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药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六章 归来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其实不是不附和武则天,关系太大,包括骞味道想拍武则天的马屁,都不敢吭声。     诸相不同意,武则天只好作罢,但对这些宰相们十分失望。第二天将裴炎召了进来,说道;“裴卿,西京刘仁轨薨·无人留守·哀家很不放心,就将它托负给你了。”     托负给裴炎武则天十分放心。     长安是李唐的老巢·刘仁轨又是忠贞的保皇派,很得关中将士官吏与士族之心。离青海也很近,因此武则天一直很忌惮。至于裴炎嘛,他去了长安,是真正养老去的。     裴炎两眼茫茫,头脑一晕,差一点载倒于地。心里想到,这就是我苦心经营换来的?可是程务挺与张虔勖率兵去了塞外,自己只有一个空架子。只好咬着牙说道;“臣奉旨。”     终于摘去了裴炎的大权。不过考虑到儿子生死不明,没有将裴炎置于死地。     处理了裴炎,又将郭待举贬为安州刺史。这是裴炎的不二死党,必须处理的。附和的李景谌罢为司宾少卿,沈君谅与崔也因为没有表示支持,罢相,保留原职。     又以鸾台侍郎韦方质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另一个对她忠心耿耿的大臣王德真,隐忍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将他提拨出来,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接着又以冬宫侍郎苏良嗣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朱敬则找到了狄仁杰,私下抱怨道;“我从来没有见过国家如此动荡过。”     “朱少卿,不这样频繁调动,相权怎么向太后手中转移?”     “那么为什么她对你··…··”     狄仁杰没有作声。     若真将自己贬出朝堂,反而是幸事,但太后不会让自己如愿的。原来有刘仁轨,有青海诸将,然而陛下消息瞒得紧,东宫诸女与自己都不知道,青海将士更不知道。熬了很长时间,许多将士产生了动摇,黑齿常之数次镇压才将不满压制下去。这个问题不大,皇帝会控制着。可太后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会认为青海妨害越来越小,刘仁轨又死了。自己不听她的话,数次拂她的意旨,要对自己动手了。     还没有动手。又提了两名宰相,一个是韦待价,这小子在青海让老百姓比成了妇人,因为对武则天忠心,反而屡屡升迁,让武则天提拨为天宫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另一个人出忽人意料,提拨裴居道为秋官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不过狄仁杰倒明白武则天的用心。要对自己动手,又怕百姓说话。于是提拨了裴居道,他是皇后的父亲,真正的保皇派大臣。哀家要杀狄仁杰,不是看皇帝亲信不顺眼,而是就事论事。将大家的嘴巴堵上。但事实呢?裴居道虽然身为国丈,因为才能有限,对武则天根本构成不了危胁。     几天后,大事再次发生。     周兴上书弹劾狄仁杰为大理丞时,多次指使市井游侠,草管人命。     一半是事实,当时狄仁杰借李治下诏清查坊间谣传源自何处时,为李威布局。趁机收纳了许多市井游侠,为了整合,是出了几条人命案,不过这些人说侠客是尊重他,实际上全部是混混地痞流氓无赖。也没有人将他们当作一回事。     并且这次整合后,又拿出一批钱让他们谋生,这些人也认为自己是皇帝的人,开始改恶向善,反而做了一件好事。     真说起来,周兴也参与其中。没有想到他将此事拿出来,倒打一耙。     书上,人命大案,武则天很“重视”,随即下诏,让武承嗣、骞味道与周兴三堂会审。     狄仁杰审了一辈子犯人,自己到头来却沦为了阶下囚。     武承嗣让衙役将狄仁杰带上来,很是得意,没有想到这个眼中钉居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一拍惊堂木,说道;“大胆人犯·还不给本官跪下。”     “武相公,你受不受得起?”     周兴想要插嘴,武承嗣手一挥,将他拦下来,慢慢来,不急,又问道;“周侍郎指责你授人谋命,可否确凿?”     看你怎么回答?就算你将那群人拿出来做挡箭牌,可再问你知道不知道此事?既然知道,身为大理寺丞,知法犯法,又该当何罪?     来公堂的时候,一套一套准备好了束的。     谁知道狄仁杰根本就没有回答,道;“想杀就杀,何必罗嗦。”     周兴喝道;“来人哪。”     让衙役将他那套宝贝搬过来,饶是你钢筋铁骨,我也有本事让你招供。     武承嗣又挥了挥手,道;“周侍郎,不得这样,狄仁杰好歹也是国家宰相,昔日陛下的首席幕僚,只要他肯招供,免去他刑狱之苦吧。”     “喏。”     “狄仁杰,承认#吧,本宜会在太后面前,替你求求情。”     狄仁杰冷笑一声;“狄某不招,又会如何?是不是会将这些酷刑加于狄某身上?别忘记了,陛下未必没有生机。若是他回来,听闻你们用酷刑施回狄某,让狄冤打屈招,将狄某处死。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将这些酷刑十倍加罚于你们身上?”(未完待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