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方文彦便离开了,若林来到冲星阁,借着光线研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名叫《坐忘论》,翻开第一页是序章,上书:
【坐忘者,「敬信一」、「断缘二」、「收心三」、「简事四」、「真观五」、「泰定六」、「得道七」,世间有大道,修士须深信不疑,入道者,要断俗缘,收妄念,明是非,查甚微,心志坚定如磐石,万法归一道方成。】
不知不觉,若林看的有些痴迷了,连续奔波,作为一介凡人,看着看着便开始疲倦,迷迷糊糊中不知怎么就睡着了。
次日中午,睡饱了的若林伸腰醒来。
“咦,我怎么睡在这大厅之中了。”
对付了几口昨天未吃完的冷馒头后,若林继续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默记,时间很快来到了傍晚。
舒展了身体的若林四处转了转,然后就来到了巨大的铁索前等待。
傍晚,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斜万山,太阳落山,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茫茫中,峰巅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远处,一道白色身影迎风而来,正是方文彦,身姿绰约的方文彦纵身来到了若林的面前。
“书看得如何了?”方文彦问到。
“看的差不多了,这书是哪位高人所作?里面的道理可以编入圣人经典之中了。”
若林满脸笑意的问到,似乎是得了什么宝贝一般,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当然,这是修炼的基本,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非常重要,你要牢记心中,不可轻易颠覆。”
“方兄,这如同圣人之道,可是有人不纳此经典?”若林听了后有点疑惑。
“人之所以为人,本身就有很多毛病在身上,书中说的再好,总有人有另外的想法,这是不可避免的,他日有人试图颠覆你的想法时,你要恪守本心才是。”
若林说到这里,方文彦边忍不住继续说到:
“现在无论世俗之人还是修士,功利之心都太重了,这些经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早就抛在脑后,很多人都是奉行唯我主意,偷鸡摸狗,背信弃义者比比皆是。”
若林点了点头,对方文彦的说法很是赞同。
“这本《坐忘论》与佛教真意相反,讲究先度己再度人,而度己比度人却要难得多,几乎没有人在这世道中徘徊,能做到始终一如。”
若林虚心问到:“那方兄,你做到了吗?”
“我?怎么可能,我能做到我就成圣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在遇到与自己原则相悖的事时,你还会按着书上说到做吗,别傻了!”
方文彦哂笑到,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他的自嘲。
方文彦随即收起其它情绪,问到:“别说那么多了,我考考你先,何为{泰定}?”
若林闻言回答到:“[泰定]者,尽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
“意思应该是,清除一切世俗欲望,身体如同枯木,心如同死灰,不需要刻意去追求静心,但无时无刻不处在这种状态。”
方文彦一听,顿时面露喜色,说到:
“答的好!看不出来若林兄很有修炼的天赋嘛,这种状态已经接近道的本意了,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成仙都对不起自己。最后一步追求道心,太难了,只是理论上可行。”
方文彦对若林的回答极为赞赏,看他的眼神也不似那么冰冷,似乎找到同道中人一般,对若林赞不绝口。
但是若林仿佛听到了什么奇闻异事一般。
“额······成仙?我还以为方兄是武林门派中的绝世高手,没想到真有修仙之人。”
“这很正常,不知何时开始,凡间的人对我们修道之人的谈论越来越少,似乎有人刻意封闭关于我们的信息。”
“再说了,世人千万之众,能真正悟道的能有几人!?最后还不是灰飞烟灭,转世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何必来趟这趟浑水,徒增烦恼罢了。”方文彦耐心回答到。
若林继续虚心求教:“怎么说?”
“你现在理解不了,不必知道太多,以后你就会慢慢明白了。”
若林:“那[得道]又是何意?”
方文彦思虑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所谓[得道],不是狭义上飞升成仙,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得道者,无形无相,没有感情,没有逻辑,没有道义,没有思想,没有欲望,没有感觉,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不存在又无所不在的状态,非常难以理解。”
“最后的部分你看看就好了,这描绘的太过缥缈,恐怕世上最聪明的人也无法亲身理解。”
嗡的一下,若林脑子里像什么东西爆炸了一般,这说法太······说不出来的那种感觉,震撼,只有震撼能形容若林此刻的心态。
“方兄,你怎么懂这么多!?”若林说话都有点颤颤巍巍的,浑身都在发抖。
“这不是我说的,是这里的主人说的,这本《坐忘论》就是他写的。”
“呵!只是其他峰的弟子每天都想着怎么提升功力,怎么当上人上人,哪有心思想这些莫名堂的东西。”
方文彦言语之间的感觉,就像对那些弟子简直不屑一顾。
“若林兄,我的话你也不必全都太认真,论理终究是理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东西不一定适合你,但还是有一定帮助,不必全部照搬,说的太多怕你一时之间消化不了。”
若林:“那我们接下来该干什么?”
方文彦把腰间的包裹的馒头递给了若林,还有一把木剑。
“当然先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修道开始最重的就是气感,这非常难,况且你年纪也不小了,早就过了修炼的最佳时机,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试试了,若是感应不到气,你这一辈子也只能练外家功夫,上不了台面。”
“什么是气感?”
方文彦回答到:“你试着去感受身体里是否有东西在流动,静下心,什么都不要想。”
闻言后的若林闭上了眼睛,连呼吸都中止了,憋了半天。
“有感觉吗?”
“心跳声算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