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丫这么一想一算账,心里豁亮了很多。便把空间规划了规划,标出栽种果树的位置,再杀了鬼子,弄进尸体来以后,随即砍下双手,尸体排列到化解的土地边沿,用来种植农作物;手则放到种果树的地方,以待以后种果树。
果树种子却不好找。
现在是五月初,各种水果还没有成熟,只得等到秋里了。
不过,桃核、杏核、枣核应该有,这几样往年的种子都能种,只要留心,房前屋后、村边道旁,总会有遗落的。
有了这份心思,丁四丫走路开始低着脑袋,寻寻觅觅地寻找起来,那样子,好像她自己丢了东西。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日,丁四丫终于在一个猪圈旁捡到几枚干枣,而且还是马莲小枣。不过已经有了虫蛀,是人家见生了虫子才不要了的。大概是小孩子倒的,不利索,有几枚撒落在了外面。
生了虫也不要紧,只要不把核咬破就行。
丁四丫把枣肉剥了,见核还很完整,便把枣核种在了手形黑土地上。
这一发现让丁四丫想到:这个时期,庄稼都上农家肥,家家都有猪圈、积肥坑,垃圾全倒进里面积了肥了。
加之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平民百姓,不会买很多的水果,偶尔买点儿,也都在家里吃。
吃完水果后,果核和果皮都随着垃圾倒进了猪圈、积肥坑,大街上很难找到。
但桃核杏核是沤不了的,随着粪肥被运到地里。只要水分、空气适宜,就会发芽破壳钻出,长成一棵小幼苗。只因长得不是地方,往往被人当成野草锄掉。
对呀!何不到道旁、沟边、地头去看看,保不住有颗桃核、杏核散落下来,在那里发芽生根,长成了小苗!
丁四丫打扮成农村小男孩儿的样子,背着草筐,拿着镰刀,刻意在田边、地头、水沟旁转悠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转了几天,丁四丫找到了两棵小杏树、一棵小桃树,还意外发现了一株葡萄秧。都把它们移到空间里手掌化开的黑土地上。
都说桃三(年)杏四(年),这空间里一天是外面的十天。有上个把月,就能有熟果子吃了!
而葡萄当年能结果,有上十多天,就能吃上甜美的葡萄了。
想着一串串的葡萄,丁四丫不由咽了一口口水,心里满满地期待起来。
只可惜没有苹果和梨,看来只有等秋后再种了。
………………………………
“娘,咱有钱了,你给大姐说,让大虎、二虎去读书吧。我打听了,私塾里一年才要十几块钱的学费。我供着这两个孩子上学。”
丁四丫有钱有粮了,家里生活也富裕了,她又想到了知识。
丁四丫知道,现在是四零年,到了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大虎和二虎也一个二十,一个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新中国刚成立,各方面人才都短缺,尤其有文化的人才,更是稀有。如果他们现在上了学,有了文化,到那时就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那你呢,你才比大虎大一岁,你不想念书?”
丁四丫这一“修炼”,每天又往家拿很多东西,也让丁王氏的脑筋开了窍,觉得让女儿念念书,也许修炼的会更好。
丁四丫:“我有师傅教,就不跟着他们一块儿念了。”
丁大景家日子一直很艰难,加之老辈儿里就没有念书的,也就和大部分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让大虎、二虎除了到地里挖野菜、拔草拾柴外,闲下来便是满街跑。
再就是打算再过个一、两年,就让大虎去当学徒,从来没考虑让他们上学。
听母亲一说,丁大景心里可就活动起来了:自从四妹出去打工,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虽然不知道她挣多少钱,就凭她每天往家里拿的福利,工资肯定也不会少。要不然,四妹也不会夸下海口,要供两个外甥上私塾念书。
一个人十几块钱学费,两个人就是三十多块。在过去,他们夫妻俩起早贪黑,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
母亲和四妹来了以后,头一次就给了二十块。以后母亲就经常给个十几二十块的,除了买粮食和油盐酱醋,还有剩余。再甭说四妹发工资了。就像这样,她能供两个孩子上学满没问题。
上学是最出息人的,看人家上过学的孩子,拿起笔来就能写,拿起算盘就能打。不像自己的两个孩子,八、九、十来岁了,还掰着手指头算十以内的加、减数。
其实丁大景也没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就是看着上过学的孩子比不上学的孩子聪明。
对丈夫董铁柱一说,董铁柱也仿佛一下子开了窍儿,觉得没文化脑子就是笨,老比别人慢半拍。
出去打工,也只能卖笨力气,还比别人多挣不了。如果孩子有了文化,说不定就能改变家里的贫困面貌。
夫妻俩一合计,都觉得应该让孩子上学。便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丁王氏。丁王氏自是又转告给了丁四丫,丁四丫便把四十块钱交给母亲,对她说:“你告诉大姐大姐夫,让他们交足学费,剩下的给两个孩子买学习用品。”
丁大景自是高兴,与丈夫一起,找了私塾先生,足额交了学费,给大虎、二虎买了石板、石笔,自己用学生蓝洋布做了两个书包,送两个孩子进了学堂。
在人们眼里,董铁柱一家在村里是比较贫穷的家庭,一家能吃饱饭,已经是不错的啦。
现在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实在是奇迹。因为人们都清楚:战乱之中,私塾难办,教师是不让拖欠学费的。
尤其是董铁柱的母亲董张氏,更是觉得大儿子、大儿媳荒唐。在亲家母二次投奔来的时候,大儿媳还给二儿媳借了两碗玉米面。这才十几天,怎么就让孩子上学了呢?
这家祖祖辈辈没人念过书,不也一样干活儿吃饭!大乱之年,顾命要紧,念的哪门子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