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场中众人无不骇然。
“尚书大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蓟州总兵是干什么吃的!”
“确定属实吗?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
大家各自发问,一时间,议事厅里乱做一堂。
“好啦好啦……安静下来,先听我把话说完。”邢玠站起身来,下着命令。
随着邢玠的讲述,众人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此次兵变的将士足足有四千,而且都是立过功劳的人,他们兵变的目的只有一个,讨要拖了几年也没有发下来的银子。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还要从万历二十年的朝鲜战争说起。当时,吴惟忠老将军带着蓟州五千精锐,奔赴了朝鲜战场。时任总兵官李如松,给大家承诺:所有参战将士,每人有四十三两银子的薪水;先破平壤者,更是会给予赏银一万两。
这个承诺,是得到了兵部和朝廷认可的。虽然当时普通士兵的年薪,只有十八两银子,可是想到东征朝鲜,人生地不熟不说,面对的更是倭国的精锐部队,是以上面也同意了四十三两银子的高薪。
当时那场战争,明朝的参战队伍,大致可以分为南兵和北兵。南兵不仅包括三千江浙步兵和五千川军,也包括蓟州的五千精锐,因为他们主要是由“戚家军”的班底为主。至于剩下的三万多将士,则算作是北兵。
当时,南兵和北兵的代表将领分别是戚继光和李成梁。只是戚继光死得早,而李成梁不仅活得久,而且还把辽东经营得滴水不漏,是以南兵慢慢成了北兵的陪衬。
说回正题。战争结束之后,朝廷只是象征性地发放了些赏银,承诺的四十三两银子却不见了踪影。
蓟州的这五千人马,除开朝鲜战争中就义的,剩下的超过四千。他们原本以为,出国作战,肯定能拿到更高的薪水,哪知朝廷却出尔反尔,是以心中一直隐隐不快。
后来,他们又不知从哪儿听说,东征朝鲜的辽东一系将士,虽然没拿到朝廷的四十三两银子,私底下却被李如松补贴了不少。包括川军和宣、大、保定的士兵,也都被各自的总兵大人,私下发放了部分了补贴。
尽管如此,蓟州的这四千多将士,也只能忍气吞声——谁叫他们没有一个给力的老大呢?
只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让蓟州将士越发心寒。朝廷的十八两饷银,也开始有了拖欠。前两年稍微好点,虽然时有拖欠,可最后好歹还是给补足了。不过去年的饷银,却一直拖欠到了现在,于是蓟州的这四千多将士,外也忍不住了,他们聚集起来,要求上面把老账新账一起给了解了。
不光是这四千多将士,蓟州军营的其他将士们,也都观望着。因为他们最近一年的饷银,同样也被拖欠着,所以要是一个解决不好,搞不好会全体哗变。
如今的蓟州总兵是施长廷,接手蓟州军营还不到一年,哪里能镇得住这种场面。他一边安抚将士,一边将情况极速上报。
这封八百里加急,是午间时分到的兵部。邢玠在第一时间查阅后,便打算先内部讨论,再报告皇帝。
“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先不管对错,都可以畅所欲言。”邢玠先定了调。
没人发话。
邢玠清了清喉咙,“大家先不要有什么顾忌,这只是咱们兵部的内部会议,只要在座的各位不传,肯定是没有外人知晓的。”
“蓟州是‘九边重镇’之一,又离京师很近,要是军营真的出了大问题,我们都脱不了干系啊!”
第一次朝鲜战争,钟南是亲身经历者,他特别能理解蓟州的那四千多将士——谁的命不金贵呢!要不是为了挣钱养家,谁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和倭国的精锐部队,拼个你死我活呢!
客观地说,这一次的确是朝廷有错在先。既然承诺了四十三两银子的薪水,那就该全数兑现;否则,下次战争来临之时,还有多少人愿意勇往直前呢?
千万不要道德绑架,什么当兵就要做好随时战死的准备,要是没那个觉悟,就不配当兵!可是,咱得仔细想想,当兵的人也要吃喝拉撒,也要养家糊口,不能“又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这样的话,再有觉悟的士兵,也会寒心的。
只是这些话,钟南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万万不可以说出来。
“钟侍郎,你曾在蓟州任职,又参加过东征之战,你有什么想法?”邢玠开始点兵点将了。
“那每人四十三两的饷银,确实是没有下发吗?”钟南直指问题核心。
“东征朝鲜结束后,朝廷确实只发放了一些赏银,至于最初承诺的四十三两银子,并没有发放。”宋应昌答道。他是那场战争的总经略使,个中内情,很是清楚。
“当时没有给大家说法吗?”钟南再问。
“当时也没有说不发,只是说暂缓,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我也就此事,多次向圣上进言,只是朝廷确实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宋应昌很无奈。
“那拖欠去年的饷银,又是怎么一回事?”钟南又问。
在座的官员,除了钟南外,都是兵部的老人,拖欠饷银在他们看来,再是正常不过了。
“实在是户部下拨的银两不够数,所以才拖欠了部分将士去年的饷银。”武选清吏司的郎中曹得旺说道。
钟南原本以为大明王朝不差钱儿,现在看来,皇帝肯定是不差钱儿,可是朝廷却未必啊。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暂时将蓟州将士的这部分饷银,先行发放了?”钟南询问着。
“蓟州军营的定额有九万多人,每人十八两,就是近两百万两;就算只发放一半,并且按实际兵员数量发放,也要四五十万两。若是再加上那四千多人的每人四十三两,又是接近二十万两,如今朝廷哪里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职方清吏司的郎中毛大海扳着指头,一笔一笔地计算着。
蓟州军营的军力,钟南比在座的其他人要清楚得多。听得毛大海的计算,他也只有点头的份儿。六七十万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想让朱翊钧来埋单,估计是没什么希望;想让户部埋单,同样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其实,也不是非要拿这笔钱出来。”车驾清吏司的郎中杨林业冷不丁地提了一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