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剥魂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转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这样,在一个肮脏破旧的公共厕所门口,一个二十左右的男人和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在低声交流着,两人越聊越畅快,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先这样吧,有什么信息的话,我们及时共享。”

    “没问题。”

    大约半个小时后,暮黎和周任齐达成暂时联盟的协议,互相交换过电话号码,并约定谁若是能想到好办法对目标反洗脑,一定要告诉对方。

    约定好之后,暮黎径直返回上课的地方,周任齐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无所事事的等待十几分钟后,才不紧不慢的返回。

    返回后,两个人从未看过对方一眼,仿佛先前两人谈话的画面重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就这样,暮黎暂时呆在了天下聚财有限公司,白天有客上课,没有课的话,他会趁着自由时间徘徊在公司总部大楼的附近,留意着王燕和杨哥等高层们的动迹。

    为此,他特意找到一家二手汽车交易公司,花三千块买了一辆破旧的桑塔纳,并停在了距离公司总部大楼的附近,以便于随时取用,去跟踪杨哥等人。

    同时,停车的地方有些偏僻,虽然距离公司总部大楼不足五百米,但是极少会有人经过。

    因此,该车可用可丢,用时可以第一时间取用,却不会被人注意到,不需要时,就可以直接丢弃,也不会心疼。

    时间飞快的流逝。

    不知不觉间,暮黎已经在天下聚财公司停留了近一个月,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休息,很少有它的娱乐时间,倒是有些人找他打牌,被他以不会的理由婉拒,而多次拒绝后,同住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性子孤僻,为人比较冷漠,便不再打扰他。

    暮黎看着那些苦中作乐的人,他不知道他们为何能适应这种生活,甚至在心里想着如何邀请其他人进来,和自己共同富裕。

    这简直就是在做梦!

    既然方向错了,那么再如何努力也是白费时间和精力。

    然而人心太过复杂,没有人能弄懂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暮黎也弄不懂被传@销者的思维方式。

    因此,他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观之。

    值得一提的是,

    不久前,陈铁柱曾打来一个电话询问进展情况,他的声音有些担忧和焦急。

    不过,暮黎只能告诉陈铁柱,陈然的安全暂时没有问题,只是他的发财决心太坚定,自己正在想办法。

    对此,陈铁柱不再多言,当场在千叮万嘱中挂断了电话。

    而在整个通话的过程中,暮黎并未提出让陈铁柱报销买车的费用,因为他认为应该由自己承担这笔费用,毕竟买车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和委托任务没有任何关系。

    暮黎做人十分有原则,讲究实事求是,该如何就必然如何,虽然他不会被人占便宜,但是也不喜欢占别人便宜。

    当然,在这一个月中发生的事情不止如此,公司的沈明和财务部的小敏也多次催促暮黎,让他补足剩下的入职保证金,但均被暮黎随意找了些理由搪塞了过去。

    最后,他们每次只能无奈作罢,但是又不好催的太紧,怕把暮黎催急了,撂挑子直接离开,那将得不偿失。

    更何况,暮黎的身份证还抵押在小敏手中,他们倒是不怕暮黎不补钱。

    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暮黎的身份证是假的,也根本没有补足入职保证金的打算。

    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无须多提。

    然而还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暮黎一直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对陈然进行反洗脑。

    至于反洗脑的方式?

    很简单!

    就是每一次在和陈然的正常聊天中,暮黎都会装出新人求知的模样,很自然的趁机插入一句话。

    不过他没有刻意表达,而是在不唐突的情况下,含蓄的提出一个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累积,暮黎陆续提出的问题已经高达几十个,而且每一个问题都直指陈然内心,让陈然无法反驳。

    至于问题的内容,大致摘录如下:

    “你有见过其他老员工吗?有没有想过公司为什么不让新人和老员工见面交流?”

    “公司除了讲课的那几个人在一直告诉你们说他们赚了多少钱,其他人呢?除了羡慕和嫉妒外,其他人有说过赚了多少钱吗?”

    “所谓的老员工呢?你见过有工作满三年的员工吗?你听他们提过赚钱吗?他们得到过所谓的两百二十万的奖金吗?”

    “你有没有想过,假如公司是正规公司,所有员工都做满三年,那么公司哪里有这么多钱来发奖金?”

    “归根结底,你在公司真正能赚钱的,就是邀请亲朋好友加盟,你因此获得公司奖金,但是奖金又是先记账,三年后才能发放。”

    “你相信你的人脉吗?你能肯定他们会成为你的合作伙伴,加盟到咱们公司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人加盟,你凭什么去赚钱?去跑市场卖产品吗?公司产品的质量不如其它正规公司的产品,价格还虚高,你认为这种产品有竞争力吗?”

    “你听说有人离开后,退还过入职保证金吗?是不是都没有?”

    “你同学带你进来,她告诉你很赚钱,那么她有赚过钱吗?”

    …

    “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你在这呆满三年,各种费用花去很多,但最后却发现公司只是一个空壳,而老板和那些讲课的老师在某一天悄无声息的消失,你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暮黎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还是很有效果的。

    因为在三天之前,陈然一直坚定的内心第一次发生了动摇:“这段时间以来,我考虑过一些事情,发现你以前讲过的一些话很对,但是在进入公司之前,我已经签过合同,如果就此离开,前期投入的两万六千块入职保证金会打水漂的。”

    听到陈然说出这句话,暮黎顿时明白,对方的内心已经动摇,如今只差最后一个契机,就可以带对方离开。

    至于所谓的契机,可以说很简单,但是也未必简单。

    其一,暮黎去财务部要回入职保证金,那么陈然很可能会随暮黎离开,但此事的成功率极低,对于暮黎而言难度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