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李昖整天想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是如何平衡两派之间的关系。
观赏完歌舞之后,李昖正准备去御花园走一走,愉悦一下心情,却见宦官呈上了一个奏折,李昖半抬眼睛问道:“哪里的。”
“殿下,是右议政柳成龙大人的奏折。”
“寡人好不容易清净一下,又来打扰寡人的心情。”
(这柳成龙属于东人党一派,出身名门,曾祖父柳子温,爷爷柳公绰,父亲为黄海道观察史柳仲班,母亲为进士金光粹之女,又从师于李滉,生性正直、敬忠守孝,倒也是朝鲜不可多得的良臣,)
不过李昖已经本能地对儒党排斥,一听奏折便心情烦躁,按捺住心情的李昖打开奏折一看,原来柳成龙是在举荐任井邑县监的李舜臣,柳成龙说这李舜臣习得一手好枪棒,尤善骑射。曾经武科及第,在北部前线防备女真与之交战多年。曾有一次胡骑入寇劫掠,李舜臣用疑兵之计大破敌骑而还。李昖确是觉得这李舜臣不错,
原来自朝鲜两次拒绝日本的借道攻明之后,柳成龙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极力主张加强对日防务,尤其是水军防务,不过李昖却是觉得完全多此一举,即使加强防务,也应该加强对北部女真部落的防备,而日本不过是吓唬人罢了,
一年起日本,李昖倒是想起几个月前丰臣秀吉的借道信了,
“雁书薰读,舒卷再三。抑本朝虽为六十余州,比年诸国分离,乱朝纲,废世礼,而不听朝政。故予不胜感慨,三、四年之间,伐叛臣,讨贼徒,及异域远岛,悉归掌握。窃案事迹,鄙陋小臣也。虽然,予当于托胎之时,慈母梦日入怀中。相士曰:“日光之所及,无不照临。壮年必入表闻仁风,四海蒙威名者。其何疑乎?”依有此奇异,作敌心者自然摧灭,战则无不胜,攻则无不取。既天下大治,抚育百姓,怜愍孤独。故民富财足,土贡万倍千古矣。本朝开辟以来,朝廷盛世,洛阳壮观,莫如此日也。夫人生于世也,虽历长生,古来不满百焉。郁郁久居此乎!不屑国家之隔,山海之远,一超直入大明国,易吾朝之风俗于四百洲,施帝都政化与亿万斯年者,在方寸中。贵国先驱而入朝,依有远虑而无近忧者乎!远邦小岛在海中者,后进者不可作许容也。予入大明之日,将士卒临军营,则弥可修邻盟也。予愿无他,只显佳名于三国而已。方物如目录,领纳,珍重保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