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跨界天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小剧场演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周后。

    李唯一终于可以休息了,一开始郑导以为李唯一每天录制一两首就好,但没想到李唯一这一个礼拜都在玩命,每天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都在录影室里录制儿歌,一个礼拜下来,儿歌三百首已经全部录完。

    郑导找到李唯一时,李唯一最后一首歌刚刚录完,看着他一脸憔悴,明显的黑眼圈,外加一脸的胡茬子,实在与之前那个爱笑一脸阳关的男孩差异很大。郑导急忙给李唯一放了假,李唯一还推脱节目监制这一块,还需要自己,结果被郑导一句话顶了回去“电视台少了你还不转了?”

    李唯一只好回家去了,在家好好躺了一天。

    第二天晚上,周凯的小剧场正式开幕,作为周凯的死党加被包养的对象,李唯一只好到现场为周凯剧场开幕壮一壮声势。

    周凯的小剧场总共两层,一层正前方是表演舞台,舞台正上方是一块牌匾写着《凯一社》,用的是周凯和李唯一名字各取一个字,舞台正对面摆着30张四方桌,可供八人就坐,二楼总共六间是12人的包间,围绕着这30张四方桌。

    周凯通过关系也请来了各界人士,包括一些著名的新闻评论员,话剧、脱口秀、评书等各界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当然还包括他自己的朋友,把这个小剧院也算是弄得满满堂堂。

    李唯一看着,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周凯确实适合做生意,怎么宣传,如何获得业界口碑,都很有自己的章法。

    而后台则是包括李唯一在内的演员十来个人,周凯把上次在学校演出的模式完整的搬了过来,一水的大褂,舞台上就一张桌子,桌子上盖着一块桌布,对着观众那面写着“相声”两字,桌子上放着醒木、折扇、手绢,同时现场布置了三台录像设备,对今天的表演进行录像。

    录像这个事,也是李唯一提出来的,那个世界郭大大在橱窗生活24小时的录像记录,体现了当时多苦,才反应出他是有多努力。

    但是遗憾的是郭大大在相声也好,访谈也好,都说过德云社当时刚成立,连饭则都找不到,甚至有时只有一个观众,台上十来个演员尽心尽力对这唯一的观众进行表演,正是这段时期录像的缺失,与德云社后期大火缺乏了对比,没有衬托出当时的艰辛。

    李唯一想通过录像,记录这个世界凯一社从建立开始的一切。

    按照周凯的安排,首先上台的是后台一个演员客串报幕,第一个节目是学校演出的《我要当明星》,由周凯和另一名脱口秀演员进行表演。

    李唯一看完,感觉还真的像那么回事,台下观众也是乐不可支。

    第二个节目是一段李唯一抽空写的数来宝《要饭钱》。周凯安排的是两个说快板的王文清与张震耀,就听见台上。

    王文清:“数来宝进街来,一街两巷好买卖。也有买也有卖,俐俐拉拉挂招牌。金招牌,银招牌,大掌柜的发了财。你发财我沾光,你吃糨的我喝汤。

    一拜君,一拜臣,二拜掌柜的大量人。人量大,海量宽,刘备大量坐西川。西川坐下汉刘备,保驾全凭三千岁。人又高马又大,脸膛黑胡子乍,大喝一声桥折下。夏侯杰,掉下马,曹操一见害了怕。”

    张震耀用白话接到:“我这买卖你要不着。”

    王文清:“不是傻子不害臊,什么买卖我都要。只要你有仨字号,傻子我就要得着。”

    张震耀:“我这儿开的是棺材铺。”

    王文清:“打竹板迈大步,眼前来到棺材铺,你这棺材真是好,买一大送一小……。”

    张震耀:“没有这么送的。”

    王文清:“你这棺材真是好,一头大一头小,装上死人跑不了,装上活人还受不了。”

    。。。。。。。

    台下听着这段数来宝,一阵阵的笑声响起,一些新闻评论员还在边笑还边记录着,而那些请来的艺术家也笑着跟边上的同行议论着。

    周凯听着观众的反应,对着李唯一直竖大拇指。

    这时轮到李唯一登台了,李唯一今天打算说一段单口相声《济公传》,就见李唯一坐在了桌子后面,开口道: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的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李唯一一拍醒木)我也没辙。”

    台下叫好声一片。

    “没有说俩的!回让人笑话你知道么。这就说一个。干嘛用的呢?起到一个“压言”的作用:各位安静啊,别说了,得听我的。别闹腾,嗑瓜子儿都小点儿声儿。

    我就这么一说,你们该使劲使劲。”

    台下再次响起了笑声。

    “有人问我,开场之前跟我聊天儿,你这是评书啊,怎么是单口相声?

    我说现在这个事儿就不好解释了,怎么呢?其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两者,好多地方都相似。

    首先说,都是一个人表演;而且呢,讲故事,有包袱儿有情节有笑料,有评论;你说评书这里边儿有评述,那我们这里边儿也有。

    按照师父教给我的,单口相声又叫八大棍,什么意思呢。

    早年的相声艺术中并没有单口一说,只有评书演员说书,后来相声演员借鉴了评书的艺术形式,并将相声里特有的‘包袱笑料’等技巧加入评书之中,才形成了单口相声这一艺术形式。

    此举遭到了评书演员的不满,按照江湖规矩来说,说相声的“呛行”了,抢了他们的饭碗,后来两者之间进行了友好协商,约在茶楼叮、Duang、哐一阵讨论,反正最后只有四个说相声的和四个说评书的没躺下。”

    台下又笑声一片。

    “大家再一商量,再打下去没完了啊,评书演员才允许相声演员说评书。但只能说一些秃故事,就是从某些长篇评书里截取的片段,无头无尾,上下不解。

    如果说评书是一棵大树,有枝儿有叶儿有根儿,那么单口相声则是没枝儿没叶儿只有一根光秃秃的棍儿,因当时的评书演员只给了相声演员八部评书里的八个节选片段,故称:八大棍儿。我就这么一说呀你们就这么一听,一说一乐的事儿”

    “不过这不好来。俩人儿,这儿站一周凯,你看我这“镗镗镗镗”一说,我是你爸爸,你们也痛快我也痛快,是吧。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