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行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太清大议法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将灵璧叫到身边,容贵嫔试探着问,“听说你近来和陆大人走得很近。”

    灵璧道,“嗯哼。”

    容贵嫔又试探着说,“听说陆大人……欢喜你?”

    灵璧微笑,“是我欢喜陆大人。”

    听灵璧这样说,容贵嫔忍不住嗔了她一眼,又忍不住语重心长的开始思想教育,“陆家从前前前朝开始,世代从军,不知多少男儿战死沙场。京中这样多的王孙公子,你怎么就偏偏看上了陆大人?”

    灵璧沉目想了想,笑,“陆大人长得帅,允文允武。”

    知道灵璧又开始满嘴跑火车,容贵嫔忍不住打断她,“灵璧,公主将军,绝非良配。”

    灵璧笑,“我偏不信。”

    容贵嫔见灵璧冥顽不化,只能叹了口气。

    天色昏黑,圣上已多日没来甘棠宫。

    还未秋风扇冷,便已长门孤寂。

    母凭子贵,何尝又不是子凭母贵呢。

    这种没盼头的深宫生活,终究是来了。

    翌日容贵嫔还睡的半梦半醒,秋葵急匆匆摇醒她,“娘娘,娘娘!”

    容贵嫔睁开眼,迷瞪着问,“何事?”

    看了眼更漏,才早上五点多。

    秋葵满脸惶恐,“陆修毅和太子在朝堂上分辩起来了!”

    容贵嫔惊醒,忙起身,“怎么回事?”

    秋葵摇摇头,“小满子说今天朝议张昌北余党百余人如何处置,圣上问陆修毅如何处置,陆修毅道夷三族,以儆效尤,众人都没说话,圣上正在沉吟,太子站出来反对……后来越说越偏,竟然上升到南昭国策,圣上脸色就变了……”

    太子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人求情?

    容贵嫔只觉得天旋地转,一阵晕眩,不禁又惊又怒。

    前朝正说的热闹,萧越微微揉了揉眉心,近几日重新安排部署兵力和将帅让他心力交瘁,不想今天简简单单议个案子,因为太子一句话,让众人开始唇枪舌剑。

    萧越看香已经燃尽,这次他没有宣布散朝,冷眼看着阶下众人,他屈起手指,不急不缓不轻不重的敲了两下椅背。

    众人虽正讨论的热闹,前面听见瞥见两下敲击声,立刻安静,手持笏板站好,秉神凝息,准备洗耳恭听。

    这敲击声,意味着圣上要讲话了。

    后面的前排重臣站好,立刻闭嘴,各归各位。

    不出几秒钟,承天殿安静地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见声音。

    萧越沉吟了下,脸上依旧带着春风和煦的笑容,“朕也听了个大概。分析问题,找出要点,才能做出决断解决问题。今天不如说个明白。”

    “陆部长,你先说。”

    陆修毅正敛目沉思,听圣上点名要他发言,只得开口。

    微微侧过身子,面对太子,陆修毅拱了拱手,“得罪,太子。臣有问,何为法?”

    见陆修毅如此倨傲,竟然敢当众质问太子,年已花甲的太子太傅张政和脸色阴沉,这简直是裸的质疑他的教学水平啊。

    张政和正要开口,前面太子不以为忤,依礼对陆修毅微微拜了拜,以示尊重,“灋,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书之于图籍,设之于官府,布之于百姓。”

    (注灋为繁体字法)

    陆修毅点了点头。太子说的很到位,从字、义都给了充分解释和阐述。

    法,就是由官府明文公布,让赏罚制度深入民心,对于谨慎守法的人给予奖赏,对于触犯法令的人进行惩罚的工具。

    太子理论知识扎实,然而,很不善于运用这个工具。

    陆修毅道,“太子所言极是。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都是法。说白了,法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太子一片仁心,不提倡严刑峻法,臣能理解。”

    臣能理解,臣誓死捍卫太子发言的权利,但是臣绝不赞同。

    萧钧之道,“陆大人,用政治法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百姓,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仪来约束百姓,那么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改正错误,走上正道。孤认为,教化万民应用道德引导,而不是单纯的严刑峻法。”

    见太子柔软好仁,依旧坚持己见,司刑大夫左光拱拱手开口,“太子明鉴。道德高尚的人,不表现在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有德。道德低下的人,执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没有实际的德。我朝对法律作了较大变动,去表留质,法律由繁而简,初意是引民向善,网开一面,然而,这也致使许多作奸犯科之人钻法律漏洞。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倘若连最低限度都做不到,何谈其他?法律制订的好坏,不只在对条文制订,而在于它的执行。”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政和忍不住开口,“容老朽说句,左提刑本末倒置。刑罚的根本,不是为了惩罚罪犯,而是要让人明白什么是犯罪。法律是政治的工具,而不是政治清浊的根源。从前天下法网很密,但作奸犯科仍层出不穷,这情况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官吏和百姓竟然相互欺骗,达到国家一蹶不振的地步。左提刑,法令越是严酷,盗贼反而更多。国家政治的美好,在于君王的宽厚,而不在法律的严酷。”

    听张政和说完,镇抚司司长郭守光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却不置一言。

    大昭南北镇抚均由郭守光负责,专门办理钦定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有时候甚至不用经过陆修毅处,按察司张闻法等人每次一听说郭守光过来,吓的魂都能丢半条,战战兢兢不已,恐惧之比恐惧陆修毅有过之无不及。

    见郭守光对自己如此不屑,任张政和修养再好,也忍不住忿忿,但他只是冷眼看了郭守光一眼,并不想和他当面发生冲突。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厮难缠,不理会他便是。

    民政部部长宜惕然处事谨慎,无论事大或事小都要亲自经手,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深得萧越好评。他是张政和门生,也是张政和引荐一步步走到今天,见郭守光如此羞辱恩师,他此时不由得开口道,“大周朝末年,为了集权,打击犯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