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兰也都与海军有关,所以他晋升元帅虽有少许争议,但还是有说服力的,阿拉斯加现在强大的海上力量就是保存甚至延伸阿拉斯加海外影响力的保证。
十二位元帅当中最后一位是第三方面军司令习正保,习正保是十二大元帅当中最年经的,要说资历,习正保自然也是十二个元帅当中资历最低的一个,许多新晋大将甚至上将的资历都比他高,不过他能晋升元帅,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虽然他在1919年还只是一名校官,六年前才成为上将,去年底才上位贝加尔军区司令,以这个资历来说,国防军当中确实有不少人比他的资历要高”但那些资历高的却没有他现在这样高的战功和职务。
习正保跟李明泽一样”看上去这一年鸿运当头,自大战开始不久,他就开始独立率军作战,先是带领装甲集群突袭卡拉干达,奠定了覆灭苏军东南方面军的基础,不久后接替蔡鳄担任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历经阿克莫拉大战,科克切塔夫大战,奔袭库斯塔奈,到连克车里雅宾斯克、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奥尔斯克、奥伦堡,最后叶卡捷琳堡大战,围歼西岸方面军,可以说这次对苏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几场战役,歼灭最多俘敌最多的几场战役,多是由第三方面军主导,最少也有他们参与。虽然其中少不了有其他将领的功劳”也有其他方面军部队的协同,但怎么说,这些辉煌的一次次胜利,与他这个方面军总指挥都大有关系,都足以证明他这个指挥官的能力。
若以这样的战功不能上位元帅,才真会让人不服气。
除了万众瞩目的十二元帅,这次新晋大将不像上一次只授予十人,比元帅还少。这次新晋大将达到了十五人,自然都是功勋卓著”声名显赫之辈。
这十五个大将分别祖文辉、布拉德范迪、顾项鹏、刘敬文、赫马克、蒋清税、司马文杰、韦哲元、谢苗诺夫、格拉德利夫曼、德迈尔、巴斯图尔克、方恕忠、范德维克、伍靖松。
列名首席的祖文辉跟李明泽一样,也曾是升迁较快的老资格上将,虽然在1919年时他只晋升中将,但1920年晋升为了上将,参加过攻占西伯利亚、远东的战役,也曾参加过第一次对苏战争”历任远东军区多个职务,直到参谋长和军区司令。这一次对苏战争,作为第二方面军中第一批渡河的部队”他这个方面军副总指挥带领第十四集团军参与过阿克莫拉、科克切塔夫等多个战役,从资历地位和功绩来看,成为大将当然没有问题,争议多是来自其排名。
排名第二的布拉德范迪”这个曾在克卢恩演习时进入叶枫法眼的小营长,眨眼二三十年过去”已经从小小的尉官登上了大将的宝座,做为装甲部队司令,这次阿拉斯加重装部队在各个战场逞威,与他自然也大有关系,且他后来加入第三方面军担任参谋长兼副总指挥,攻克鲁德内、库斯塔纳、铁路出口等,都有很出色的战绩,最后的叶卡捷琳堡大战,围歼西岸方面军也都有出色表现,这次晋升倒也不枉当年叶枫的一番刻意栽培了。
排名第三的顾项鹏这次晋升并且高居第三位,不得不说与叶枫解释的新标准大有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虽然顾项鹏本人指挥的大战非常少,但有一点贡献的确不可否认,做为阿拉斯加装甲部队第三任最高指挥官,他主持装甲部队(包括装甲师)的时间是最长的,长达十几年时间,可以说阿拉斯加装甲部队能有现在的辉煌,固然与托马森和范迪等人大有关系,但最关键的发展时期还在于顾项鹏任职的时候。
总休来说他与刘颂亭、冯可齐等人的情况极为相似。是老资格的大军区、联指级的指挥官(兵种司令等同大军区司令),这一点这次的十五个大将当中无人可比。所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光论资历,他也足以当得起大将军衔了。
排在顾项鹏之后的刘敬文是总参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年初还兼任了国防部长,光以这个身份来看,就可以肯定这次对苏战争,从作战计戈的制定与执行,肯定少不了他的功绩,战争进行的越顺利,计戈完成的越快越好,他的功劳就越大。晋升大将自然不存在什么争议。
不过排在刘敬文之后的赫马克的争议就比较大了,甚至可以说是这次所有的十二元帅、十五大将当中争议最多最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赫马克从军资历是高,但前半段是在加拿大自治领军队(加拿大降兵降将的服役期计算包括加拿大军队时期),加入阿拉斯加军队后更从没有担任过团以上部队的一线指挥官,而是一直担任参谋职务,甚至都不带长的,从团参谋到师参谋,直到师参谋时才当过参谋长,然后先后在第三集团军、河东、中南、贝加尔三大军区担任作战参谋,又直到贝加尔军区时才担任副参谋长”最后在去年成为军区参谋长,不久后又成为预备队司令部的参谋长,第四方面军组建,又成为方面军参谋长,光从他的履历来看,就像争议中形容最多的”一个从头到尾都一直是在纸上谈兵的将领。
他能晋升大将,所有人都知道主要是因为第四方面军在伊尔吉兹大战和横扫西哈萨克时的出色表现,但这个胜利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李明泽这个指挥官的功绩,即便这次大胜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堪称推动了整个对苏战争第一阶段的进程,赫马克籍此可以成为大将勉强说的过去,但他的排名却实在太高了一些。
不说其他人,就说排在他后面的蒋清瑰,赫马克还在加拿大军队服役时,出身炮兵的蒋清税已经高居阿拉斯加集团军级别的指挥官了”科雷马河战役时就是第六集团军副司令,论资历比赫马克还要高得多,1919年就晋升上将,只是后来运气不大好,攻占远东,击败日本后,他随第六集团军长镇日本、朝鲜和台湾等地,很少有发挥的机会了,后来更是调入炮兵部队筹办霍林斯克(位于湖南省)炮兵学院”担任霍林斯克炮兵学院院长近十年,最后调入国防大学担任副校长,直到三年前才升任炮兵部队司令。可以说不论蒋清接在阿拉斯加炮兵的发展和炮兵素质的培养上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光说资历职务、就算是顺位接替也足以当得起大将,且对比资历比他只是稍高一线的顾项鹏的排名,那蒋清税不说超过顾项鹏和刘敬文”但排在赫马克前面似乎没有问题。
当然表面看上去超过赫克马的不在少数,不只是蒋清税,排在赫马克后面的人似乎都不比赫马克的竞争力弱。
排蒋清极之后”列七位的司马文杰,资历也是高得吓人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