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的积极性,你还不领情。”
“今天是有点急躁。还不是因为你,一天老是担心时间不够,什么都要往前赶,我也被你影响了。”
“我可没赶时间。”
“是吗?你虽然没说,好些人可看出来了。星羽,桃源的事我们大家都有责任,你不要老把什么都背起来。而且有了桃源的教训,我们决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现在中华民主政府不是运行的很好吗?我看不会有强大的称王称帝的力量和呼声出现的。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则怎么样?”
“桃源的事情我已经放下了。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啊。”
“那就好,那你明天就写封信给家里报个平安。我们和桃源往来的商船这么频繁,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你还一封信都没写回去呢,你可不是跟家里闹翻了跑出来的。上次你家里来信还问到你呢。”
“每次我写的文章我可是都寄回去的,怎么能说我没写信回去呢?”
“我说的是家信。你家里可有人记挂着你呢。”
“是二姐吧,她在桃源呆得恐怕也不舒服,等我们建设的有了一定基础,把她也叫到这边来吧。”
“云秀小姐在桃源才是风生水起呢。是星辉大哥问起你,怕你在外面过的艰难,要换你回去做世子,他来这里开创新基业。”
“哦?是吗?我这个大哥呀。”
“看得出来,他是真心的呦。”
“这我知道。不过我们现在都在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上,对调一下,他的世子之位我坐不好,我这个委员他当不来。我们现在做的,可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要改变那种根深蒂固的皇权思想,面对的压力和阻力简直不敢想像,这才是我真正担心的问题,换他来,恐怕最多也就是开创一个新皇朝吧。”
“是啊,这是一场革命。征途遥远,前路茫茫。不过前途是光明的,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我们取得的进步,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可是你说的。”
“是啊,我还说过,取得成绩时要看到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距离我们的目标还很遥远,要戒骄戒躁的。”
“是说我吧。好,吸取教训,下次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军队的工作由你主持,取得的进步还是挺大的,现在军队里已经可以自己培养革命的中坚力量了。我看今天这个孙镇长就很不错,永光和甘勇是你最看重的爱将,孙镇长可是他们培养出来的,这两个人可以放心的放在这里独挡一面了。”
“我倒是很想戒骄戒躁,不过提到军队里的这些同志,还是免不了要小小的骄傲一下。”
“哈,你还真是不谦虚啊。”
“不说我这边的事了。今天开研讨会,你带来的那几个学员表现也不错啊。最突出的要算那个叫胡图的,看起来年纪也不轻了,接受新事物倒是满快的。”
“这个胡图我给你讲过,原来主持阳朔一方事务的,自己有过实践经历,在那种条件下能把阳朔治理得井井有条,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人,再稍一点拨,学起来自然很快。”
“不过那个孔璋表现的可不怎么样,你不是也挺重视的吗?没有给他加点小灶?听说是孔子的直系子孙?”
“不错,据说他是孔子的第三十五代孙,下一任的世袭衍圣公。哎,我对他可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别灰心,遇到挫折时要看到我们取得的进步,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再说这个孔璋虽然没有胡图那么突出,以他的生活和教育背景来说,他的表现也不至于让你这么丧气吧。”
“你说的也对,只是我对他本来另有打算的,我说出来你帮我参谋参谋,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自从汉代董仲舒把皇权天命的思想引入儒家以后,又混杂了唯心的五行轮替学说,完全背离了孔孟先贤们朴素的民主和唯物主义思想基础,这个儒家已经沦落为帝王们欺骗和蒙蔽天下人的工具了,准确的说,应该叫儒教,是打着孔孟儒学旗号的一种宗教。”
“是啊,你不是打算写一本书好好批驳一下,还儒家的本来面目吗?哦我明白了,正好有个孔子的直系子孙落到你的魔掌里了,你打算偷懒让他写对吧。”
“谁打算偷懒了,我不是事情多忙不过来吗?对孔圣人的书,我又不熟。再说他既然是孔圣人的子孙,为自己的祖宗正名,他不写谁写?而且,孔子第三十五代孙、下一任衍圣公的名头摆在那里,他来写比我写影响可大多了。一举数的的美事怎能不做?”
“嗯有点道理。不过有一点你可能搞错了:这天下的读书人敬的是孔子,可不是孔家。要说影响大,我看还是你桃源三公子,当年的泉州神童在一些读书人中的影响更大。”
“我又不是要影响天下的读书人,就他们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付高人一等、俯视众生的样子,我还真不屑于影响呢。我要影响的是工匠农夫、贩夫走卒之流,他们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我看来,他们既使不比那些只会空谈的书生高贵,也是完全平等的。”
“星羽,你这话可有点偏激了!这样说来孔璋的影响确实比你大。不过天下的读书人哪里都像你说得那么不堪,你我之辈不也是读书人吗?而且在我们这里,不是已经实现了政治上不分性别和职业的人人平等吗?你又有点急躁了。”
“你说的对,我是有点急了,也许是事情不太顺利的缘故吧。但是时间真的很紧。随着我们的发展,别人迟早会注意到中华民主政府。这里可是在大陆,不像桃源四面环海好控制。如果在那之前我们还没有发展出能够抗衡儒教的思想的话,到时候我怕又会重蹈桃源的覆辙。”
“军事上你不用担心,虽然这里与大金和大宋陆路相连,我敢保证绝不会有军队能打进民主政府来。”
“我不是担心战争,掌握着先进的军事技术基础,打起来一统天下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难事,真要靠战争就能解决问题,该担心的就是我们的对手了。桃源发生战争了吗?没有,可是就和平演变了。关键还是民众的思想啊。如果民主政府内人人都认为应该有个皇帝凌驾与他们之上,那就会有。”
“你不要老是把桃源的经历念念不忘。民主政府不是桃源,现在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帝制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共和更适合社会的发展了吗?取得公民权的人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但是还是太少啊。”
“乐观一点。遇到点挫折就灰心丧气,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哪去啦?”
“我不是灰心,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