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茅山九龙秘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洞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玄死后,陶潜就变成了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结庐在人境的五柳先生,此后的种种,你应该比我清楚的多,大文学家。”金萌的声音,轻轻的在文扬的耳边流淌着,金萌的声音,每次听到文扬的耳中,都仿佛流淌的清音一般,让文扬深深的痴迷。甚至不分场合的,陶醉了起来。

    “宝贝,你说的太对了,恩恩就是这样……”文扬的口中,不断呢喃出一些不知所谓的词语敷衍着金萌,其实心思,早就不在了她说话的内容上。

    “那你说,咱俩就这么分手,以后谁也不理谁了,怎么样。”金萌不动声色,完全没有改变语气,依然是那种轻柔似水的语气,仿佛在文扬耳边的一缕春风。

    “恩,宝贝你说的太对了,就这样吧,恩,没错,我怎么没想到。那咱就分……不对,你说的都是什么啊。”顺嘴答应了金萌分手请求的,文扬总算是及时的缓过神来,还没有看清,就感觉一股极大的力道,朝着自己的胸口袭来,文扬一个粹不及防,直接飞出了七八米。

    “哎呦喂,媳妇你还真踹啊……”文扬煎熬着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这金萌虽然看着是个温柔似水的晴格格,但从小也是习文修武,更经过外公点播道术打通任督二脉中的督脉的人,恐怖的时候,自然是能瞬间化身为白飞飞的…。

    笑嘻嘻的看着飞出去的文扬,金萌充满了成就感,也不等文扬起身,金萌转身朝着另外的一个方向走去:“哼,既然你说了不要我了,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数,以后别理我。”金萌轻声娇嗔。

    “哎哎哎~~您了倒是慢点啊……”文扬尴尬的匆匆追了过去。

    突然金萌停在了半路,文扬心知金萌是不舍得再逗她了,过去一把紧紧搂住金萌的纤腰,在她耳边轻声的说着:“宝贝,不许这样,真淘气,你要是再敢这样,看我不捏你的~~”说这,文扬的两个手就不老实的朝着金萌的脸捏去,金萌的皮肤很好,有些肉的双颊,一直是文扬喜欢捏的地方,这次金萌出乎意料的没有再重复她“法令纹”的那套,只是轻轻的对文扬说道:“笨蛋,你看前面。”

    顺着金萌的眼神朝前望去,前方极远处,大概一二百米,有一个模糊的人影,稍微有一些古铜色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运动的马尾辫,阿迪运动鞋,一身舒适的标志性的牛仔裤,那不是前几天出现的神秘的刘欣是谁?

    顾不上说别的,文扬拽着金萌的手就往前跑,大概距离刘欣还有二十多米的地方,眼看就要到了,这刘欣去抬头朝着文扬微微一笑,这种笑容文扬太熟悉了,,每当刘欣在要欺负人,或者要用心机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出现这种笑容,而每次,对对象毫无戒心的文扬,几乎百分之百会上刘欣的当,所以当文扬看到这个笑容的时候,心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坏了,这次又上当了。”

    刚刚想到这一点,文扬下意识的要收住脚,结果脚下一空,带着金萌重重的摔了下去。

    原来,这是个陷阱。

    啊啊啊啊啊………………啪~~~长长的一段呐喊之后,文扬和金萌终于着陆了,望了望周围的环境,文扬轻轻笑了一声,并没有想象中的惊慌,问了问金萌,得知金萌也没有事之后,并没有着急探险,只是轻轻的问金萌:“刚刚你讲的那个陶渊明的故事,还有续集么……”

    金萌点点头,很茫然的望着文扬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么问,但是她一向对自己的男人极其有信心,当下也不怀疑其他,揉揉酸痛的身体,轻轻的开口讲到。

    陶渊明原藉鄱阳人,西晋平吴之后,迁徒到庐江的寻阳(时治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后来由于曾祖陶侃在平定杜韬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封为柴桑县候,食邑四千户,于是将家迁到了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从此陶氏世代居此,享名远近。陶氏旧宅,在柴桑城西五里之处,地名上京里。这里背山面水,土地肥沃,环境优雅。据说陶侃自鄱阳迁居,移址建宅之时,曾延请术士相地。术士绕寻阳一周,最后选定上京里,说这里得山水秀美之气,日后当出贵人。当时,陶侃一心忙于政事,也没有大兴土木,仅建了平房二十几间,此后,陶侃戎马倥偬,很少回乡,他的诸子大多追求荣华富贵,不满这里荒僻简陋,陶氏旧宅一直没有重建和修茸,直到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回乡隐居,才使旧宅重显荣光。

    陶宅正门的东侧大约十丈以外是一个有着数亩水面的大池塘,池塘靠近住宅的一边有一棵青松和五棵合抱的倒垂杨柳,前方则是一片平整的农田。这五棵垂柳本为渊明父亲陶敏年轻时所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长得枝繁叶茂,浓荫蔽地。每到仲春时节,柳叶新吐,鲜嫩翠绿,镶嵌在柔软细长的枝条上,倒垂于水面,随风荡漾,划出层层涟漪。密叶繁条丛中,黄雀、翠鸟的鸣叫,婉转悦耳。陶渊明从第一次投军未成,从广陵回到上京里后,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可他仍然没有找到出仕的机会,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在柳树下修整出七八丈见方的平地,安置了一张石桌,外加几张石凳,每每晨曦初出,斜阳将倾,他总爱在此闲坐,或观赏景致,或开卷读书,或即兴赋诗,或弹琴抒情。当时渊明有一好友名叫庞遵、字道之,住在上京里东南七八里处的南里,也是寻阳一带颇为著名的文士。渊明与他志趣相投,年龄又相近,因而常常互相往来,或喝酒清谈、或议论时事、或探讨玄言哲理、或弹丝品竹、赋诗作文。一天庞遵来访,命人将酒食挑到五柳树下,渊明说:“道之兄!今日就在这棵柳树下痛饮一番为何?”庞遵答:“好极了,在柳树下开怀畅饮,天地人融为一体,抛掉一切烦恼,可作人生快意之举。兄简直可以称为‘五柳先生’了”。渊明心中为之一振,兴奋地说:“就是它,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接着提笔饱蘸浓墨,写下了“五柳先生传”。从此渊明就自号“五柳先生”。

    东园菊圃始建于渊明前妻陈氏逝世之后。渊明的前妻陈氏,知书达礼,温柔贤淑,而且肤色白皙,面貌姣美。他与渊明结婚六年,育有四子(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由于生育过密,加之平日操劳过度,身体虚弱不堪,在一个灾荒之年的暮秋季节,香消玉殒,魂归天国。陈氏的早逝,对于中年丧妻的陶渊明来说,悲痛得几乎难以自制,他含泪作了一篇《闲情赋》,表达了他对爱妻的一片真情。作完这篇“闲情赋”之后,他迈着沉重的步履,漫无目的地来到东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