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药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六章 归来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暾欲谷与元珍也认为是一个机会。     也想过孔正方使诈,然而全部随着否决。若是唐朝皇帝还活在世间,没有这个必要。现在唐朝民声鼎沸,只要他率领青海大军东下,定会所向披靡,何必多此一举?     手序多了,破绽也就多了,画蛇添足,也就是这个道理o     再说这个皇帝对百姓似乎很不错,一旦自己南侵,会使唐朝许多百姓遭秧,不符合这个皇帝的性格。     但几人忽视了两条,一个是李威不想开一个坏头,特别是打内战的坏头。第二个不想在人们心中留下一个以兵伐母的印象。     只要突厥一出兵,朝廷亢将可用,必然会派出程务挺与张虔勖。那么用计在塞外将二人生擒活捉,再调动青海与西域几十万大军,形成一种压迫之势。纵然关内有驻兵,也不敢对自己进行阻挡。     避免了打内战,不打内战,老百姓就不会认为自己是以兵伐母。     一个母亲大义,让他绞尽脑汁。     这番苦心,也许武则天都从来没有考虑过,况且这三个塞外的胡人。纵然三人都是人中豪杰,再想,也想不到这上面。想不出来,只能乖乖地相信。     还有一点也让他们误解,若李威活在人世间,当时徐敬业起兵反武时,全国震动,那时候就应该出现了。何必要等到今天?     感觉是大好的时机,于是立即征召了二十万精兵,打着复唐反武的大旗,浩浩荡荡向关内出发。     武则天一听,差一点气得要喷血。都是一群什么人啊,猫啊狗的,都能反对我,复大唐。再反武复唐,也摊不到你们这群突厥的暴贼啊。     不过也知道突厥此次来势汹汹·势在必得,否则都不会出动二十万大军。     恐怕突厥几乎一小半以上的壮丁,都让这几个叛贼征入军队之中。仅靠河北河东北方数州县十万左右的驻军,是抵挡不了的。     于是想到了程务挺与张虔勖。     没有其他的原因,无将可用。只有这两人好使一点。还有一个目的,自己将权利抓得紧·裴炎很不快。当初自己让程务挺与张虔勖为左右羽林军大将军,对自己有利。实质他们不是替自己拱卫洛阳安全,而是替裴炎拱卫洛阳安全。张虔勖稍好一点,程务挺几乎等于与裴炎同穿一条裤子。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时不同,势也不同。     这两人执掌着羽林军,今天却让自己如鲠在喉。乘机将他们调离洛阳,自己也会放心一些。     她又不放心将几十万大军交给这两人。     于是下了一道诏书·发二十万大军征讨突厥。又令李孝逸为单于道行军元帅,程务挺为单于道行军长史副总管,张虔勖为行军司马。就这样了,还觉得不放心,又让亲信中郎将淳于处平执掌粮草辎重。将粮草辎重看住·也等于扼守着二十万大军的咽喉。     四人领旨离开,但武则天心中还憋着一股怒气,连摔了几个大花瓶子。     军情紧急,不容得慢慢征召士兵了,四人先行率领几万军队离开洛阳。     二月也到来了。     内忧外急,压抑了武则天很久,终于听到一些好消息。     刘仁轨在长安病死。     这是朝中资历最深的老臣,又是一直坚决反对自己的大臣·可因为他的资历与声望·武则天还不得不想方设法拉拢。刘仁轨病死,去了武则天最大的一块心病。     不过只能在心中偷偷乐·下诏追赠,又为之缀朝三日,西京官员全部前去吊唁。     接着又迎来第二条好消息,去往岭西的刘公公发回来的。此去,刘公公带了几十名内侍,为了保持联系,让武则天得到最新的情报,每到一处,都将情况写了奏折,派几名内侍返回·将消息通禀。     这份奏折是到了德黑兰写下来的,然后让内侍马不停蹄赶回洛阳。一路赶得急,居然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奇迹般地赶到洛阳。上面写了,我在德黑兰王方翼处没有看到皇上,王方翼让我去契明处,可依奴婢看,全部是推辞之言。一路行来,不断地向人询问,包括向波斯王子泥涅师也问过,都没有人看到过皇帝的踪影。     言外之意,李威是身遭不测了。但作为一个太监,不敢将它写出来。况且还有最后一站,没有走完。     武则天也早忘记儿子的安危,将诸相喊来,大约说了一下。     然后道;“青海西域诸将胆大包天,置我儿于险地,又向朝廷隐瞒。我儿大约是回不来了,可是国家不能无主。都过了一年多时间,看看这个国家乱成什么样子。哀家苦苦等我儿回来,然外界是怎么认为的,居然认为哀家揽权。如今之计,只能早立皇太子为国家新君,使国家走上正轻。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因为李威还在外面,不象扶持一个皇太子·以备万一,就是武则天也不得不将诸相召齐,一道商议。     武则天话音刚了,狄仁杰就说道;“太后不可,没有准确的消息回馈过来,就不能扶立新君,非是皇太子,帝君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若是陛下返回,国家有二君相处,国再无宁日矣。”     太后这一招狠哪。     让相王这个软货为皇帝,还不等于是她在做皇帝?而且一旦皇上返回,已经立了新君,先帝遗诏又让太后决策军国大权,皇帝失去了最大的一颗棋子。局面要有多被动,就有多被动。     “狄卿,你是何意思,有没有看到哀家为了等我儿回来·这一年多受的委屈?”     若真是那样,关中各关卡的驻兵,你老人家又作何解释?     可就有胆量抬杠,也抬不赢。武则天能说当初是为了拱卫太上皇的安全。先帝驾崩,关卡士卒可以撤下来。然而皇上下落不明,青海又驻扎了许多军队,我能不能将将士撤退下来?     也没有那个胆量辨,狄仁杰只好说道;“太后,反正刘内侍已岭西·仅剩下最后一站,顶多三四个月时间,消息就能反馈回来,何必急于这三四个月?”     话是这么说,可武则天直觉告诉她,很不安·别看这三四个月时间,也许云彩就会变成雨滴,沧海就会变成桑田。于是问裴炎;“裴卿,你意下如何?”     裴炎心中冷哼,需要我时问我,不需要我时,咄咄逼人。当我傻啊,装着傻说道;“启禀太后,臣也认为狄相公言之有理。”     裴炎都发话了·而且万一皇帝活在人世间,自己这几人匆匆忙忙地立了一个新君,后果不堪设想。几个宰相有的附和,有的表示缄默,只有武承嗣上窜下跳。但若不看在武则天的面子上·谁又将他当作一回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