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行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太清大议法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大兴元年到大兴三年,几次大修律令,开始推行严刑峻法,然而事与愿违,那些被刑满释放的罪犯,擅自称王称号,攻打城邑,夺取武器库中的兵器,释放判死罪的犯人,杀官员,发檄文,催促各州为他们所准备粮食。这些人聚集成党,占据险要的山川作乱,政府对他们无可奈何。炀帝开始派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办剿灭之事,但还是不能禁止,于是发兵攻击,对于大的团伙,杀头的竟多至一万多人,以及按法律杀死那些给作乱者送去饮食的人,以致诛连数州,被杀的多达数千人。炀帝执政四年,绞杀罪犯七万余人,引发了更严重的起义,大周江山国祚崩溃,天下四分五裂。”顿了顿,他道,“百姓无法生产,就会产生叛乱,君主仁爱宽厚就可使天下安定。严刑峻法,周之亡也,我朝盛典,德之化也。”

    这番话说完,众人不由得纷纷赞同。见同僚附和,宜惕然接着道,“法网严密,办案多诋毁严酷,政事逐渐败坏荒废。百官碌碌无为,只求保护官职,他们防止发生过错尚且来不及,哪有时间研究法律以外的事情呢?”

    此言一出,更引得一片赞同之声。

    户部部长崔少群见自己手底下人说的如此在理,这些年对陆修毅等人积压的不满因这番话又勾出来,拱了拱手,他正声道,“赏赐是为了鼓励众人的德行,罚是为了禁止奸邪的事情。陆大人巡查过的州,动辄灭豪强数家,到哪个州,就灭哪个州的豪门。行过之地,哀鸿遍野,牵连千人。但凡陆大人接手的案子,必定穷究其罪,大多都被打得皮开肉绽,烂死狱中,判决有罪的,无一人能走出狱中,实在令人震骇。”

    不少人听说过陆修毅执法严峻,铁面无情,但竟不知道这样严峻,看陆修毅眼神不免带了恐惧和厌恶。

    陆修毅坦然站着,面无表情。

    左光忍不住道,“陆大人接手的案子,都是大案要案。”

    萧钧之道,“张案牵扯的百余人,有些不过和他私交好,来往亲密,并无实质罪名,陆大人就要夷三族,未免太过于严酷。”

    陆修毅道,“回太子。案件越寻根究底,就越让人震惊。牵扯人不多,就不能一绝永患。冤情固然会有,却是不可避免。人人都有党派团伙,交好之人,给一人定罪便可揭发出其他的同伴,为的是剔骨疗毒,一劳永逸。”

    听陆修毅如此坦然的草菅人命,萧钧之冷声道,“你这是莫须有。陆大人推行检举法,多少人为了自保互相指控,又有多少人含冤致死。严苛的刑法不能达到目的,安抚却可以完成此事。”

    左光道,“太子明鉴。人都是可以定罪的。罪行不会自动暴露,密告并检举就会让罪行显现。人自辨无罪正常,审讯他们不要心存怜悯,刑罚的使用也不能轻微,这样做他们就没有不招认的。”

    张政和忍不住怒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左提刑,惩处他人的人一定会为他人所惩处!天地之间自有其生存法则。按大道行事,则可成万事,违背大道行事,则必会自取灭亡!汝自甘之,姑且待之!姑且待之!”

    左光道,“吾问心无愧。对于罪犯,处死他们可以接受,让他们痛苦却难以忍受,用刑时就要选取他们不能忍受的。对于冥顽不化不肯招供的罪犯,刑罚最简单有效。让这些人坦白,不通过刑罚没法达到目的。当然,我们刑讯也讲究方法,责罚随时变化,施行手段因人而异。”停了停,左光微微嘲讽道,“张大人,不干哪一行不懂哪一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您别整日闷在东宫,多出来走走才能开眼界。”

    听左光如此挑衅无礼,张政和指着左光气的说不出来话,你你你好半天。

    见恩师气极,萧钧之脸沉了沉,开口道,“孤有一句话说与左大人听,居安思危,临渊止步。一个人生死存亡可能取决于某一天的抉择,而国家的安危也可能决定于某一天颁布的政策,莫要曲解圣意,再重蹈大周覆辙。”

    这话简直就是在直说你们这些人就是在乱搞,迟早要把大昭搞乱。

    听闻此言,萧越脸陡然沉下,眉宇间隐隐升起寒意,阶下众人顿时噤若寒蝉。

    这底下人心怀各异,暗流涌动,他如何不知道?太子最近频频被弹劾,他又如何不知这些人心思?

    看着阶下神色各异的众人,萧越道,“形式决定任务,认识决定行动。科学的研判形势是正确制定路线的基础。你们分歧如此大,是朕从未想到的。”若有所思了片刻,萧越接着道,“楚大人,你怎么看?”

    楚南安一直冷眼旁观众人吵的火热,他向来明哲保身,铁了心不掺和这两方。

    见圣上点名,楚南安不得不出列,心头压了一片阴云。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