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容华一方面虽重视佳丽们的才华品质,希望竞选出其中佼佼者,另一方面也牵挂夏秉文的偏爱。
一日清闲,安容华便安排了宫廷画师为众位佳丽描绘人像。
“众佳丽入宫前,本已有画像呈递,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再画一次。”夏怀瑾问。
“你懂什么,那些入宫前的画像,浓墨重彩的表达,扬长避短的描绘,与真人出入极大,极不真实。”安容华斤斤计较,“王爷您想必是对世上的美人不感兴趣,才从未欣赏过佳丽们的画像吧?”
“可你安排这次画像意欲何为?”
“我自有用意。”安容华卖起关子。
作画时间漫长,安容华只是旁观百无聊赖,看着一位位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与宫景融于纸上,十分羡慕。
“王爷可是闲着无趣?”安容华别有目的地问,“不如请你为我作画一幅。”
夏怀瑾没有拒绝安容华的合理请求,安容华选了一处不太有佳丽选中的假山作为背景,她更是直接爬了一半上去,坐在半高处。
夏怀瑾不禁动容于安容华的年轻雀跃,静下心来开始作画。正常的作画应当是作画者观入画者而描绘,夏怀瑾却越画越脱离安容华的存在,全然由心表达,落笔之间,所浮现的人,依然是安容华。
夏怀瑾停了笔,深深陷入其中,他画的可是他心中执念之人,却是彻彻底底与谷女分不清楚了。
“怎么了?”安容华问道,“可是画好了?”
夏怀瑾抬头纹望向谷女,她不该是她,即便是许久从前,她也不会爬到假山上让自己为之作画。
“画好了。”夏怀瑾放下了笔。
安容华迫不及待地想一看自己入夏怀瑾画中会是怎样的美好。她正急心如何下去,夏怀瑾却走了过来,为她伸出手来。
“小心。”夏怀瑾目视阳光,阳光昏暗了他的双眼,看不清谷女与安容华。
安容华却不由得欣喜于心,将手交托给夏怀瑾,无所顾忌地从假山上两步跳下,稳稳地落在他面前。
心跳却是起伏跌宕。
“我看看你画的如何?”
安容华害羞得跑了,在那画前,她很满意夏怀瑾的画技,一画中少女高坐在假山台上,惬意自在,无忧无虑,活泼灵动,人与景致融为一体。
收纳了所有佳丽的画像,一日收工。未与夏怀瑾说,安容华带着全部画像出了碎月轩。
日落西墙,勤政殿上,御用太监小澄子传来了参茶点心,为夏秉文呈上。
“皇上批阅奏折一整日了,奴才看着着实担忧,皇上歇息片刻吧。”小澄子心疼道。
夏秉文阅完手中奏折才放下,接过小澄子奉上的茶一饮而尽,全是当做解渴罢了。
“朕未亲政时,这些国家大事都是由母后亲理,朕那时总怨恨母后一整日整日地不与朕玩耍,现在才体会母后的辛劳。朕还一直不愿接受管教,抗拒这母后为朕鞠躬尽瘁持守的江山。”夏秉文心念道:若是母后在该有多好。
“太后娘娘确实对皇上严加要求,但都是为了皇上能成为一代明君。如今皇上治国周全,百官臣服,太后娘娘定能欣慰了。”
“小澄子,朕实在想母后了。”夏秉文不仅是皇帝,亦是母亲的儿子。
夏秉文正是思绪纠结时,安容华突然在门边走了进来,在一道余晖下恍若从天而降。
夏秉文眼前一亮,对这不速之客,他心有曾相识之感。
“大胆奴婢,怎敢擅闯勤政殿!”
“大胆奴才,敢对我大吼大叫!”
安容华对小澄子叫嚣起来,他走上去阻拦,确实没见过这个女人,也不是宫女打扮。
“难道你是刺客?”小澄子大惊道。
“我若是刺客能进到这勤政殿,这内外一干人等都该推出去斩首。”安容华说得确有其事似的,不受阻拦地上前面对夏秉文。
“你是……谷女吧。”夏秉文想起来。
“是我。”安容华毫不畏惧,与其他人在夏秉文面前的态度全然不同。
“见着皇上都不下跪行礼的吗?”小澄子眼神故作镇定凶狠却不像样。
“我不能下跪,因为,我代表的是太后娘娘。”安容华有恃无恐。
“母后!”夏秉文惊唤一声。
“哎……”安容华下意识回答,却又及时改口,“哀家要你代哀家辅助瑾王爷为皇上选择最完美的皇后,太后娘娘是这般吩咐我的。”
“真是吓死我了!”小澄子一脸不知所谓。
“母后可有话要你与朕说?”夏秉文沉心期待。
“当然有,我胆敢私下来找皇上,便是太后有意传达。”
小澄子不满这突然跑出来一个谷女,但她毕竟是太后的人,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在一边端茶递水,而谷女却能够和夏秉文站在一起,欣赏佳丽的人像画。
“太后娘娘说了,选后虽是国家大事,但皇儿自己也需得真心喜欢,才能与之相濡以沫,厮守一生。帝后感情稳固,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好事一桩。”安容华的语气里饱含母亲对孩子的亲情。
“母后竟然会这样想。”夏秉文心中欣慰。
“为人母后为皇儿婚事操心不是正常的吗?”安容华一本正经。
“朕不是这个意思,母后的想法向来是以国事为先,朕只是惊讶她会说朕喜欢才重要。”
“傻皇儿,母后曾事事以国事为先,未体谅你的难处,这终生大事,母后定然不会只为国而操心,你才是母后的亲儿啊!”安容华无声感叹。
夏秉文翻阅着安容华带来的画像,美艳绝伦,气质非凡,姿容秀丽,各有千秋。他忽然停了下来,安容华便心急一看,竟是谢锦书的画像。
“你不会真喜欢你表妹吧,她不合适当皇后,性子娇纵蛮横,才华稀松平常,毫无母仪天下的风范,绝对不合适!”安容华自顾自地评价起来。
就连小澄子都听得嫌弃安容华狂妄自大,庆幸夏秉文的性子温和,并不计较她的“出言无状”。
“朕只是许久不见表妹,看到画像便想起了她。”
夏秉文仅此而已,倒是安容华这评价谢锦书的言论,与他母后曾经所言如出一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