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化成鲸鱼歌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毕业论文与毕业十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年前,我大四,作为即将离开校园的老生,却比一个初到这座校园的新生多出好几倍的迷茫甚至无助,同时也丧失了大一时那份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

    开学那会,看见一波又一波的新生,仰着头,叽叽喳喳的。真的让人有点厌恶,他们身上那股劲儿和期待,真的很傻,甚至愚蠢极了。

    其实,我真正厌恶的只是这三年来的自己。

    人怎么可以厌恶自己呢?所以我必须转移对象,从外部寻找猎物来代替,我要厌恶那些我看不惯的人。

    我当时并不能意识到这一层的心理暗面。大部分的人在无助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反应,有时真的并不是他们嫉妒心太强,看不得别人美好幸福。只是,在那种情况下,这可以算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一旦涉入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放弃的泥潭,能挣扎着活下来的能有几个?能拉的手又在哪里?其实,往往连绳索都没有。

    而28岁的我,就是因为丧失这样带点暗面的本能,所以才会处在崩溃的边缘上。我也知道,那位自杀的高管也是这样,年纪与见识,会克制掉这种原始的心理暗面。

    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可以抹灭它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本质。只是,只有承认这样的心理暗面,我们才可以知道把光打向那里,寻找更强大的解救办法。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必经的。

    那些阳光下仰着的头,不久后,也会走着我们走过的这条路的,毫无例外。

    该消磨殆尽的,都不会被放过的。而幸存的,又能有几个呢?

    想想挺荒唐挺残酷的,也就短短三年的时间而已,怎么就把我这个天真单纯的少女折磨成这副厌世且有点阴暗的鬼样。

    彷徨,无助,甚至恐惧,都在不必躲藏,光明正大地野蛮生长。

    上海的冬天,总是阴湿得很,连续十几天的细雨是常态,偶尔来点雨夹雪。就像喝腻了青岛,来点百威。

    这样的天气,为那样的野蛮成长加油助威。你还想阳光地活着,省省吧!就算是乐观且没心没肺的小屁孩也做不到啊!更何况我只是一个苦逼的外地毕业生,能不能顺利毕业找到工作是一个难题。而去留,才是最大的择决问题。

    现在回想,很庆幸那时的我可以是麻木但不至于颓废地活着。我真心觉得,这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在那样的处境和年纪里。当然也只是因为我本性懒惰,对于真正有所追求的人,这是致命的。

    我私自认为,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也必须这样的。在必要的时候,不应该逼自己太紧,放低一下对自己的要求,才可以舒适点,心安理得地活着,顺利地活着。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同级的人,有因为各种压力堆积在一起而自杀的,或者好一点的,休学。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一件事,对吧?听多了以后,甚至开始对这样的事情觉得麻木,只有还是难免会觉得可惜了。

    其实当时最深的体会,是人言可畏。

    那时还没有“玻璃心”这个词。但是,听遍了各种对于自杀脆弱的责备,以及各种人后不堪入耳的原因揣测后,你会就觉得,“玻璃心”其实挺有人情味的。只是有一颗像玻璃易碎的心而已,而不是各种被揣测且毫无根据的肮脏自杀理由。

    那时,我第一次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人类最残酷的地方,往往是在面对别人死亡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鄙夷。那份鄙夷的背后,是深度的讪笑,似乎在说,“真是愚蠢至极,活着多好啊!”。

    这样的话,好像表现了说话者在面对生活艰难时的强大,其实,只不过展示他们对于生活艰难的无知和本性的冷酷而已。

    所以我真的觉得,有时候,这样麻木甚至颓废的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只是本能里原始的求生欲而已。

    给自己一个心安理得活着的理由,或者说借口也没有错。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面对这个世界,加之我们本身是弱小的。所以,先追求顺利地活着,再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或者是最好的做法。甚至只追求做一个碌碌无为,庸常的人,也没有错,并不该被世俗推崇的价值观绑架。

    看似相似的生活,真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的感受和背后的欣喜是不同的。

    当然,这也绝对不应当是弱者的借口,它应当只是一个对自己有所要求的成年人的站台。虽然每个人选择的目的地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小憩的站台。

    到站,停车,再出发。仅此而已。

    其实,本质上,每个人都是有办法理解那个选择自杀的人的。

    我当时拿到毕业论文议题的时候,我无助到只能去源头思考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样问题,也困扰了那个自杀的人。

    我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年在接受教育这件事上,而我到头来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教育?

    无解。

    没有谁告诉我为什么,而我也不曾去找理由。

    反正一直被告知,这就是好的,这就是对的,这就是我这个年纪应该做的。

    这样的说法,耳熟且横街霸道,不是吗?

    我那时觉得,我是一下子就被推到社会人的路口上的,莫名其妙地很。我还来不及看清发生了什么,就被粉妆上阵了。站在打满灯光的舞台上,台下闹哄哄,而台上连个主持人也没有。

    能怎么办呢?硬着头皮上呗!

    在冬瓜上画上几根必要的黑粗线,就是西瓜。没有谁会有空去扒开本质看看的。

    论文的议题,它第一次见我,我也第一次见它。谁也不认识谁,挺好的,免除了尴尬。就像两个不情愿的相亲对象,最好一拍两散,皆大欢喜。

    可是,我不是。

    我是那个一定得拿到结婚证,然后完成父母寄予厚望的庸俗子女。

    把论文选题的每一个字单独拿出,都是我的老朋友。可是,放在一起真的只是一个我不认识的怪物,面目狰狞,且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三年,我真的可以摸着良心对天发誓,我一次课也没有逃过,每节课我也认真做笔记。可是为什么到头来,我却对论文选题连一知半解也说不上。

    我现在终于懂得,错就错在,我一直处在被动的位子上,给什么我就拿什么,我却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