现在不愿意卖,以后就愿意了,这世上的事本也没有绝对的。”
“孟小姐说得对,”杨运明点点头,脸色忽然变得有些决绝:“若是孟小姐真的想要收买兰溪的药铺,杨某人愿意助一臂之力。”
孟华笙低头喝水,对眼前这人的话似乎有些无动于衷。
好在杨运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只继续道:“不瞒你说,我虽然有意卖掉药铺,可是那些所谓同宗必然会怨恨我,可若是他们也卖了药铺,以后也不会再说我的闲话。”
孟华笙抬头,表情淡然:“只是不知杨先生卖了药铺之后想要做什么生意,若是孟家能帮上忙,以后自然也会尽力帮衬。”
杨运明脸色稍变,心想这孟华笙还是不相信自己,这是变着法子在打探,所以便毫不犹豫道:“内子娘家在北方墨城,原是做毛皮生意的,内子无兄弟姐妹,如今丈人丈母年老,希望我们一家可以过去照应着,若是卖了药铺,样某便会去墨城做些毛皮生意,生活应该也十分富足。”
孟华笙点点头,道:“不知杨先生想要在什么时候把药铺卖掉?价钱都随杨先生心意。”
杨运明踌躇了一会儿,有些为难道:“不瞒孟小姐,能尽快卖掉是最好不过的,可是如今别的家都没有卖,若是我第一个卖了,以后怕是在兰溪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兰溪毕竟是我们杨家扎根的地方。”
“所以杨先生想要帮我先收买其他的药铺么。”
杨运明咬了咬牙,似乎做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一般:“是,样某定会竭力帮衬!只是孟小姐切莫把这事情让他人知晓。”
“那是自然。”
“你相信他么。”
“我信不信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兰溪的商贩们有了反应。”
*
第二日一早,孟毅便来找孟华笙,他在门口看见棠于意,只稍稍点了下头,便进了屋。
棠于意忽然想到,如果孟毅和自己有什么过节,也只可能是因为孟华笙的缘故……
“小姐,昨日我已经去查了杨运明的底细,大抵和他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孟毅顿了一下,然后才道:“只是有一件事却有些特别。”
“什么事?”
“这杨运明和建立药商联合会的杨左誉一向不和,所以联合会成立了之后,杨运明也只去了一两次,所以他说的话也有可能是真心。”
“是有可能是真心,只是因为利益而结下的怨恨,用利益便可以解开。”
孟毅明白孟华笙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沉默了没再说什么。
“去叫杨运明过来,说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孟毅领命走了,孟华笙便又陷入沉思之中。
“在想杨运明的事?”
孟华笙没抬头,只是道:“如果一只老虎,它有利爪有尖牙,它会不会把它的利爪和尖牙卸下来给你,只图一时太平?”
“想来是不会的,既然还可以反抗,便没有臣服的理由。”
孟华笙点点头,道:“我亦是如此想的。”
不多时,杨运明便随孟毅来了,此时天气已经热了起来,杨运明这一路虽是坐轿,却还是折腾出一身的汗来。
“孟小姐,棠公子。”他一见两人便拱了拱手,已经比昨日更加熟稔。
“杨先生不必多礼,能有您的帮助,自是万分感激,还请杨先生不要如此客气了。”
“严重严重!杨某不过是一个小药铺的老板,虽然有心帮忙,却是帮不上什么大忙的。”杨运明顿了顿,脸色恭敬起来:“只是不知孟小姐有何办法处置了其他的药铺,也好让杨某人早些解脱。”
孟华笙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却有些胸有成竹:“杨老板放心,,华笙已经想好了办法,想来入冬之前便可以让这兰溪的药商们放弃抵抗。”
杨运明脸色一喜:“什么法子?”
孟华笙脸色有些古怪,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垂着眼并没有回答。
杨运明也觉得自己太心急了,毕竟人家还未相信自己,自己便如此唐突,实在是不应该的。于是急忙笑笑,道:“孟小姐莫怪!莫怪。杨某也只是太心急了。”
棠于意笑了笑,道:“杨先生莫要怪我们才好,华笙她做事向来滴水不漏的,只是确实不该对杨先生如此。”
杨运明也赔笑,道:“不怪孟小姐,生意人都当谨慎些才是。”
三人又说了些面上的客套话,孟华笙便有些乏了,进屋休息去了,只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