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实习,转正,努力工作,晋升。这个过程,是极度漫长的,特别对于我这个单身狗来说。可是,现在却用这几词就囊括了。
那时,我无助迷茫的时候,有时间的时候,我就总是琐碎地写下一些事,一些人,以及一些故事。没有什么因果关系,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可是正是这些琐粹的文字,把我最后崩溃的那根线一直后移,甚至移出了我的视线范围外。
遇见董先生后,我忘记了写字这件事。有一天打扫房间的时候,看着这些静静躺了很久的文字,累积了那么厚厚的一叠。我随手翻看了几页,然后董先生,我自己,很多很多的人物都一起涌现了。而那些文字也好像跟着一起排列起来,成为了故事。
文字与心情,有了人物的真实投射,就像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日日抠门,叫我把这样的故事写下。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故事,给成长路上的每一个人,还有我自己。
故事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是踽踽独行成长起来的,但是终究都会遇见那个一起携手余生的人。夏知景,是我最想成为的人,于是我给了她杨今宇。许见如,是几乎每个女生成长过程中都会遇见的,明处或暗处,总有那位不为人知的少年。他是让夏知景认清楚自己的开端之一,不管人生还是爱情。
还有,成长最开始的大姐姐,钟熠。我一直认为女生的成长,一定是从仰慕某位大姐姐开始的。
夏知景的25岁夏天,是以死亡开端的。那份死亡,来自她仰慕的大姐姐。然后平淡无常的生活,开始脱离了轨道。经历的一件件事,好像就是被故意堆放的,迟来的成长代价,和奖励?
死亡,疼痛,孤独,荒唐,甚至迟来的青春和爱情。
就仅仅在一个夏天里,被全部奉上。好像是神明的恶作剧一场,又好像是神明给她平淡25年光阴的补偿。就像积攒五福卡那样,突然蹦出了一张花花卡,可是到底是不是空欢喜一场就不得而知了。
夏知景只知道,死亡,是投下的第一颗人生炸弹。
然后,她期望的庸常生活,开始有了伺机生长的野草。野草瞄准了时机,然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满山遍野。
后来,杨今宇举起了火把投入这片荒原。天空亮了,天空被焚燎得通红。
过后,灰烬肥沃了土地,当然就是不负众望的万物生长咯!
这是一个落进俗套的故事。但是杨大碗说,所有的惊心动魄,最后必定归于凡尘,才有落地开花的可能。
其实,我还是不太了解这句话。或许得等到我跟杨大碗一样年龄,我才可以真的懂得。
夏知景,既幸运也不幸。其实,她跟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只是因为她是被挑中的女主角,于是幸运就显得远远大于不幸了。我能写到的,关于夏知景的故事,也只是片面的,只是夏知景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我相信,当你看完整个故事,夏知景会立体完整起来,因为缺少的部分,你多多少少会以你的经历填补上一部分,对吗?
我是第一个读者,我十分羡慕夏知景。因为她本来就是我自己人生遗憾的另一种补偿方式,我极其偏袒地给了她,我所有渴望的一切。
当然,她也跟我们一样,一样要面对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一切。痛苦的,孤独的,无能为力的。但是她确实是比我们幸运得太多。不管是优渥的成长环境给了她不争不抢,不卑不亢的性子,还是后面人生境遇里,一个接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人。
而这些当然很有可能都是你我羡慕不来的(当然,我也相信现实里也有这样少数幸运的人。)。不管是稚嫩的梨涡少年许见如,还是人生克星杨今宇,抑或是可爱老头杨大碗,甚至是调皮鬼五儿。都是我们曾经或多或少期待拥有的,或许依旧期待着的。
这便是这个故事存在的意义,保有期待地活着,总是容易些。
我不是夏知景,但是我也应该期待生活。我不是那样幸运的人。我的18岁,没有少年许见如。25岁,也没有拉我出泥潭的杨今宇。更没有可爱的老头杨大碗对我讲述他八十多年的故事和一切琐碎的生活真相。
你或许会疑问,那董先生呢?
董先生确实是杨今宇的原型,但是一进入到故事里,便绝对是被优化和升级的。杨今宇只属于夏知景,并不是我的董先生。
首先,董先生并不会像杨今宇那样,会完美接住每一个被夏知景恶改过的故事。于是那份甜甜的回味在生活里并不是常有的。他并不会说出,“我吃木心先生的醋。”这样的话。他只会说,“木心先生,谁啊!”。
于是这样的一份期待与遗憾,我只能在故事里偷偷享有了。
还有,两个人真实生活里的磕磕碰碰并没有被涉及到故事里。因为故事是需要接近纯粹的完美,空缺没有提及的真相,便成就了这样一份完美,也给看故事的人留下了必要的想象空间,那便是我们的生活。
会羡慕,会遗憾,也会期待。实现期待的,往往是故事。
正是这样一份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渴望着在另一个世界里,把这一切都真实地拥有。夏知景是故事里的夏知景,而我是可以自作多情地在故事里,扮演起夏知景的平凡的我。我可以当一回夏知景,你也可以。
夏知景的喜怒和哀乐,不幸与幸运,我都偷偷享有。
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人生的主角。
这样的想法,被董先生大胆地嘲弄了一番。我就来气了,我把故事男主角名字设定光环,大大方方地扣在他身上,他还对我的少女怀春心思趾高气昂的,真想骂一句他奶奶灰的。
董先生说,“不必做主角,主角要承受太多。做微光就好,忽明忽暗,怡然自得,偶尔不经意却又像是注定了的那样,照进过路人的成长阴影里。”
他停顿了一会,揉了揉我的头发,接着说,“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微光,也只能是微光。可是,微光也总是照亮不经意路过的人啊!”
你看,这就是真实生活里我们遇见的董先生。他并不能准确地抓住你想要的是什么,他也不愿意去猜。我只是羡慕夏知景后半部分拥有的幸运故事,或者往小的方面说,那份小情小爱,杨今宇对夏知景每一个小故事的全盘心领意会。而董先生看到的是整个故事的表达,他看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