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奋起直追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飞行甲板上系留战斗机,能在必要的时候把载机数量提高到一百二十架,只是出动效率必然大幅度降低。

    从航空作战效率上讲,“飞龙”级与“长江”级相差不大。

    比如在采用“潮汐作业法”的情况下,“飞龙”级的设计指标是一次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而“长江”级能够达到四十架,且经过了实战考验。在持续出动能力上,“飞龙”级的日出动量为二百二十架次,而“长江”级为两百架次,在高强度作战行动中甚至达到过二百四十架次。

    与“昆仑山”级相比,“飞龙”级就差得太远了。

    正常情况下,“昆仑山”级能一次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采用“潮汐作业法”后,能出出动六十架。在不影响持续作战的前提下,“昆仑山”级的日出动量为二百四十架次,最高能过三百架次。

    从航空作战能力上看,“飞龙”级大概相当于“昆仑山”级的百分之六十五。

    也就是说,六艘“飞龙”级才顶得上四艘“昆仑山”级。

    如果算上两艘“长江”级,中国海军在只有六艘航母的情况下,制海作战能力不比拥有八艘航母的日本海军差。

    当然,日本海军能不能赶在战争爆前建成八艘航母,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如此一来,“赤城”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如果日本海军无法抢先建成第三批“飞龙”级,在二零三五年的战争中,“赤城”号将成为左右战场平衡的关键力量。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日本海军把“赤城”号派往印度洋,在西太平洋上就别想获得兵力优势。

    为此,在建造“飞龙”级的时候,日本海军花了不少力气对“赤城”号进行改进。

    重点就是提高“赤城”号的航空作战能力。

    因为“尼米兹”级的基础设计来自“鹰”级,“赤城”号又以“鹰”级为蓝本,所以在改进“赤城”号的时候,日本海军大量利用了建造“飞龙”级开的技术,比如换上了全新的飞行甲板。

    结果就是,“赤城”号成了常规动力版的“飞龙”级。

    除了续航力与持续作战能力有所欠缺之外,在其他方面,“赤城”号不比“飞龙”级差多少。如果在西太平洋上作战,而且以制海为主,续航力与持续作战能力不是大问题,关键看舰队指挥官怎么应用。

    由此可见,即便保守估计,日本海军到二零三五年也将拥有五艘大型航母。

    因为中国海军有两艘中型航母,所以从账面上看,日本海军至少追平了中国海军,有足够的能力在海战中重创、甚至击败中国海军。

    只不过,舰队作战中,航母并非唯一的作战力量。

    一支完整的舰队,还应该包括多种护航战舰。。。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http:///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