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寻找地外理性生命之通俗的AI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生物原型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容地驾驭能量,干预未来的实际发生,实现用最小的资源最准确地实现目标。一直以来,能干预未来的能力,就是人类智慧最了不起的成就。”

    楚可可:“你倒是说说,信息技术怎样实现人工智能控制?”

    任微青:“一般认为,‘机器智慧’有两个主要特征: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关于如何实现‘学习、决策’的具体细节,这个话题很大,技术细节很繁琐;不过,即使繁琐,我也想谈谈。有‘生物原型’做参考,不难造出‘机器智慧’。”

    楚可可说:“无论如何,‘机器智慧’必须比人要更聪明,否则,又何必造一个比人还蠢的机器?”

    任微青说:“聪明的定义并不具体,更不能量化,‘机器智慧’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和规模。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机器拥有模糊判断能力,也不会有类人的感性聪明。”

    楚可可:“好吧,继续你的生物模型吧!”

    任微青:“畅想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机器可以通过“万感”来学习、认知世界;而我们的蛋白质身体必然止步于‘五感’以外的能力,我们的大脑也将止步于生物效率的逻辑处理。但借助于外部计算机、通讯、传感器,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想象未来人机结合的智慧能力了。”

    按照任微青的逻辑,未来的人可以往自己身体上装些“零配件”,以增强我们的感官、运算能力;或者……最终,人与机器结合在一起,不再是完全的生物人。也或者,我们把生命信息完全植入机器,仅保留机器不能解决的部分,人彻底摆脱生物人身体的限制,把未来交割给机器“人”。

    事实上,“人”不是个体,而是整个提供智慧的群体。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