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处不对?
她悄悄问遍了草庐内的丫鬟婆子,那秋纹可有来过书房卧房,可有问过老姨奶奶的卧室哪处?回答都是不。
她连马夫都问过了,马夫也还是摇头。
春琴等兰泽回来。每每念他,心口就疼。一疼,就需吃一盘熬得稠密的百合粥。她梳洗了一番,走去厨房。此时天色尚早,小厨房自然有人,但只是轮值的几个婆子。
她不想惊动了人,只想寻点儿百合,一点红米,一点红糖,带回自己的卧房,放在瓦罐上小火焖熟。
经过一个拐弯,可巧就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那人慌慌张张,胳膊肘儿藏着个什么东西,“吧嗒”一下就掉在地上。春琴也吓了一跳。细细一看,竟是一块煮熟的猪蹄。
更让春琴吃惊的是,这拿猪蹄的,竟是看管老姨娘屋子的那个姓赵的嬷嬷。
赵嬷嬷看着春琴,说也不是,笑也不是,解释也不是。
春琴先开口了。“你老这是去小厨房拿的?”
她没用上一个“偷”字,是给这嬷嬷留面子。
“姑娘,我上了年纪了,牙口也不好,平时小厨房做的那些饭菜吃不惯。真吃不惯。也就这软糯糯的猪蹄,吃着还顺口。我也不是故意的,确实是饿了。她们炒的那些硬菜,我真的嚼不动啊……”
赵嬷嬷说着说着,还一脸儿的委屈。
春琴听着听着倒叹气了。“幸亏被我瞧见。若是唤作别人,你就没有这样幸运了。”
这嬷嬷一听,赶紧弯腰将猪蹄又塞回袖子里。
“下次,你要真想吃,告诉我,我去外头买给你吃。”
“姑娘,这怎好意思?”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小厨房的人我也看不惯。我买,买来了叫你。”实则,软糯的猪蹄,春琴自己也爱吃。她也常去买。
春琴看不惯潘娘子。
可她不愿意惹事。只等着年岁到了,老夫人放了自己,再去求求大爷,和史兰泽做成夫妻,余生也就无憾了。
一听这话,赵嬷嬷不停称愿。
“赶紧走吧。往后,看老一年个的屋子,精心一点。”
“唉唉。姑娘,这回我得了教训,夜里睡觉也只睁着眼睛呢。”
春琴就笑了。
赵嬷嬷前头走,春琴后头就瞅了瞅。廊子地上干净,可现下却有两条隐隐的草蛇灰线。她觉得好奇。想想,却又哑然失笑。这分明是赵嬷嬷的鞋跟儿去了小厨房一遭,脚底踩了木炭灰,脏了。
看来这炖的软软的猪蹄,是她在灶房现拿的。
这个时辰,若在平时……想必是那烧火丫头秋纹轮值。她不在了,灶房的其他人懒散,所以赵嬷嬷才偷拿的这么快。
春琴自言自语了一声:“到底她是冤枉,还是真是个贼,天知道!”
话说秋纹在柴房已经捱了三日。每日送去的饭粗鄙不堪,根本无从下口。那送饭的婆子,自是得了潘娘子的派遣,依从潘娘子的意愿行事。
饭菜都是潘娘子嘱咐的。
潘娘子担心夜长梦多,想着与其等大爷回来,还不如先悄悄地将秋纹赶出去,以后再无对质。
她真预备这么干了。
无奈柴房外看守的人是李显贵调遣的。她们都是三十多岁的年轻媳妇,不听潘娘子的。潘娘子只是厨房的领头儿,又不是别处儿说得上话的人。在这几个年轻媳妇眼中,潘娘子不算什么。
这小厨房没了秋纹,一天还可以,两天三天过去,可就有些乱套了。
不,是很乱套。
小厨房有几口灶台。但只秋纹烧火的灶台是用来炖猪牛羊肉的。炖肉费事,需文火慢慢煨,一边煨,一边添柴火。这一耗,往往就是一天一夜。
小厨房的人吃不了这苦。
有些人竟是念叨起秋纹好处了。
一个婆子窃窃私语地:“那丫头虽然手脚不干净,但干起活儿来还是没法说。”
另一个也道:“那三十板子,打下去虽不是劈开肉绽,可要一天天好起来,却也得精心调养。就那柴房,乌漆墨黑的,又没个好的吃,只怕还得染上别的病。”
潘娘子和女儿一合计,见不能将秋纹撵出去,干脆就在饭菜里下功夫。春雁买来泻药,往秋纹的饭碗里加腹泻的药末。饿不是她,但一天天地拉肚子,也能拉死她。
春琴为求自保,心思越来越邪了。
也是老天怜悯。柴房虽然潮湿阴暗,但这样的环境正可生长蘑菇野菌。每日送来的饭菜实在难以下咽,秋纹干脆也不吃了。她尝试着吃了一次蘑菇,不难吃,微微有些甜。秋纹就靠每天吃蘑菇野菌,苟延残喘。
一连十天过去,那潘娘子和春雁特意过来看秋纹。猜想着这么些天了,那丫头到底在柴房呆得怎样,是半死不活的,还是干脆就死了,总要过来看一看。
可是看门的不让这母女进去。
潘娘子发飙了。近日,她哥哥在二爷那里,又得一桩差使,很有脸面。老爷史渊知道了,还特意叫他哥哥过去磕头,又赏了好些东西。自家哥哥得了体面,潘娘子也跟着有脸面,说话儿的嗓门声也大了,更似秋纹这条性命与阿猫阿狗了。
潘娘子就和她们吵嚷起来。
这两个媳妇也是个伶牙俐齿的。各自叉着腰,指指点点,口沫四溅。
有人报给了春琴。
春琴坐在廊下刺绣,听了潘娘子又和柴房的人吵嚷,眉头一皱,就想不理。她本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那知底细的,私底下就叫她一声“懒菩萨”。
这报告的小丫头说得眉飞色舞,春琴只冷冷警告:“干好你自己的事吧。小厨房的人儿,咱们不管。那个烧火丫头是李显贵责罚的,更是与你我无关。我这里只想安静过日子,好歹等大爷回来。你们千万不要给我惹是生非。无事,我可以让你睡睡懒觉,聊聊天儿了。”
春琴心内有些同情秋纹的,但就是打定主意不出去。
这史府的厨房和别家不同。府内其实有一个大厨房。大厨房烧煮的是老太太爱吃的食物。孙姨娘和府内各位小姐,还有二爷昱泉,也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太太也有,只她平时在寺院,厨房一概空着。按着史府的规矩,大厨房的领头儿,掌管府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