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寻找地外理性生命之通俗的AI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重访恩师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是未知数的仇敌。——土耳其谚语

    楚可可从不与杜氏惪见面,这是一个神秘的约定!

    任微青决定回一趟杜氏惪办公室,自己正式离开“地外理性生命探索”这块牌子了,以同事的身份,最后一次回来。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再见同事们恍如隔世。

    由于保密的需要,一般的同事们并不知道细节。这些高学历的同事也是很高傲的,同行之间各种不服都写在脸上。大多数同事之间还是比较友善,送来分别的祝福。也有平日不太友好的,任微青高就了别处,他们一定有羡慕和嫉妒。他们只是客套地对表示祝福,以及毫无诚意的回访邀约。这种邀约连日期都没有,诸如此类:“有空一定要回来看我们!”任微青实在不知道“有空”是几月几号。一笑泯恩仇!不是因为豁达大度,而是没工夫!

    这些人中张硕是最真诚的,张硕是任微青的朋友!

    在任微青看来,这些人总是活在脸皮的后面,久了连自己都看不透自己。因为世故的需要,毁掉了语言沟通的基本效率,连准确性都失去了。所以,大部分语言沟通中的字面含义,千万不能当真。现在的人们,契约都可以反悔,何况是没字有句的客套语。连撒旦都会遵守契约,在自称人类种群中已经堕落到魔鬼不如,哪里才是真地狱?这些大概和精神荒芜无关,与之相比,机器智慧也未必全是缺点。

    在杜氏惪的办公室里,任微青再一次坐在了杜氏惪办公桌的对面。杜氏惪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他似乎看到了任微青的未来之路,那是自己遥不可及的方向。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似乎应该感到欣慰,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可是,真要接近结果的时刻,却无比的失落。杜氏惪一生很理性,并没有被未来所迷失,却迷失在了过去里。

    此刻,杜氏惪心情是复杂的,一生倾注热情的“地外理性生命”研究工作,就在自己培养的接班人手里,也算欣慰!任微青要离开,竟让从不疑惑的杜氏惪疑惑,他的理性思维出现了对将来质疑,竟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些什么?世界已经不再是自己的了,自己老了!

    任微青也有些依依不舍,师傅又岂止是“恩重”能概括的。悄悄打量了一下杜氏惪,瞬间老了许多,态度不再有平日的干练精明与杀伐果断。

    “我要离开了,感谢你!”

    “嗯!我老了!也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世界是你们的了!”

    “我甚至已经打算平凡的度过这一生。根本就没有料到自己会走今天这条路。我成为了你希望的样子,不知该说幸运还是巧合。”

    “没有幸运!别相信运气!”

    “嗯!我不信……”

    “能发生的就不是巧合,别用巧合去评价过去。机缘是因为你有所准备才出现的。”

    “这是个机会还是一种凶险?”

    “我也不知道,只有时间会知道!”

    “希望做你助手的这五年,所有的错误都会得到你的原谅!”

    “谈不上原谅,在我看来,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时间还真舍不得你离开。”

    在任微青的观念中,“舍不得”这几个字真不想应该出自杜氏惪的嘴里,这几个字太有人味了。不知道杜疏影是否也从父亲的嘴里听到过类似的这些词?大概率没有!杜氏惪并不知道任微青在想很有人味的事情,他并没有关心过自己在晚辈们眼里的形象。

    “以后有什么打算?”杜氏惪问。

    任微青想到近期的各种突变,人生的大事件如走马灯般,一茬接一茬地发生,就像做梦一样。

    “一切都太突然!我还不是很适应。只能顺其自然!并没有具体的打算!”

    “未必要关心世界,但是一定要关心自己的境遇,依靠境遇去成就自己。”

    境遇?在任微青自己看来,自己并不是一位有特长的人,无非是有些放荡不羁的兴趣。作为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不应该这样,优秀就应该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搞研究,循着前人踩好的路走。

    不曾想,恰好是不务正业,成就了任微青。自己不知道正业,杜氏惪却知道。自己在局内,永远没有局外人的视角。

    任微青说:“我并不是一个好的科研人员,这些境遇太意外!”

    “不要错估自己的能力,虽然对自己客观很难,但也要尝试这种客观。”

    “一定会的!以后一定!”

    “希望我的严格,不会被你记恨!我早就应该反省,希望还来得及!”

    “只有重要的人,您才愿意给他留下痕迹!感谢您的栽培!”

    “你有出息!我甚欣慰!哈哈……”

    “再给我讲一课吧!作为辞别的礼物……”

    “嗯……好!……还记得《琴师分琴》吗?”杜氏惪接着问。

    “当然记得!”

    这样是一个关于资源分配的故事。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做过一个思想实验:有一把世界上最好的琴,这把琴应该给一群琴师中的谁?A、最差,补差距;B、最好,最发挥;C、随机。这个故事巧妙的包含了资源的配给规律。

    “帕累托最优”就是资源合理分配的合理性原则。在资源配置中,如果至少有一点点的改进,而这个改进没有让任何人受到损失,则有改进的动力。这种“改进”会持续到最终的最优分配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改进”是资源分配的上帝之手,使资源得到恰到好处的利用。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人为选择的过程。

    “资源是为胜任它的人准备的!”借着《琴师分琴》故事的寓言道理,杜氏惪说。

    “即使对于能胜任的人,资源总是要比想得到它的人要少。难道……?”

    “没有难道,一切发生都有背后的原因。”

    这次海选志愿者,自己是由杜氏惪推荐的,任微青一直这么认为。甚至他也看出来杜氏惪当时的犹豫,对他担任这次任务也有所顾忌。

    “我被选上有您的因素吗?”任微青心中一直觉得事情有蹊跷,于是很直接地问。

    杜氏惪坚决否定了任微青的看法,他说:“你高估了我的能力!我只是希望你继承我的个人愿望,但是又担心你的个人志愿,所以产生了一些犹豫。”

    当初杜氏惪确实有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