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听了,赶紧上前道:“大娘,我叫杨林,乃是太史兄弟的朋友,特来拜会您的。”
妇人听了,有些欢喜的道:“啊,我一老太婆有何好拜会的,慈儿呀,客人来了,还不快招待一下。”
说着,脚在地上点了几下,然后手扶着墙壁向外走了出来,杨林现在才看清楚,这妇人竟是个盲人。
杨林赶紧准备上前扶住她,以免她摔倒,却见太史慈已经冲了过去,一把抓住了母亲的手道:“娘,您看外面人多,您还是进去吧,他们也不是我什么好朋友,只是路过的行商罢了。”
妇人听了,点了点头道:“慈儿呀,不得无礼啊,来者是客吗。”
“娘,我知道了,您先进去歇息一下,我招呼他们一下就是了。”
说着对杨林道:“那边就是水井,若要饮水,自去打就是了。”
杨林听了,并不生气,笑着道:“太史兄,看你的举止,应该是个习武之人吧?”
太史慈听了,并不觉得意外的道:“是又如何?”
“那太史兄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
太史慈听罢,竟是直愣愣的呆住了,要说一个习武之人不想从军,那都是假话,尤其生活在大汉这个尚武的朝代。
那真可谓是全民皆兵也不为过。
所以在后世才有那句,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的名言。
虽然百年后有五胡乱华之人间惨事,不过那也是因为中原经过百年内战,加之西晋八王之乱引火烧身,致使中原大地百姓十不存一,才给了北方鲜卑人,羌人,匈奴人,乌桓人等等少数民族机会。
如果没有西晋那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一样没有机会。
好久后,太史慈才道:“我年纪尚小,还未曾考虑过此事?”
杨林听了,摇了摇头道:“太史兄,实不相瞒,我乃是司徒杨赐之子杨林,而我身后的那位老者,则是我的师尊,当世大儒蔡邕蔡大人,如果你愿意建功立业,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太史慈听了,也很是吃惊,你这样的大官,他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
加上此时的人们对豪门中人本就有尊敬之意,因此对杨林和蔡邕也是敬意顿生。
“恕在下无礼了。”
于是赶紧为刚才的无礼道歉。
杨林笑道:“实不相瞒,在下也是一习武之人,对习武之人有天生的亲近之情,我现在就很想与太史兄结为异姓兄弟,他日,我们一起建功立业,给世人创造一个大大的太平盛世,你可愿意?”
太史慈听了,很是心动,不过看了看自己那屋内的母亲,面色一黯道:“哎,家中尚有老母,不可远行呀。”
杨林笑道:“这都只是小事罢了,若太史兄担心你母亲,我大哥安排几人护送她老人家去我弘农老家,到时自会有人照顾周到,让太史兄没有后顾之忧。”
就在太史慈犹豫之际,屋内的母亲开口道:“慈儿,我知道你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冠军侯一般的英雄人物,既然有如此好的机会,你为何不答应呢?”
“娘,我.....”
“你不必为娘担忧,想你父亲在你五岁就去了,我还不是一样将你抚养长大吗?”
杨林听了,赶紧走了进去,把老太太扶了出来道:“大娘,如果太史兄能与我成为兄弟,您以后就是我之亲娘,绝不后悔。”
太史慈听他如此一说,心中一横道:“好,既然你看得起我,我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如此我们马上烧黄纸,拜天地,从此生死相依,祝福同行。”
“好,我等的就是你这一句话,大哥,来,我们与三弟好生结拜一番。”
关长生听了,哈哈大笑一声,跃众而出走到两人的身边道:“好,看你们英雄少年,我这做大哥的也觉得年轻了好多,哈哈哈,从此以后我们三人同心同力,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