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秋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启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

    肃千秋才出了京都,突然想起来,六月初八是忆端的生辰,不禁觉得有些可惜。

    此去扬州,忆端的生辰,她便又错过了。

    两人走走停停,休息了几次。

    当晚,戌时的时候,天色已暝,繁星点点洒在夜幕中,弯月缓缓从东方升上柳梢头,西方还留着一抹残红。

    肃千秋和相里贡到达了离京三百里的商阳,为了避开耳目,就避开了驿馆,选择了商阳城边的客栈。

    客栈的酒旗迎风飘着,门口点着几盏灯笼,远远就能瞧得见。

    马蹄渐缓,二人下马,牵着缰绳,往里走。

    店家闻声出门,带笑迎客。

    “二位客官路途辛苦,快里边请。”店家牵住马,往一旁马厩里牵去,拴好。

    肃千秋和相里贡进去时,里头已经坐了好几桌了,无非是些贩夫走卒,押镖走货的商贾,正谈笑风生,一片欢乐。

    店家已经拴好了马,走了进来。

    “二位客官要点吃什么吗?”

    相里贡看了看一旁墙上贴着的菜品,转头看向肃千秋,“你要吃什么吗?”

    “随意。”

    肃千秋去找了一个靠墙的空闲位子,坐了过去,在马背上盘腾了一天,她累得不想多说一句话,静静坐在那,看着这堂里一派欢喜,面无表情,甚至有些困,想睡觉。

    “困了?”相里贡拉了一把椅子坐在她旁边,浅笑着看她。

    “没有。”肃千秋扯出一个笑来,看向那边的人群。

    店家提了一壶茶水来,给他们两个人倒上。

    肃千秋低声询问。

    “店家,你这儿每天都这么多客吗?”

    “是啊,如今商人渐多,镖局押镖的也渐多,来客栈的也就越来越多了。”

    店家倒了水后,后厨就传来了呼叫声,他就连忙返回到后厨里,不多时,就把菜端出来,摆到了桌子上。

    “唉,你看,那边两个公子哥可真俊俏啊!”

    “是啊,玉人一样的,尤其是那个穿青衫的,像是画儿里走出来的一样。”

    肃千秋看了相里贡一眼,只见他还是优雅地样子,外界似乎并不能干扰他一分一毫。

    相里贡泰然处之,提起竹箸,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

    渐渐的,二人行止之优雅,也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

    周围人欢笑中掺着窃窃私语,无一不是同他俩有关的,相里贡和肃千秋都听得一清二楚。

    “只是如今道上乱的很,近些年,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有许多都在丢闺女丢儿子呢。”

    “丢了?莫不是被偷走了吧!”

    “丢的有小的有大的,有的十五六岁,都丢了,那能是被偷走了吗?”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前年我买布路过宛阳的时候,有许多清河郡的人都跑到宛阳去寻女儿呢!瞧着家里还挺殷实的哩!不然能跑那么远吗?”

    “也是。”

    相里贡同肃千秋吃完后,就要上楼去,走到那一群人旁边时,却被叫住。

    “郎自何处来?”楼梯处一个头发全白的佝偻老翁,笑着看他们俩。

    “京西三关镇。”肃千秋颔首致礼,面上含笑。

    “要到何处去啊?”

    “此去宛阳奔丧。”

    老翁行动缓慢,慢吞吞地从怀里摸出来一张皱皱的画像,双手颤抖着递给肃千秋看。

    画中的女子眉目清秀,温婉的面容像是扬州的女子。

    “画中是老朽的女儿,宝娘,如若二位看到了宝娘,还烦请您能施以援手,救救她,将她带回来,老朽做牛做马,报答您。”

    这一句,老翁的官话说得不太流利,带着些吴语的口音。

    老翁扑通一声跪下去,引得室内众人纷纷望来。

    肃千秋连忙伸出手将老翁扶起来,老翁的眼里是失了亲许久过后剩下的空洞和无助。

    “刘翁,照我的意思,你就不必再找了,你女儿都丢了四年了。”

    老翁的面色如旧,仿佛是听不见任何声音那样,呆呆望着门口。

    “郭兄弟可别这么说,我们只管尽力帮刘翁寻就是了。”

    “刘翁自从两年前走到商阳,就定在了此地,整日如此,我回回来,他都在这,我瞧着也心酸。”

    “他无妻无子,只这一个领养的女儿,如今也不知所踪了。”

    “你怎地知道?”

    “刘翁不会说官话,上次随我一起过商阳的有扬州郡的兄弟,他同刘翁说话,刘翁告诉他这些事的。”

    “哎,天道不公,老实的人被欺负,奸佞却活得滋润。皇帝老儿也听不见这些声音。”

    “好了,可别说了。”

    楼梯转角处,栏杆洁净,青幔素雅。

    相里贡皱眉深思,看了肃千秋一眼,二人对视,若有所思。

    肃千秋推开屋门,又走到窗边,一把推开了窗子,随后找了个地方坐下,倒了一碗水,一饮而尽,刚才的菜有些咸了。

    相里贡端着一盏油灯走进来,屋子里才稍稍亮堂一些。

    “你不觉得有些古怪吗?”肃千秋又倒了一碗水,递到相里贡面前。

    “什么?”

    “菜有些咸了。”

    “是有些过咸了。”

    相里贡微微笑着,看着她,油灯照出的光,映在他的眸里,却像是照进了无底的深渊,没有任何痕迹。

    肃千秋站起来,关上了门,又坐下。

    “近年的盐业,年收是多少?多了还是少了?”

    “连年减少,但是大体上不算少的太多。”

    “那就奇怪了,这几年来,除去元年大旱大涝,其余都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人口渐增是少不了的,既然人数渐增,那用盐量当与之同增,可是你说年收却连年减少。”

    肃千秋又端起水,一口饮尽。

    相里贡接着说,“年收减少,但盐产地还在连年产盐,总数也减少了,这其中若不是有官员贪污,就是民间有人私开盐场,而且盐价定的低。”

    “对,可若是有官员贪污,他不至于去降低盐价。但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