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庶女生存宝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谁家少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离带着金环和玉凤两个刚往回走了两步,便见从前头院子里走出来一个来岁穿着短打的精瘦,手里拿着个铁锹,过来便冲那几个佃户瞪着眼睛嚷嚷:

    “猪圈的后墙都快倒了,怎么也不知道拾掇拾掇去?懒骨头们,偷个空就在这里耍钱瞎掰……”

    忽一眼看见阿离几个,便露出几分警觉的神色,指着她们问那瘦高个儿:“这几是干嘛的?”

    瘦高个儿一边拍着屁股上的土,一边恭敬地说:“回王大爷的话,这几个丫头是经人介绍,要往咱们东家老爷府上找活儿做的,路过这里想讨口水喝。网w”

    “噢!院墙边大瓮里有水,想喝自己舀去!”老头子信手往前院一指。

    显然这“王大爷”就是庄头了。

    阿离忽然想起腊月里曾家的各个田庄进府送米粮禽蛋菜蔬时,恍惚在大厨房里曾见过这王大爷似的。当时一群人正把稻米往厨房的大院子里搬,里头仿佛就有这个精瘦的老头。而自己当时正跟着李兴媳妇学做菜,走到门口看了一眼……

    只是当时忙忙乱乱的,人又多,外头的男人自然都是低着头做事,不敢抬头乱瞅,把米搬到了地方马上就退出去了。就算当时里头有他,也应该没有瞧见自己吧?

    阿离有些紧张,下意识地便向那王大爷一瞄,却见那老头子目光炯炯,也正远远地审视着自己,不禁心里一慌,连忙低下头,将头上的包头巾向下拉了拉。低声道:

    “不用了不用了,还得赶紧赶路。再晚些只怕要关城门了。”她一边说,一边向王大爷遥遥一福,便冲金环和玉凤使眼色,三人转身便往地垅上走。

    那王大爷也没说话,又远远地看了阿离几个两眼,便去吆喝着那几个小子干活去了。

    而阿离虽然没有回头,却能感觉到罗永的目光在自己背后追随了很久。

    李兴在村口正等得焦急,一看见阿离走了出来,连忙迎上前道:“姑娘可算出来了!可找着人了没有?问出什么了没有?”

    阿离笑了笑。便上了车。

    李兴赶着车掉头往回走,走了一会便隔着车厢赔着笑脸小心翼翼道:“姑娘,我媳妇糊涂,可她绝对是无心的!我们两口子向来服侍主子都是兢兢业业的。能在府里混口饭吃不容易。您看……”

    阿离当然知道他是指那罂粟壳的事,因一边在车厢内换着衣裳,一边云淡风轻地笑道:“我早全忘啦。你们怎么还惦记着呢?把心放回肚子里,好好当你们的差吧。谁还没个疏忽大意的时候?下回当心些也就是了。”

    “哎!哎!”李兴连声答应着,禁不住感叹道:“六姑娘心肠好,将来能跟着姑娘去的奴才们,都是有造化的……”

    金环一边帮阿离梳头,一边狐疑地问:“姑娘跟李兴打什么哑谜呢?奴婢怎么听不懂……”

    阿离但笑不语。

    玉凤掀开脚炉的盖子。往里面续了些炭,复又抬起阿离的脚踩在上面。一边剥着花生壳,一边满不在乎地白了金环一眼,道:

    “姑娘想让咱们知道的事,自然就会说了;既然不说,就说明咱们没有必要知道呗,这还有什么可问的?你可真爱瞎操心!”

    金环有些讪讪地回瞪了玉凤一眼,嘟哝了一句:“都象你似的,一点脑子不动,只知道吃,就好了?要咱们是干什么的,咱们不就是姑娘的眼睛和耳朵吗?姑娘想不到的,咱们替姑娘想着;姑娘没留心的,咱们多提点着些。都象你诸事不管不问,姑娘得多累呀!”

    阿离对着镜子将一朵珠花重新插在了发间,道:“不过是点子芝麻绿豆小事,我都懒得提,偏又惹来金环这么多话!”,说着,便掀开窗帘向外望了望,呵呵笑道:“哎呀,八妹还是追过来了,估计是急坏了。”

    金环和玉凤连忙也扒着头向窗外瞧,果然前面暴土扬尘的,娴娘的马车正向这边急驰了过来。

    两车才一会面,就见娴娘也不等丫头来扶,自己就提着裙子急急地下了车,嘴里大声喊着“六姐”,慌里慌张跑了过来。

    等到看见阿离把头伸出车窗笑咪咪地叫了自己一声时,娴娘这才两手抚着胸口,连声道:“吓死我了,六姐你没事吧?”

    阿离皱眉道:“还好还好,这马疯了,跑出去十几二几里好不容易才停下……害得八妹跟着担心了。”

    娴娘的脸色还没恢复过来,依旧有些苍白,道:“我顺着这路上的车轮印一路追过来,到前边那个岔道上,又走错了路,好容易才赶上来……唉,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说着,便忙忙地从腰间荷包里掏出两颗七宝安神丹来,一定要塞进阿离嘴里。

    阿离看着她惊魂未定的目光,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也没有推脱,便接过了丸药,笑呵呵地咽了下去。

    娴娘说:“那我陪着姐姐接着看地亩去?”

    阿离意兴阑珊道:“算了,折腾了这半天,我也没心情了。刚才误打误撞进村子,让李兴去问了问,这里大的田产都是有主儿的;穷家小户的三两亩薄田也不值得一买。况且买卖地亩要有地保,有中人,要文书地契,我们女孩子家也不大好抛头露面去交接这些事。在外头耽搁时间太长了也不好,还是先回去吧。待我向大哥细细地打听打听再说。”

    娴娘便说了声“好”,姐儿两个复又上了车,原路返了回去。

    ……

    回去时因不赶路,便走得慢了些,到进了城,天已略有些擦黑了。

    顺着城隍庙往东,绵延三四里地,原是店铺林立,商贩聚集的闹市。每年的上元节,从正月初八一直到正月,这里更是变成了万头攒动的灯市。

    在此期间,官府也将宵禁的时间向后延长了一个时辰,天刚擦黑,江宁城中家家户户扶老携幼,不约而同都来到此地赏灯玩乐;就连高门大户人家的女眷,也会破例出来尽兴玩乐一回。是以几里长的街市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阿离和娴娘自幼一个长在乡间,一个养在深闺,对这样的市井热闹自然是神往已久,好不容易出一次门,岂能放过?因此,一进了城,便立刻吩咐车夫打马往灯市而去。

    才走到灯市西口,远远地便见街市里面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两旁店铺门口高高悬挂的各式花灯连成了两条长龙,将整条长街照得亮如白昼。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