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终于成了明劲高手
待郑浩回到千家峒的时候,徐静川己经在那等着他了。原来徐静川这次去桃川,竟然办了退休手续,他决定就与郑浩在千家峒好好待几年。他在回到千家峒见到送回来的青蛟蛇骨与青蛟胆汁酒大为惊讶,与盘山商量着开出个泡酒的方子,又准备了百余斤斤新鲜出炉的高度米酒,将这些蛇骨清洗一番,泡入酒中。随后,将十余种珍贵的药材,与蛇骨一起分放入十个盛有十斤装米酒的酒坛中,将其密封埋入了千家峒祖祠的庭院中。
没想到当郑浩回到千家峒,当他将那?用整只青蛟胆丹泡出来的酒送到徐静川、盘山面前时,被其痛骂,用这么一点点酒来泡这么大的青蛟胆丹,真是暴殄天物。而徐静川与盘山看到伏龙子与火芝时,己经麻木了,心内只是泛起一个念头,是不是真有福缘天定之人?
这次徐静川与盘山、老何等几个人仔细琢磨了一个方子,准备了一个装五十斤酒的大酒坛,将郑浩那?蛇酒与火芝和另外一些珍贵药材一起泡入酒中。这次,这坛酒竟然被他们埋在盘山的院落里。
这次狩猎回来后,徐静川对郑浩的教导可谓是严上加严,他这次从桃川来千家峒,除了将中学的学习用书全带来了外,各类杂学也都准备了一份,好像是要用书将郑浩像喂填鸭一样填满。
时间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流逝,徐静川与郑浩己经在千家峒呆了两年多了,这两年里对于郑浩而言,时间就像女人的乳沟,挤挤总是有的。在徐静川的大力挤压下,功夫不负有心人,郑浩可说是将徐静川能教的都己经学会了。八卦、形意、太极的练法、打法都熟极如流,随时随地随心随手而出;走桩由走平桩改成走水缸,再与走水缸又改回走高低参差不齐的木桩。这么翻来覆去的折腾,可以说除了因为时间的问题,郑浩的功夫除了境界还没能悟通外,完全可说是得了徐静川的衣钵。学业上,现如今,这种社会背景下能像郑浩一样这么精通儒家经典的己是凤毛麟角了,而学校所谓的正规教肓课程,郑浩己经是快要将中学课程学完了,而且还熟练的掌握了英、法、日、德、俄五国外语。不知是吸了青蛟血,吃了火芝液的缘故还是怎的,如果不是脸上依然挂着的稚嫩,郑浩己经完全成了一个大小伙子,身高己经超过一米七了,徐静川有时想着郑浩:清秀俊朗的脸庞透出勃勃英气,身型看起来略为消瘦,但却蕴藏着虎豹般的力量,再加上满腹诗书,乐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说文武双全,风流倜傥是他的最佳写照。不过这小子眼含桃花,以后只怕情债不轻啊!
现在,郑浩练功完全不需要有人指点看护了。眼下,郑浩他一个人在练功场里操练着,徐静川与盘山两人施施然在峒子里散步,盘山若有所思:“静川了,郑浩来这千家峒快三年了吧?”
徐静川点了点头,“是啊,我七九年带他来的千家峒,没想到一转眼就要到八二年了!真是光阴似箭啊!”
盘山看了一眼徐静川:“你这个徒弟不得了啊,龙飞九天,指日可待,该让他出去闯一闯了!”
徐静川没有说话,眉宇间却流露出一点思虑。两人慢慢走向练功场。推开练功场的大门,正看见郑浩在八卦桩上打沙袋,八卦、形意诸般拳架轮番上阵,或拳或掌,形意的五拳:崩、劈、炮、钻、横;十二形: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八卦的八掌六十四式,抽、戳、砍三种手法使将出来,打得这几十个沙袋飞来荡去,成了一个跳动的立体蛛网,看起来就算飞鸟被困在里面也出不来了,而郑浩却在其间行若无事,身如游鱼戏水般闪避腾挪,有些实在避不开的沙袋则把它打了开去,仿佛周身长手一般,手,足,肩,头,背,胯,腰,肘,膝无处不可用来击打,这沙袋飞荡之势,看似迅猛无比,而郑浩在击打它时却稳如泰山,身法、手法没有一点散乱之感。徐静川与盘山没有出声,就在院门口看,看着郑浩千锤百炼而出的拳架子,徐静川心?十分欣慰,后继有人啊,得徒如此,夫复何求!徐静川知道郑浩前段日子里,己经开始领悟明劲,出手之际己经隐隐约约能打出了脆响了,只是这脆响还很轻微,而且不能上手就打出来,非得需先活动一番,调顺全身劲力后才能打出来。
郑浩在八卦桩上练了许久,蓦然一个闪身,退出了沙袋阵,猛的跳身蹦起来,腰腿发力,双臂一震,轻盈的踏上了旁边的水缸。飞快的在水缸沿上游走、演示着诸般拳架,就好像在平坦的地面走路一样稳当。只见郑浩双手左右开弓,身形转换间,双手或拳或掌,每一击都狠狠的将沙袋打的荡起老高。水缸里面的水随着他的每次击打荡漾起一圈圈有规律的波纹,可见郑浩此刻己能将他每一击的劲力都保持得很平均,己可将沙袋的反震力量由脚传递到水缸的水中,徐静川说郑浩此时可算是达到举重若轻的境界了,水缸里面的水虽然有规律的震荡,但还不能像徐静川演示时那样形成漩涡旋转。郑浩的手臂甩动之间,全身劲力鼓荡充盈,在缸沿上转得又平又稳,拳掌翻飞,既如随风摆柳,洒脱舒展;又如狂风扫叶,大开大阖;八卦掌的贼溜、形意拳的猛进猛打都显现了出来。不过今天郑浩的出手与以前有了明显的不同,每一下发力,每一次击打,都伴随着一声“啪”的脆响,这声脆响极为清晰响亮,徐静川与盘山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含着惊奇,难道郑浩己练至全身劲力通透,发力如一的明劲巅峰了?
原来,这段日子里郑浩在行圈走桩打沙袋时觉得己经没有什么难度了,突发奇想:“这要是在水缸沿上涂满茶油,这下上去打应该难得多吧?”这个念头一生,郑浩反复琢磨可行性,最后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试一试。说干就干,郑浩找到何猛牛,在他家弄了一小碗茶油,端到练功场,找来一块抹布仔细的将茶油涂抹在这几个水缸的缸沿上,直到几个水缸的缸沿已经滑不留手,苍蝇立在上面也要打拐杖才罢手。一双成天光着的脚,小心翼翼的踩了上去。
这一下,即算是经过徐静川精心雕琢,下盘扎得奇稳无比的郑浩也吃上了新苦头,淡忘了许多的从桩上摔下来的记忆又复活了。这水缸的缸沿涂上了茶油之后,无比滑溜,郑浩双脚才一踏上去,立刻就觉得身形摇晃,桩法不稳,这种感觉他己很久没有过了,单换掌、趟泥步的架子一摆开,才一换掌迈步,身形就剧烈晃动,脚底打滑,定不住桩,这一动,立刻砰的一声,从水缸上晃了下来。
不过郑浩此刻武功虽不敢说是穷功究理,却也登堂入室了。掉下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