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年帝国的兴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7)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候,苏军曾一度冲进德军阵地的战壕内,与德军展开白刃战。结果在付出数百人的代价后又被德军赶了出去。整整一天,阵地上MG42的响声没有停过。滚烫的枪管被扔得满地都是。橙黄sè弹壳几乎填满了整个战壕。

    5月19rì,苏军依然寸步未进,寸土未得。猛烈的炮击没能击碎德军抵抗的决心,IL-2的空中攻击在Ta152与Bf109的攻击下终于被遏止住了。只靠步兵的苏军没能在德军机枪封锁下前进一步。

    5月19rì黄昏,一名苏军士官举着白旗来德军阵地交涉,希望德军能允许他们救助伤者,同时将阵亡者的尸体运回去。双方短暂交涉后,德军同意了苏军的请求。不过明令苏军不准接近距离阵地200米处,在这片区域的苏军伤员与尸体将有德军负责收拢后交给苏军。

    负责进攻的苏军士兵在德军挖出的战壕内见到对面德军负责的区域内,一名身穿神职人员长袍的德国男子左手捧着圣经,又手握着十字架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走动着。每进过一具苏军尸体旁,他都会先亲吻手中的十字架,再弯腰将十字架贴在尸体上。嘴中念叨一番后,跟在他后面的德军士兵才会开始收拾那具尸体。

    哈尼亚高地上的战斗终于走向平衡,只是苦了德军的后勤补给队。尽管早就在拉脱维亚囤积了大量物资,可要将这些物资送上哈尼亚高地,德军后勤部队靠卡车,靠军马,甚至靠两条腿往返于高地与后方城市。整条公路都快被德军运输队占据了。

    见哈尼亚高地上的战斗终于稳定下来,布劳希奇终于有时间将战况送交给在前线的任海济了。当然在他的报告中不可能提到在防线上的德军士兵整排,整连甚至是整营消失的报告。在短短4天的战斗中,第18集团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哈尼亚高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沾满了交战双方的鲜血。

    负责防守哈尼亚高地西侧丛林的第18集团军士兵的处境与高地上的同胞相差无几。虽然躲在丛林中的他们不用担心来自空中的袭击。不过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苏军第一近卫坦克师的冲击。

    与德国“武装党卫军”这个称号不同,能得到“近卫军”这个称号的苏军部队没有一支是普通角sè。

    “武装党卫军”鱼龙混杂,部队素质参差不齐。能算上“王牌”的数来数去也就那几支。

    但苏军的“近卫军”这个称号是一种集体荣耀。只有作战表现英勇的苏军部队才能得到。它代表着对获得这个称号部队战绩的肯定,也证明这支部队的英勇。它是一种荣耀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近卫军能得到优先补给,武器装备也比同级部队要多。在武器更新时,近卫军也是第一考虑对象。当然在前线战况危机时,他们也是第一支调动至前线的部队。硬要说的话,在德国也只有“瓦露基利”的地位与苏联的“近卫军”部队相同。

    换句话说,负责防守丛林地带的第18集团军士兵们将要面对的就是“瓦露基利”。嗯……可能在实力上会差上一点。不过在斗志与团队jīng神上绝对相差无几。还有什么比一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队伍更让人望而生畏的?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