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衙后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3章(中)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姐回来啦!”这边堂屋里,大家正说着话,屋外院子中,岑丽敏又叫了起来。果然,随着她的叫声,司徒惠敏走进了堂屋内,手里还提着两大包什物。

    “叔叔!”看到岑华年从屋内走出来,司徒惠敏亲热地叫了声。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什么人在场,她第一个叫的都是继父。

    “回来啦?”看到继女,岑华年很高兴,“家里怎样,工作还顺手吧?”

    “都好。”司徒惠敏接过岑丽敏递过的茶缸,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

    “大姐!”祁福雅在屋内听到岑丽敏的叫声,迎来了出来。

    “是福雅吧,”看着弟媳,笑容立即溢现在了司徒惠敏的脸上,“知道你们回来几天了,由于比较忙,所以今天才有空回来看你们。”停了停,又说道:”你姐夫本来要和我一道回来的,因为省机械厅财务处来了检查组,脱不开身,故此只好请你原谅了。不过他说了,忙过这两天,他一定回来。”

    “他怎么这样忙?”岑老太不解。

    “他当了厂财务科长了,还兼着经营办主任,事比过去多多了。”司徒慧敏解释道,随后又想起什么,对祁福雅说道:“我们厂在郊区,又没有时间上街,所以我只能送你一点老东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祁福雅。

    “是什么,让我也看看。”岑丽敏在旁,央求祁福雅打开。

    祁福雅展开布包,发现里面是一副翡翠耳环,绿莹莹的,很是养眼。

    “这太贵重了吧。”祁福雅觉得承受不起。

    “不就一副耳环吗?”司徒惠敏不同意她的话,“它是我们司徒家奶奶给我妈,我妈又给我的。你是我兄弟媳妇,给你不正好吗?”

    “拿着吧。”郑文淑由厨间出来,看到这种情况,对祁福雅说道。

    “那我就谢谢大姐了!”面对如此厚意,祁福雅觉得却之不恭,只好从命。

    “一家人,你别太客气。”司徒惠敏笑着,随即又对郑文淑说道:“妈,听说务实要回来,我托人从清溪公社那边买了点重阳菌,菌伞长开了的做菜吃,没有长开的给炸点菌油,让他们带回苏州去,给福雅爸妈尝尝我们这边的特产。”

    “姐姐,你这样,连我都不好意思了。”岑务实看了一眼司徒慧敏进屋时放在地上的袋子,发自内心地说道。他知道即便在荔川这个山地、平原各半的县份,重阳菌也是很贵的,那么一大袋,没有十几块钱是买不到的。对姐姐来说,十几块钱可供他们一家三口过一段日子了。

    “怎么,跟我讲起客气来了?”闻听他这样说,司徒慧敏和他开起玩笑来,“连你这个人都是我揹大的哟。”

    可不?听着这话,在场诸人,除年纪小一点的岑新锐和岑丽敏外,大家都知道,岑务实降生后不久,郑文淑犯心神经官能症,常常虚脱,照顾新生儿的责任便很大程度落在岑老太和司徒慧敏的身上。务实稍大一点,便被慧敏揹在了身上。偏她能干得很,揹着弟弟还能和小伙伴一道踢毽子,将岑老太吓得不轻。

    祁福雅虽然没见过这样有趣的场景,但在谈恋爱的时候听岑务实说过,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现在看来,这一家子都是特重亲情、相互间非常友爱的人。能嫁进这样的家庭,还真是自己的福气。

    “妈,我来做饭吧,吃过了我还要赶回清江去。”说过一气,司徒慧敏自告奋勇。

    “菜都已备好,只等炒了,”郑文淑说道,“怎么,你今天还要回去?”

    “家里还有点事,反正务实、福雅这一时半会也不会走,我和厚怀下个星期再来。”慧敏解释道。但也就在这时,她突然说道:“看我,只顾瞧着务实、福雅高兴,差点忘了件大事。”

    听她这样说,大家齐刷刷地将眼睛看着她。

    “是这样,明年我们厂要招一批普工,在眼睛这样的身体条件上面比技术工要低一些。我对厚怀说了,这次怎么也要跟管劳资的副厂长说一下,将新锐弄回城里来,再不能让他一个人在农村里熬了。他也答应了。”

    听她这样说,大家一时都没吱声。但在他们心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司徒慧敏什么时候都在替这个家,替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着想。想想她也不容易,从前年年底跟着丈夫从荔川商业系统调到清江拖拉机厂起,就一直在给新锐找机会,脑袋里始终绷着根弦。

    “普工是干什么的?”还是岑丽敏首先打破沉寂。

    “就是担当普通工作的人员,通常在生产线上做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活计。”岑务实解释道。

    “那对二哥来说,可有点屈才了。”岑丽敏心直口快。

    “也不能这样说,”祁福雅说道:“我们轻工局的三把手就是普工出身,过去在下边的厂子里做搬运工,现在党委副书记当得蛮好的。”

    “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岑丽敏还是有点担心。

    “那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祁福雅有自己的看法,“人只要有本事,到哪都能出头。”停了停,看看大家,又说道:“爸爸妈妈在这里,关系弟弟前途的大事,本不该我先说话,但我觉得新锐下乡好多年了,虽说现在农村中学教书,可转正却没多大希望,就是转了正,也常年在乡下,难得回家,个人问题也不好解决。与其一年又一年的等着,不如按姐姐的安排先进厂再说。”见大家仍没出声,又补上一句:“我们苏州人有句话: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

    “新锐,我看你嫂嫂说的有道理。”听祁福雅这样说,岑华年开腔了。司徒慧敏告诉众人招工的消息时,他虽与众人一样没有吱声,但一直在思考。现在见祁福雅说的有道理,便表明了赞成的态度。不独如此,对祁福雅经由分析此事体现出的能力,他亦很是赞赏。他觉得,儿子能娶到这样一个又贤惠又聪明的媳妇,也是他的造化。

    看到岑华年也认可司徒慧敏的安排,大家一齐把眼光投向了岑新锐。

    “就依大姐的。”同父亲一样,听着大家的议论,新锐虽然一直没有出声,但脑子一直在飞快地转动。要说,做普工确实不是他理想中的出路,而他最希望的就是能被推荐上大学,但从六九年初下乡,到现在已有六年了,当年一同下去的伙伴,最早招工走的,都已经出师成家有小孩了,只有他和麻平、温丽娟等少数几个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还在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