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8)第(1/2)页
对于驻防在丛林中的德军士兵来说,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大片树林。树林不仅阻挡了苏军的轰炸机,同时也迫使苏军坦克部队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分开行动。对于没有车载电台的苏军坦克来说,这无疑增加了进攻难度。
没有空中支援,没有火炮支援,甚至连同一编队中的坦克都被迫分开。对于第一近卫坦克师中的坦克兵来说,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紧跟在各坦克后的步兵。当然他们的对手在处境上与他们相差无几。德军除了能运用地形优势外,唯一能用来对抗苏军坦克的就只有50mm反坦克炮。
在西侧哈尼亚高地战役打响的同时,第一近卫坦克师也在同一时间一头扎进了丛林中。双方一片混战,德军将部队化整为零,以连队为编制拖着50mm反坦克炮在丛林里四处游荡,借着灌木丛的掩护向着从自己面前经过的苏军坦克发起攻击。
截止至5月19rì,苏军损失各种坦克22辆,在德军并不成熟的游击战中被迫撤出丛林。与他们身边的第4集团军一样,未能突破德军防线。德军损失人员装备数目不详。很多躲在丛林中的德军连队在19rì没有向所属团部发回电报。德军指挥部唯一知道的是在19rì晚,丛林中依然浓烟滚滚,并不时伴随着明亮的闪光与小口径直shè炮的轰鸣声。
对于用了4天时间依然未能突破德军在边境线上的防御,伏罗希洛夫一边向爱沙尼亚增派援军,一边改变策略。第4集团军依然以哈尼亚高地为目标,这种战略要地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而第8集团军则放弃之前的全面突破战略,将战略重心向西移动。准备集中兵力后沿着交通网发达的海岸线突入拉脱维亚,随后从后方包围在边境线上的德军。
伏罗希洛夫认为德军肯定会在那些沿海城市上有重兵布防,但进攻的苏军可以得到来自后方的炮兵与来自空中的空军支援。进攻难度比让部队进入丛林要低些。
伏罗希洛夫敢这样在前线大规模调动兵力的原因来自于一份苏军最新的行动报告。这份来自于莫斯科的电报中带给伏罗希洛夫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西方方面军已经由斯摩棱斯克出发,向西与盘踞在奥尔沙陆桥的德国zhōng yāng集团军群正式交火。而加里宁方面军在重新向西挺进的同时,开始威胁那支深入苏联北方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最迟只需要2天时间,加里宁方面军就能与古德里安装甲集**手。
在伏罗希洛夫看来,德国人已经没有能动用的机动兵力了。德国人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停下脚步加强防御。等击退所有的苏军进攻部队后才能考虑部队调动这种事。因此西北方面军有足够的时间在德军眼皮底下调动部队,完成部队换防与调动。
第一近卫坦克师向西移动,他们与哈尼亚高地之间的空隙由后方新赶来的援军填补。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边境线上的苏军在大规模调动换防,可他们对面一向如狼似虎的德国人却一反常态,没有乘机发动进攻。而是待在自己的防区内一动不动静静看着,坐视大好战机从自己面前溜走。
德军的反常举动让伏罗希洛夫再次确认了自己之前的猜测。在多处同时遭到攻击后,德国人已经无暇顾及在拉脱维亚境内的军队了。否则他们不可能放弃这个攻击的好机会。
5月23rì,当完成换防后的第一近卫装甲师刚刚沿加里湾海岸线向南推进了6公里,伏罗希洛夫对整个战局的预测在短短4天后被彻底颠覆。
西方方面军为夺回奥尔沙陆桥控制权的军事行动遭到重大打击。西方方面军两个大钳——北面的第14集团军与南面的第30集团军纷纷受挫。
苏军想像41年的德军那样,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再度编织出一个巨大的包围网。南北两个方向上的集团军由普里皮亚特沼泽南北两边绕行,直接合围后方的明斯克。为此苏军甚至将手中所有的T34与BT系坦克全部配属给了这两个集团军,试图使用中、轻型坦克从泥泞的沼泽地带高速突破,杀德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苏军没想到的是,德军似乎早有准备。德国zhōng yāng集团军群的前线指挥官一反常态,将手中的装甲部队同样配属在奥尔沙两侧。而在奥尔沙陆桥迎接苏军重型坦克冲击的的则是他们化了6个月时间jīng心修筑的环环相扣的防御阵地。
德国zhōng yāng集团军群的前线指挥官不是别人,正是瓦尔特·莫德尔。
由于任海济对国防军的改革,德国那些集团军指挥官们获得了更多的zì yóu决定权。就和陆军统帅部在完成最高统帅部制定的战略目标前提下,拥有zì yóu决定权一样。集团军群中那些集团军的指挥官们在完成战略命令的前提下,在战术上他们同样拥有zì yóu决定权。而莫德尔率领的2个集团军负责奥尔沙第一道防线。
莫德尔深知奥尔沙陆桥虽然有一定的防御纵深,但地形过于狭窄。这种狭窄的地形不适合坦克行动,更何况坦克这种东西不是用来防守的,而是用来进攻。于是莫德尔命令装甲部队向奥尔沙陆桥南北两侧移动,随时准备反击。而zhōng yāng就交由步兵防守。
在莫德尔的指挥下,德军拼命修筑防御阵地。
每个阵地前方德军挖出个1.2米深,5米宽的环形反坦克战壕,挖出来的土全部堆在德军阵地一侧。每个阵地都配有一门50mm反坦克炮,一挺MG42机枪,一支反坦克步枪。每个阵地间相隔100米,前后相差150,第一排与第二排各阵地间成等边三角形分布。防御阵地更前方则是他们用于延缓苏军的前进速度而埋下的大量地雷。
莫德尔化了6个月时间jīng心修筑的防御阵地让进攻的苏军大感不适。
苏军用密集的火炮在雷区上清理出一条通道,随后以KV1/85为前锋向德军防御阵地发起冲锋。可没多久KV1/85便一头栽进反坦克战壕内。无论驾驶员如何倒转履带,这种重达近50吨的坦克都无法从反坦克壕沟内退出来。于是苏军坦克只能调转车头,试图从一旁绕开。苏军试图借助坦克高速冲锋,一举冲垮德军防线的计划被迫中止。就在苏军坦克调转车头的时候,防御阵地上的50mm反坦克与反坦克向着露出侧面的苏军坦克猛烈sh则向着坦克后的步兵吐出明亮的火舌。
围绕着奥尔沙陆桥的正面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