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官们打心底看不上武官,他们认为对方只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大老粗,即便有个别文武双全之才,那也很难得到文官们的认同。
明朝有从文官转任武官之人,但是的的确确没有武官改任文官的先例,这就给王锡爵之流落了口实。自古以来,各位皇帝都是“以孝治国”,对于前任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的举措,很少会推翻。所以一个“没有先例”就能堵住朱翊钧的嘴,还让他无法反驳。
当然,也有皇帝会废除前任的举措,并且实施与之完全相反的措施,只是多在特殊时期,或者是不得不改变之时。如今看来,朱翊钧要想破局,并不是没有办法,毕竟王权社会里,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朱翊钧只要强行按照自己意愿行事即可。但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会是王锡爵一气之下,摞挑子不干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贸然行此下策。
现在的情况是,内阁里除了王锡爵,其他三位成员保持中立;新任兵部尚书邢玠虽然持赞成意见,只是因为刚上任,不太好发表看法。至于朝中其他大臣,大多数都保持缄默,尽管他们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却也不想轻易开了“武官改任文官”的先例,否则很可能成为整个文官队列的敌人。
从三月初开始,万历皇帝便隔三岔五不上朝,原因是身体不适。大臣们知道这是皇帝在施压,更是不敢轻易站队,于是纷纷躲闪开来。
这种情况下,其他人可以躲,首辅申时行却必须要站出来了。他特意面见了皇帝,发现朱翊钧是铁了心要让钟南上任,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申时行知道,皇帝是想树立其君王权威,和清洗张居正事件的原因如出一辙。只是这次事件可能还多了一层原因:万历皇帝对钟南确实相当看重,为此不惜牺牲内阁的一位大臣。
皇帝不让步,那就只有去游说王锡爵了,只要王锡爵松了口,郁敬那边应该就会不再坚持。
出了紫禁城,申时行摇了摇头,对于王阁老的执拗,他再清楚不过。两人虽是同乡,平日里关系也算尚可,可是在大问题上,要让王锡爵让步的可能性不大。只是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趟申时行却是必须去的。
到了王锡爵府上,申时行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王锡爵就算是被皇帝罢官,也不会同意对钟南的任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