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静娴点头,“我当然知道这个好,只是,以前一直都没有销路,我们那边的,一辈子都呆在农村里头,就算有再好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卖出,那还不是白搭!”
不过,现在好像不一样了。
“嘿,你们要是能过来拉货,我都可以直接劝我爸妈他们在县城郊区租地种菜,唔,就像书里面些的,搞一些大棚,要是成了,你可要说话算数,过来拉货啊!”
虽然其实,要是自己能有车拉出去,会更好,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次老板来,会要东西,下次老板会不会来,又要不要东西呢?
要是种了不少东西,最后都没有老板来收,那……可惜了,家里人都比较保守,就是小姑父做运输,都只是给别人做,而不会自己去找货物拉出去自己卖。
抬头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不早了,立马道:“哎呀,时间不早了,估计小叔已经在等你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什么时候,以后咱们慢慢说,有的是时间。”
“对了,我之前有加你们的扣扣来着,不过你们都没在线,我自己也没有电脑,后来没有去网吧,所以也没有在上,你回去之后记得看看消息还在不在,我回去也确认一下,到时候加了好友,有了手机,网上聊或者打电话发短信都成。”
三点半的时候,静娴目送姜文轩他们的大货车离开,直到再也看不见之后,再也忍不住咧着嘴,无声大笑,转身,就往客运站跑去。
三千多块钱,虽说可能连一个好一点的洗衣机都买不上,不过,却真的是第一次手上拿那么多钱,都足够她三年初中的学费跟生活费了。
不过这次,她却打算全买海鲜还有果树,留着回去买车票,带点礼物回去就是了。
等下次,在找个机会,她就多拿一些东西出来,一定要有万元的收入才行。
这次还是准备不充足,只是试着看看能不能把姜文轩的小叔叫过来,没想到真的来了。
既然姜文轩说了,要是家里有货,他们会派车去家里那边,那她就早点在家里那边买一个大点的仓库好了。
先看看,这次姜文轩那边什么东西好卖,到时候多准备一些就是了。
怀着愉悦的心情,静娴坐上了去沿海城镇的客车,等到了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没想在镇上停留,直接打了个摩的,到了下面的一个渔村。
运气不错的是,第二天正好有海潮,于是,静娴就在这里停留了两天,买了一大堆的螃蟹、蛏子、海螺,还有一些不少的海鱼、海虾。
现在的海鲜,还没有后世那么贵,也没有以前交通不便时,上等人才能够吃得上的那种精贵,价钱普通算是比较低的。
而且,她还是直接来的渔村买的,这里的人,每天早早就会出海,回来能拉回来不少的东西,能拿出去卖的,都是精心挑选,能够卖得上价钱的。
剩下的,一般自己家里留着吃,或者干脆就放回海里,而静娴挑的就是这些,可是让她赚足了便宜。
嗯,这其实还是她认为,那些渔民见到生面孔,还要买那些他们家小孩子在海边都能够白捡回来的东西,还花那么多钱,也是乐呵呵的。
静娴买的最多的就是虾跟螃蟹,还很好运的买到了一个帝王蟹,两只龙虾,这可不是好弄的东西。
其实她本人不是很喜欢吃海鲜,不过姐妹都喜欢,而且后世,作为普通家庭的他们,还真吃不大起这些海鲜。
所以,她才趁着来了这边,给空间补充一些海货,以后要是想吃,也可以不用买。
她相信,就算现在她不买,等以后,她也有钱能够吃得起,但既然自己都能养,为啥还要去买?
后世海水污染也很严重的,现在不趁着卫生环境还比较好,又有钱,不买还等什么时候?
数量没有买很多,但都是成双成对的买,为的就是能在空间繁荣起来。
别看空间的水都是淡水,但空间本身就是诡异而神奇的东西,她之前已经试过了,也能养海里的东西。
别的,她也就不计较了。
就这批海鲜,就直接花了她一半多的钱,要不是还不知道果树都多少钱,她还真可能,把刚到手的钱,全给花光了呢!
未免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她没敢多留,第二天就坐上了南下的客车。
夏天可不是种树的季节,这个时候,树苗很少见,不过她直接去了花鸟市场,还真找到一个有卖果树的,都是早前滞留下来的。
树苗也不是很差,静娴想要的,几乎这里都有,于是每种都买了五株往上,也买了一些空间有的,不同品种的,三五年果苗,明年保证能挂果的,花了七百多块钱。
没想到,还能给她剩下一些钱,便直接在这边买了几套衣服,买了两只看起来还不错的手表,直接在这边坐车回去了。
车是傍晚六点的,回到县城的时候,是半夜三点半,出了汽车站,街上一片的冷寂,没有半点声音,街上旅店倒是亮着灯。
县城没有房子,从外地回来,除了旅店,就没有地方去了,而且也没有人来接。
幸好,现在她都是两手空空,没有带多少个大包之类的,也就没有以前,每次回来,拖着大行李,还要一个人茫然委屈的情绪了。
就在附近找了个小旅馆,十块钱一个晚上,住了一晚,第二天十起来,连忙坐车往家里赶,明天就是她跟老爸约定的时间,后天,就要学校报名了。
唔,都是住宿制,而且比小学的时候,还要严,星期六都要上课的,只有放大假的时候能够出校回家。
以后要想出来,那就更加都不容易了。
静娴为自己未来的学校生活哀叹一声,但该过的还是要过,总不能,她也不读初中了?
等到了坐车的地方,也就是大姑摆摊的街上,回家的车还没有来,静娴想着,就跑去了大姑的水果摊。
“大姑,在忙呢?”
听到熟悉的声音,大姑抬头,“咦?静娴丫头啊,你怎么来县城了?这是要去学校了吗?”
静娴六天前就跟大姑告别了,知道这孩子要为上学做准备,已经辞工了,大姑以为,都见不到了。
没想到,这孩子还特意过来了。
“没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