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马浮云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四六)钱币的认识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势倒也像模像样。     听到东翁的问话,方其义答道:“这些国家的皇室或者官府历史上的信用不高,一旦国家开支不足,便屡屡铸造成色不足的钱币来剥夺民产,造成物价飞涨。我大宋与这些国家贸易二百年,因币值稳定,钱币就一直流向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民也乐意收藏宋币,反而拒绝本币,国与国的民间交易常用宋钱支付,大宋的金、银、钱三种票子也在那里通行无阻,与真金白银等同视之。这便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仿照宋钱的铸造标准来造新钱,为了贸易方便,甚至连币值都随了宋钱。”     “无论是西洋,还是美洲、西亚、非洲等地与我大宋贸易都是年年逆差,用来支付这些逆差的主要就是金、银。这些国家在美洲、非洲开得了金、银矿,往往就直接运往旧金山、马尼拉的铸币局,按成色折换为宋钱,然后采购我大宋货物运往回国。如此,全世界的金、银百多年来一直流来大宋,就更加造就了我国钱币信用不可动摇的根基。”     的确,阿图在一些书刊上曾看到类似的文章,说世上几个最大的银矿都在美洲的墨西哥或南美,然后就是奥洲与北疆,大陆本土的银矿出产有限。金矿则是美洲与非洲并列,奥洲与北疆紧随其后,大陆的出产差强人意。这些文章又提到过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在大宋开国的初始数十年,始终受到过一个问题的困扰:钱币的不足。在诸侯国的矿产开始大量出产金、银、铜之前,大陆本土的经济受到了钱币的制约,如同王痒的题字“乾元资始”那样,钱是百业之母,没有钱则百业凋零。     后来,诸侯国开始大量的出产金、银、铜,又通过海外贸易将全世界的金、银不断地吸入到大宋,再通过发行票子方便了钱的流通,壮大了财金业。宣宗时代,国力开始渐强,继而一枝独秀地狂奔,到睿宗时代便将所有国家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讲完钱币,又开始讲票子。方其义说在现票中,金票的最低面额为十两,有二十、五十、一百两四种规格,为黄色;银票最低面额为十两,有二十、五十、一百、五百、一千两六种规格,为银灰色;钱票也有十贯,有二十、五十、一百、五百与一千贯六种规格,为绿色。票面颜色、尺寸、图样均随票值而变化,法度井然。皇家银行见票即付金、银、钱,二百年来从未违约,完全值得信赖。     见微知着,通过这些钱币的历史变化,便可知大宋在财金上对世界的影响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