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郑浩丝毫不乱,凌空一个死人提,稳稳站在地上。虽然掉了下来,却不见郑浩脸上有一点沮丧之意,相反还满心欣喜,略微调息了一下,这次郑浩跳上去的时候,双腿运劲达脚趾,双脚脚趾如鹰爪探出,死死的抠住水缸缸沿,而且绷紧大小腿肌肉,把稳重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话还真不白说,这几年走圈行桩锻炼出来的桩功腿法不是白练的,这油滑无比的水缸缸沿虽是极难行走,但郑浩慢慢走了几圈,却还是体会到了如何不打滑的决窍,行桩换掌,也能平稳的进行了,只是比平日里要凝重滞怠得多。这下郑浩兴致大增,小心翼翼地在水缸缸沿上走桩打拳,不过却没敢去打沙袋。
就这么走了两天,郑浩开始的时候,只要运劲调息稍不得法,身法不稳,就会掉下缸来,但是就这么慢慢走圈行桩,摔了十多次后,逐渐让郑浩弄明白了如何让劲力平稳的达到脚底,保持重心始终如一。于是在涂满茶油的水缸缸沿上,郑浩又可以像以前一样行功换掌了,八卦、形意诸般拳架打起来,和没涂茶油时没有什么两样了。
但郑浩却深知自己功行未满,要能像平常一样打沙袋才可以说效果圆满。郑浩一拳崩出,虽把沙袋打得老高,但是反震的力道也将郑浩震得脚步一滑,郑浩连忙换劲移步想保持身体平衡,但身形一晃就撞上了另外的沙袋,于是又连忙行桩换掌,将沙袋打开,却又被力道反震身形不稳,这么反反复复中,郑浩再也不像往日打沙袋时如同闲庭信步一样潇洒了,显得手忙脚乱,狼狈不堪,终于被一个狠狠回荡的沙袋撞下了水缸。不过,虽是被撞下了水缸,但郑浩也能很好的卸劲避力,没有受伤。
在抹油的水缸缸沿上行桩打拳,这样的练拳方式连徐静川也没试过,也只有郑浩这种初生牛犊才想得出。这一下,郑浩又像回到了刚刚踏上八卦桩练拳时经常被沙袋撞中摔下木桩的情景,只不过落地时一般都能拿桩立住,只有极少时候会摔一跤。虽说这次没有徐静川、盘山在身边指点护持了,但是此刻的郑浩,练功差不多有五年了,内劲略有小成,身体可说己经长成,体能充沛强健,又兼对卸力避劲的法门了如指掌,虽说摔了不少跤,他的身体也没有受什么伤。所以即算徐静川目光如炬,也没有发觉郑浩所弄出来的新花样、新名堂。
一连半个月,郑浩例行公事般的过着。不过随着日子的推移,渐渐的,郑浩觉得自己的功夫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变化了,每次在?满茶油的水缸缸沿上走圈行桩,脚掌越来越没感受到滑溜,也能发力使劲打沙袋了,劲力可以在移形换掌之际随意调整,重新又可以始终保持重心平衡,现下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打沙袋的时候,被沙袋撞中掉下是越来越少了,身体的反应也越来越敏捷,八卦八掌六十四式、形意五拳十二形的各种打法身法又重新运用自如了。
到了这两天,,郑浩感觉自己在行桩走圈打沙袋的时候,身体上各个部位的关节,肌肉的劲都可以拧成一股了,一种劲力通透的感觉遍达全身上下。郑浩随徐静川练武多年,自然明白这是把劲理顺,练透时才会出现的情况,这已经可说是达到明劲中的上层境界了。
每次从水缸上下来脚踏实地时,都让郑浩觉得舒畅惬意,现下随意出手发力,都能将一声清越的脆响打出来。郑浩有点小得意,练了几年功,终于把劲练透了,终于可以将全身各处的劲拧成一股,终于能像师父一样随手发力打出脆响了,只不过这响声比起徐静川随手而发却响如鞭炮爆炸的声音还差得太多。
不过,徐静川、盘山两人看到此刻郑浩练武的情形却满心欢喜,要知道自然门这么多年来还没人能在郑浩这么小的年纪,练武这么短的情况下达到明劲上层巅峰。郑浩自小身上就挂着的天才之名还真不是吹牛!有个这样的徒弟,自然门这几十年的威名看样子不会沦落了。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